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拒絕內耗”,我真的聽煩了

2022-08-01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作者:戈多

內耗,可能是繼“內卷”之后,又一個讓全社會為之共鳴的“群體心理”。

看過二舅視頻,你的精神內耗治好了嗎?

無論答案是或否,你都不能否認,“內耗”這個概念火了,就連一向對它聞所未聞的朋友,可能也想要翻看一眼《內耗自救指南》。而內耗,可能是繼“內卷”之后,又一個讓全社會為之共鳴的“群體心理”。

其實,早在“二舅”之前,“內耗”就曾是各大社交平臺的流量密碼,并且催生了數以萬計的帖子和視頻——“停止內耗,成年人真正的頂配”“拒絕內耗,是一個人最大的聰明”“厲害的人,都是反內耗體質”……消除內耗,就像是時代大病中的一劑解藥,有了它,仿佛自身的一切問題都會痊愈。

那么,究竟何為內耗?

有博主給出一句話總結:內心戲太多,就是一種內耗。換言之,所有的負面情緒,包括焦慮、猶豫、糾結、自責,統統都能被劃入“內耗”的范疇,甚至有不少文章聲稱,拖垮我們人生的,都是這些看不見的內耗。

內耗,可能是繼“內卷”之后,又一個讓全社會為之共鳴的“群體心理”。/視頻截圖

然而,“內耗”真的能夠在心理學中找到其對應的研究和理論嗎?當代人的精神困境,真的可以用“反內耗”的方法來解決嗎?

對此,新周刊記者采訪了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倫敦大學學院UCL精神分析發展心理學碩士嚴藝家,我們發現,拆解了輿論場中的“內耗”一詞,也許你會驚訝于,這不僅是一個披著心理學外衣的雞湯套路,還可能是一個被成功學“玩轉”的營銷概念。

“內耗”一詞,不僅是一個披著心理學外衣的雞湯套路,還可能是一個被成功學“玩轉”的營銷概念。/《情深深雨蒙蒙》

 

“內耗”是個筐,啥都往里裝

當我們談論內耗時,我們到底在談論什么?

胡思亂想?想得太多?無意義的內心糾結?還是阻礙行動力的思考?

如果圍觀當下與“內耗”相關的討論,你也許會發現,我們很難找到一個明晰的定義,因為內耗一詞的外延,就像滾雪球一樣,在人們的呼聲中,越滾越大。

根據心理咨詢師嚴藝家的介紹,目前,“內耗”這一中文概念很難在心理學上找到與之完全對應的研究,最接近內耗一詞的心理學概念,是耶魯大學的心理學教授Susan Nolen-Hoeksema提出的“反芻思維”(rumination);如果放在日常生活的語境中,英文的“consuming”(消耗精力的)與其意思相近。

二級心理咨詢師、倫敦大學學院UCL精神分析發展心理學碩士嚴藝家老師。/受訪者提供

根據Nolen-Hoeksema的理論,人的大腦有時候就像胃一樣,會對過去的記憶進行反復的“咀嚼”。其中,對于那些消極記憶、負面想法的過度回味,就可以被稱為“反芻思維”,當然,這種思考必須是被動且重復的,而且會導致個體再次陷入消極的行徑中、無法自拔。

和反芻相對的,是適度的“反思”(self-reflection)。不過,反思擁有一種更為全面的視角,它有助于我們從過去的經驗中總結規律、了解自我,而不僅僅關注消極的體驗。

嚴藝家告訴我們,不同的心理學流派看待“反芻思維”也有不同的視角,但可以達成共識的是,“反芻最早指的是那些對我們認知造成偏差、從而導致抑郁焦慮的消極記憶”。

聽上去是不是頗有“內耗”的意味?

然而,中文語境中的“內耗”和心理學中的“反芻”有著不可忽視的差異。反芻強調追溯“自我意識系統”中如何出現了沖突,而“內耗”的含義,則更加功利,它甚至對這種情緒本身的產生“不聞不問”,就忙于解決掉這些無用的情緒。

“反芻最早指的是那些對我們認知造成偏差、從而導致抑郁焦慮的消極記憶”。 /《逃避雖然可恥但是有用》劇照

嚴藝家表示:“在中文語境下,內耗通常是和結果牽扯在一起的。換句話講,內耗往往是‘行動力低下’的另一個表達?!?/p>

閱讀過各類“停止內耗”的推文之后,我們會發現,“不帶來增益”,甚至是“低效率”的糾結與思考,就可以被四舍五入約等為內耗。然而,人的思考本身,和市場中的投資行為不同,很難用明確的數值量化。

在嚴藝家看來,被四處濫用的“內耗”,往往是一個人無法回避的內在心理過程,而且這種心理會給我們帶來無法估值的影響。

她在微博上寫道:“自己從小就算是內耗王,沒事兒就愛琢磨有的沒的”“干正事兒前因為內耗了好幾輪,所以想得更明白,目標更清晰”。

嚴藝家指出,內耗的另一個問題在于歸因不明——很多情況下,“內耗并不是一個自我心理過程的產物,而是一個大環境的結果”。

就拿日常中年輕人最常談論的“996”“過勞”問題來說,當一個打工人在下班后感到心身俱疲,這是一種內耗,還是一種外界導致的耗竭?再比如,經濟低迷、就業市場艱巨的大環境下,年輕一代普遍感到“意義缺乏”“無所適從”,那么,如此衍生出來的心理掙扎,可以被看作是一種“內耗”嗎?

“內耗并不是一個自我心理過程的產物,而是一個大環境的結果”。/《倫敦生活》劇照

同理,很多人看完二舅“莊敬自強”的視頻之后,仍舊覺得自己的內耗并沒有得到改善,原因也是,外界環境的大問題巋然不動,那么內耗的源頭就沒法徹底根除。

把外部原因歸為內部原因,正是“內耗”一詞的吊詭之處,它不僅讓大家回避了對結構性問題的追問,甚至還擴展成了一個能夠包羅一切的“垃圾筐”——所有的精神問題,都可以裝進“內耗”這個簍子中,從而在自我糾正里,找到答案。

 

濫用“內耗”,是對人的一種異化

“內耗”到底起源何方?

在百度進行詞源搜索之后,我們發現,在2019年以前,“內耗”曾是管理學界最愛使用的名詞。

從《華為管理法合集》到《股權占率:架構、激勵與財富》,再到2020年引進的美國管理學會推薦圖書《零內耗:打造一支彼此信任的高效團隊》,“內耗”曾一度是“企業內斗”的代名詞。“消除內耗”,則成了一種管理者所需要的手段。

在2019年以前,“內耗”曾是管理學界最愛使用的名詞。/網頁截圖

此外,內耗這一概念還出現在一些歷史類著作中,例如在太平天國的歷史故事里,內耗被用作“內訌”的近義詞。

那么,近兩年內,“內耗”是如何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大熱的“心理學概念”的呢?

其實,無論是管理學中的內耗,還是流行心理學里的內耗,它們都在追求一種共同的“高效生活”,而這往往也是成功學最愛拿來衡量人生質量的一項“指標”。

在當下這個全方位的“5G時代”里,一切目標不明、慢的東西都可能變得難以忍受。嚴藝家舉例,智能手機、外賣速遞,以及各類即時通信軟件,都在加速我們生活的需求,正如項飆在《十三邀》中所說,如果欲望不能得到即刻的滿足,人們就會感到惱火、焦躁。

在一個“3分鐘看電影”“5分鐘讀書”的快時代里,我們如何去接納那些無法預知的、漫長的情緒變化呢?因此,那些“不能及時止損”的負面情緒,順理成章地,成為首先需要被清除的目標。

如果欲望不能得到即刻的滿足,人們就會感到惱火、焦躁。 /《十三邀》截圖

然而,把情緒粗暴地分成“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本身也是一種急功近利的、有悖于個人成長規律的觀點。

嚴藝家指出,從精神分析流派的角度來說,人所經歷的一切“消極情緒”,都是非常有意義的。她講到自己的導師曾經提到的一個比喻,反芻的過程可能就像丟垃圾,“在丟的過程中,垃圾的臭味往往會影響到你。但如果不經歷這個過程,這袋垃圾就會一直留在你的房子里面,因此,在清理垃圾的過程中忍耐一些垃圾的臭味,可能是有必要的”。

嚴藝家又為新周刊記者講述了一個案例,一個正在備戰考研的學生,每天感到焦慮不已、看不進書,表面上,這個學生在經歷大家所說的“內耗”,但還有一種可能卻是,這個學生并沒有想明白考研之于自己的價值,甚至,考研這個決定,本就是其他人強行分發給他的。在這種情況下,看似消極的內耗,其實是身體發出的一個求救信號。

所以,所謂心理內耗的過程,本質上,可能是一個“增進反思覺察”的過程,那些費時耗力的“拉扯”,是一個讓我們實現心靈平衡(equilibrium)的動態過程,從而幫助我們去更好地了解自己。

所以,嚴藝家進一步指出,濫用“內耗”,也是對人的一種異化。

反芻的過程可能就像丟垃圾。/《辛普森一家》劇照

因為“拒絕內耗”這一概念暗示著,“人應該像機器一樣持續、高效地工作,就像一個管理者,永遠希望自己的員工之間沒有斗爭、沒有摩擦,這樣,團隊才能以更高的效率進行運轉”。

然而,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集結了各種各樣的復雜、矛盾、回避、糾結。就像《頭腦特工隊》中,每位“情緒特工”都有著迥異的性格,它們或許是“怒怒”(anger),或許是“怕怕”(fear),它們在我們的笛卡爾劇場上(即“意識發生的地方”)共同合作、操控著我們的情緒,但它們的每一位,都或不可缺。

如果完全消滅了內耗,也許人生不僅不能開掛,還會讓心理世界變得非常扁平,甚至一片荒蕪。

 

內耗的背后,隱藏著更大的時代困境

內耗的走紅,雖然離不開營銷號、成功學的推波助瀾,但是它的出現,像“內卷”一樣,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觀察時代精神狀況的切口。

比如,身處于一個不確定的、充滿動蕩的年代,互聯網上的內耗理論,為我們描繪了一種讓個體生活變得“可控”的希望,即使反內耗的方法有些虛幻——例如專注于工作來消除焦慮、用理性控制利己心、跳出他人評價、為自己留好退路等等。

互聯網上的內耗理論,為我們描繪了一種讓個體生活變得“可控”的希望。/《馬男波杰克》劇照

但至少,它就像一套舒適溫和的“心靈馬殺雞”,將把我們日常中“不可抗力的結構性問題”轉移出去。

在嚴藝家看來,過去的幾年疫情,給我們的心理狀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金融層面的動蕩,經濟的低迷,再到疫情本身帶來的生活的不確定感、媒體環境的劇變,普通人很容易在這個過程里積累焦慮和沮喪。

嚴藝家進一步解釋了疫情下“內耗”背后的合理性。

“比如我現在出去度假,出門前,我會反復地確認有沒有做核酸、我去的地方要不要隔離??赡苌狭孙w機我還在想,如果我去的城市突然中高風險了怎么辦,我該怎么回家?但換在以前,你帶上身份證,就可以直接去機場了。”

嚴藝家把這個過程比作“小兔子在森林里謹小慎微的一步”,表面上,小兔子可能只走了一小步,但實際上,“是因為周圍的環境很不安全,小兔子感到,隨時都會有老虎獅子跑出來,所以才變得很警覺”。

過去的幾年疫情,給我們的心理狀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染病》劇照

因此,“內耗”可能正是全人類都在共同經歷的一種心理狀態,它是外界不安的一種應激反應,而“反內耗”的方法論,成了人們生活的一個出口。

從這點來說,關于內耗的討論,可以形成一個輿論的“舞臺”,因為它讓我們關注到一種普遍的集體情緒。

那么,如何判斷你所經歷的“內耗”,到底是一種正常的心理掙扎,還是到了需要向外界求救的程度呢?

嚴藝家為我們提供了3個標準:

一 ,它有沒有影響到你的身體健康?如果日常飲食起居、吃喝拉撒,甚至生理層面都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就需要向專業人士求助了。

二 ,有沒有嚴重影響到工作、學習層面的發展?如果拖延已經到了“要丟工作”“畢不了業”的程度,也需要重視起來。

三 ,它是否嚴重影響到了你的人際關系?如果一個曾經社交水平正常的人,淪為了一座孤島,與周遭環境隔離,也需要及時求助。

嚴藝家給大家提出了一種非線性的、有別于成功學的“個體高速發展”的判斷標準,幫助我們擺脫對“內耗”的主流理解。/《世界上最糟糕的人》劇照

最后,嚴藝家給大家提出了一種非線性的、有別于成功學的“個體高速發展”的判斷標準,幫助我們擺脫對“內耗”的主流理解。那就是試著去觀察,在人生的不同階段經歷類似的事情、完成相似的“功課”時,你的心態與結果是否發生了變化?

如果兩年前的你,因為考編而感到痛苦,如今,你已發現考編并不符合自己的人生規劃,那么,你也經歷了一種看似“另類”實則有益的個體發展過程。

嚴藝家希望,有關內耗的討論,可以“讓更多的聲音告訴大家,我們得耐心一點,去渡過這些共同的困難”,因為“那些被我們稱之為內耗的東西,可能有著非常復雜的根源”。

而不是一錘定音,通過“反內耗”這樣的口號式手段,“把我們大腦中負責愛恨情仇的邊緣系統切除,變成沒有情感的人工智能”。

[1]情緒空間站vol.9 | 擺脫反芻思維,這些心理小技巧可以幫助你!

[2]簡單心理 | 每次想到過去的蠢事,我都覺得人生完蛋了:4招幫你打破“反芻思維”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雅加达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888真人娱乐城| 属狗与属鸡做生意| 威尼斯人娱乐城送宝马| 百家乐官网注册优惠平台| 百家乐官网现金网开户平台| 成人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威尼斯人娱乐城网上百家乐| 摩纳哥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做中介赚钱| 百家乐平注法到65688| 百家乐官网庄家赢钱方法| 百家乐真人斗地主| 绥芬河市| 零点棋牌下载| 大发888怎么找| 百家乐黏土筹码| 中国百家乐技巧软件| 百家乐投注软件有用吗| 百家乐有破解的吗| 做生意店铺缺西北角| A8百家乐官网娱乐平台| 百家乐官网国际娱乐城| 皇冠开户| 澳门金沙会| bet365网址主页| 大发888官方备用| 大发888网页ban| 大发888娱乐城官网下载真钱| 大发888提款| 大发888下载娱乐场| 大发888 网站被攻击了| 德州百家乐扑克牌| 赌场百家乐实战| 百家乐庄家抽水的秘密| 澳门百家乐一把决战输赢| 百家乐盈利分析路单| 百家乐最稳妥的打法| 百家乐三珠连跳打法| 百家乐路纸下| 全讯网源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