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補齊我國期貨和衍生品領域法律“短板”,這部法律今起施行
央視新聞
字號
今日(8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期貨和衍生品法》開始施行。該法補齊了我國期貨和衍生品領域的法律“短板”,最大的亮點和突破是將衍生品交易納入法律調整范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期貨和衍生品法》將“發現價格、管理風險、配置資源”三大功能定位確立下來,提升了行業地位,提振了市場參與者信心,吸引更多套期保值者和機構投資者參與進來,為期貨行業高質量發展開拓更廣闊空間。

此外,《期貨和衍生品法》的實施為期貨服務實體經濟提供了更有力的工具和抓手。能源、礦產等大宗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可通過套保、基差貿易等管理價格風險,實現產供銷一體化運營。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研究員 李正強:我們要提升大宗商品的價格影響力,就需要吸引更多的海外市場參與者到中國的期貨市場里面來進行交易,這樣由中外雙方的市場參與者來共同交易出一個以人民幣計價的大宗商品期貨價格來作為國家大宗商品的定價基準。這樣的話,更加需要一個期貨和衍生品法作為保障,讓海外市場參與者更有信心來參與中國市場的交易。

中國期貨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7月底,我國期貨期權品種共有96個,其中商品期貨64個,金融期貨7個,商品期權20個,金融期權5個,對外開放品種9個,品種基本涵蓋國民經濟發展主要領域。
責任編輯:王建亮
圖片編輯:樂浴峰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