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汽新能源籌劃借殼登A股:S*ST前鋒母公司劃轉北汽集團
北汽新能源汽車將啟動借殼上市進程,虛位以待的是已經停牌一年的S*ST前鋒。
12月26日晚間,成都前鋒電子股份有限公司(600733.SH,S*ST前鋒)公告稱,控股股東四川新泰克收到首創資管和北汽集團通知,北京市國資委同意將首創資管直接持有的四川新泰克100%股權無償劃轉至北汽集團。
截至公告披露日,四川新泰克持有S*ST前鋒8127萬股股份,占本公司總股本的41.13%,為公司的控股股東。
本次無償劃轉完成后,北汽集團擬繼續推進公司的股權分置改革工作,并籌劃由公司收購北汽集團下屬的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相關資產。
S*ST前鋒的十年的股改兌現之旅
S*ST前鋒是目前A股市場上僅有的兩家未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之一,早在2007年就提出了股改方案,但該方案卻10年未成行。直至去年9月13日,S*ST前鋒在因信披違規受到行政處罰當日才重提股改事宜,停牌至今。
2007年,S前鋒(S*ST前鋒前稱)審議通過資產重組暨股權分置改革方案,具體為:上市公司以全部資產和負債與首創集團持有的首創證券11.6337%股權及現金6117.79萬元進行置換,同時首創集團以所得公司全部置出資產與負債為對價收購四川新泰克持有的S*ST前鋒8127萬股,S*ST前鋒置出的全部資產、負債、業務及人員,全部由四川新泰克承接。S*ST前鋒以新增股份的方式向首創證券股東置換取得剩余88.3663%的首創證券股權,吸收合并首創證券。
然而此后十年間,該方案持續處于審批過程,直至2016年年報,仍將推動資產重組和股權分置改革工作,作為2017年的工作計劃。
十年間,首創證券則早已“今非昔比”,從2007年股改時整體估值的19.3億元至21.66億元。到2016年6月,有評級機構稱首創證券資產總額192億元;與此同時,S*ST前鋒的股價從2006年擬吸收合并時的5.79元/股漲至2016年9月的50.18元/股,而業績則逐漸下滑,連續兩年虧損導致摘星戴帽。
本次,首創資管直接持有的四川新泰克100%股權無償劃轉至北汽集團,S*ST先鋒的股改有了新出路。
不過,S*ST前鋒提示風險稱,股權分置改革資產重組工作能否通過內外部審批存在重大不確定性,請投資者注意相關風險。
今年12月,S*ST前鋒發布公告稱,公司目前涉及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訴訟共 53 起,涉案金額共 6300余萬元。
北汽新能源的上市之路提速
有說法稱,如果北汽新能源成功上市,將成為國內資本市場新能源整車第一股。
北汽集團本身是業內較早布局新能源領域的車企。2009年11月,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北汽新能源)正式成立,距公認的新能源汽車元年2014年提早了5年。
據公司官網介紹,北汽新能源已經推出EH、EU、EX、EV、EC、LITE六大系列車型10余款純電動乘用車,成為目前中國新能源市場上產品譜系最長的新能源車企。2014年至2017年10月,北汽新能源累計銷量超過14.6萬輛,位列國內純電動汽車市場保有量第一名。
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曾多次在不同不同場合表示,北汽新能源汽車將獨立上市。
今年11月,北汽新能源發布了“擎天柱計劃”,旨在通過換電和電池再利用技術,將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換電站、光伏發電進行深度融合,構建集約、智慧、便捷的綠色出行生態。預計到2022年該計劃總投資100億元,在全國超過100個城市,建成3000座光儲換電站,投放換電車輛50萬臺,梯次儲能電池利用超過5Gwh。
有分析人士指出,北汽新能源在上市前已確保連續年度盈利。此外,進入2018年后,在“雙積分”制度下,北汽新能源作為全國銷量最多的純電動車企,將擁有大量積分可供交易,這在資本市場受到青睞。
2016年,北汽新能源啟動混合所有制改革,完成30億元A輪融資,共吸引22家非國有資本進入,持股達到37.5%。2017年7月,北汽新能源再次深化國企改革,引入央屬企業、京津冀企業、地方企業、產業鏈伙伴四方面投資者,認購超過20億股股份,募集資金111.18億元,完成了B輪增資,是目前為止新能源汽車領域單筆最大融資?! ?/p>
B輪增資完成后,北汽新能源共計有33家股東,仍然是一家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公司。其中,北汽集團等8家國有及國有控股股東合計持有公司67.55%股份,員工持股平臺持有公司0.41%股份,23家社會資本股份合計持有公司32.04%股份。目前,北汽新能源正積極籌備上市事宜。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