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進博會倒計時|放大進博會溢出帶動效應,今年還有哪些新舉措?
距離第五屆進博會開幕還有100天。
7月27日下午2點,上海舉行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倒計時100天新聞通氣會。會上,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進博會城市服務保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顧洪輝介紹第五屆進博會城市服務保障工作進展情況,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孫成海介紹第五屆進博會企業商業展、國家綜合展和虹橋國際經濟論壇等籌備工作進展情況。市商務委主任、進博會城市服務保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顧軍,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趙丹丹,市大數據中心黨委副書記邵軍共同出席新聞通氣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五年來,上海在發揮進博會四大平臺功能、放大進博會溢出帶動效應,推動展品變商品、參展商變投資商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今年還有哪些新的舉措?
顧軍表示,2018年首屆進博會舉辦以來,上海充分發揮進博會四大平臺功能,持續推動展品變商品、參展商變投資商,努力促進貿易升級、開放升級、消費升級、產業升級,全力打造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以打造國際貿易中心新平臺為抓手,促進貿易升級。
采購交易是進博會的核心指標。圍繞“促成交”,上海搭建起“2+4+18+X”立體交易促進體系,采購商人數和意向采購金額連續四屆蟬聯全國各地方交易團首位。同時,把為展商服務從6天拓展到365天,累計認定了60家“6天+365天”交易服務平臺,累計引進進博會展品近21.4萬種(件),進口商品2480億元。其中,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等一批平臺已成為選購進博同款、打造進博爆款的重要窗口。同時,推動外高橋醫療器械、智能制造、化妝品等專業貿易平臺能級提升,促進虹橋全球數字貿易港建設,打造長三角電子商務中心等9大數字服務載體平臺。
今年,上海交易團繼續推動精準對接、有效采購,進一步強化各類平臺功能,不斷創新保稅展示、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提升平臺發展能級和影響力。
二是以辦好“家門口”的進博會為契機,促進開放升級。
萬商云集是進博會的一大特色。上海以服務辦好“家門口”的進博會為契機,打響“開放”品牌,優化營商環境,放大綜合效應。在進博會帶動下,2019-2021年,上海合計實際使用外資達到618億美元,屢創歷史新高,阿斯利康全球研發中心、樂高樂園等一批高能級項目成功落地,尼康中國首家品牌直營店、施華洛世奇全球最大旗艦店成為城市新地標。
上海將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持續辦好以“浦東高水平制度型開放與全球經濟治理”和“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為主題方向的兩場分論壇,繼續辦好“2022上海城市推介大會”,進一步展形象、聚資源、促開放。
三是以首發經濟為牽引,促進消費升級。
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云集是進博會又一大亮點。上海借助進博會展品首發、首展效應,推動首發經濟強勁發展。2021年,上海累計開設各類品牌首店1078家,超過3000個國際國內品牌在滬舉辦新品首發、首秀、首展活動,逐步形成“全球新品首發地示范區+首發首店地標性載體+網絡新品首發平臺”的首發經濟載體建設體系、“進博會+時裝周+首發季”的新品發布平臺發展體系。今年上半年,上海首發經濟依然表現強勁,累計引進各類首店366家,在數量和質量上仍領跑全國。
下半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上海將舉辦首屆全國“國際消費季”暨第三屆上海“五五購物節”,繼續推出全球新品首發季、進口嗨購節等活動,吸引更多新技術、新產品、新品牌來到上海、走向長三角和全國市場、走進百姓生活。
四是以創新開放合作為抓手,促進產業升級。
進博會促進貿易往來,也帶動外商在滬投資布局更多創新項目、產業項目,助推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去年,在進博會期間簽約的外資項目主要來自于發達國家和地區,服務業占比超過75%,新設項目占比超過80%。在進博會的帶動下,2018年至今,上海共組織了九批外資項目集中簽約,累計441個項目投資總額716.5億美元,項目科技含量高、投資總額大,涉及生物醫藥產業、時尚消費品產業、數字化轉型。比如,全球領先的德國光學儀器公司卡爾蔡司在滬設立公司從事醫療設備和技術投資;歐萊雅在奉賢東方美谷設立公司,致力于投資創新美妝科技;勃林格殷格翰設立了數字創新實驗室。
今年,上海將繼續推動已簽約的重大項目落地落實,圍繞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先導產業,對接進博會展商和投資項目,抓緊引進一批新的高水平項目。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