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紀念|馮雪銳:倘若國語配音界是個江湖,他必是“武林盟主”
據媒體消息稱,香港著名國語配音員馮雪銳去世,享年74歲。

馮雪銳
對于熟悉港產片或港片國語配音的觀眾來說,馮雪銳屬于如雷貫耳的名字,所有同行都得尊稱他“大哥”。他在香港國語配音界的地位,用“泰斗”二字形容絲毫不為過,這不僅指他年資長、經驗豐富以及戲路廣、技巧高超,馮雪銳在香港國語配音界的號召力,可以用“一呼百應”來形容。倘若國語配音界是一個江湖武林,馮雪銳必然是江湖的“武林盟主”。
馮雪銳曾經在紅遍大江南北的TVB83版《射雕英雄傳》為多個主要角色配音,其配音角色包括楊康、黃藥師、丘處機、哲別、青年完顏洪烈以及青年楊鐵心等角色,正反派角色皆能塑造得惟妙惟肖,既可輕松跳脫,也可霸氣沉穩,且音域之寬廣讓他能在老、中、青不同的年齡層聲道上輕松自如地切換。
香港國語配音員向來屬于稀缺資源,一位配音員在同一部作品里配多個角色屬于家常便飯,比如電影《無間道》里,蘇柏麗幾乎包攬所有女性角色,但馮雪銳聲線的可塑性之強,常常讓資深的港劇港影迷都分辨不出來這些角色原來是由同一個人進行配音。

《縱橫四海》片尾演職員表中寫著“國語對白:馮雪銳”

《青蛇》片尾演職員表中寫著“國語對白:馮雪銳”
但馮雪銳配過的電視劇并不多,他的主戰場是在電影和廣告的配音上。其電影配音代表作包括《縱橫四海》里的大盜阿海(周潤發 飾)、《倩女幽魂2》里的書生寧采臣(張國榮 飾)、《笑傲江湖》里的大俠令狐沖(許冠杰 飾)、《青蛇》里道貌岸然的許仙(吳興國 飾)、《英雄本色》里的偽鈔集團頭目宋子豪(狄龍 飾)、《A計劃》里的高級警官洪天賜(元彪 飾)、《開心鬼撞鬼》里的高中教師開心鬼(黃百鳴 飾)等等。因為其亦莊亦諧的寬廣戲路,讓慧眼識珠的徐克導演把他招致麾下,成為徐克電影御用國語配音班底里的一員。
除了影視劇,馮雪銳還是國語配音界的“廣告天王”,雀巢咖啡打入大中華地區的首版國語廣告,當中那句膾炙人口的“味道好極了”便出自馮雪銳之口。

那句膾炙人口的“味道好極了”便出自馮雪銳之口
而2000年北京申辦奧運會的時候,組委會還專門請來馮雪銳為申奧廣告獻聲。許多廣告配音員剛入行時,便靠著模仿馮雪銳的風格摸索出自己的創作道路。
馮雪銳1948年生于印度尼西亞,但1960年代印尼爆發排華潮,馮雪銳隨家人移居到北京。1973年報考邵氏電影的國語配音員被錄取,與張徹和李翰祥等大導演都有深度合作。當時邵氏急于打開國語電影市場,而武俠片也有走下坡路的趨勢,這導致張徹和李翰祥對于配音員的要求極為嚴苛,尤其是張徹,劇本一個字也不能改。而李翰祥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讓他請了已經息影多年的女星紅薇(即爾冬升和姜大衛的母親)再度出山為電影《傾國傾城》里的慈禧太后(盧燕 飾)配音,只因紅薇就是滿清皇朝的格格,她來為慈禧太后配音,自然是“原汁原味”。
與大師們深度合作的耳濡目染之下,又有豐富的人生經歷和敏銳的文字觸覺加持,這為馮雪銳四十余年的配音生涯奠定堅實基礎。他能讀懂簡體字和繁體字,也能說普通話和英語,他所配音的廣告多是咖啡、汽車、手表一類產品,于是他也琢磨出一套中英文夾雜的廣告詞配音方式,為的是貼合廣告中舶來品的小資情調,可這也愁死了一幫剛入行的廣告配音員——如果他們根本不會說英語的話,這“中英文夾雜”的風格得怎么模仿啊?
配音員是機械作業的工種,日復一日關在暗無天日的屋子里拿著劇本、對著屏幕對嘴型,時間久了,人便老得很快,且容易被大小病痛纏身。并且因為粵語到普通話的轉譯,許多俚語、笑話、雙關、諧音梗都失去了意義,所以這不得不依靠配音員的二度創作。而香港電影黃金年代許多經典段落,便是靠著馮雪銳等一眾配音演員的加工潤色之下,才在影迷心中越發記憶猶新。
因為身體抱恙,馮雪銳后來從配音員轉做配音團隊領班,對作品的配音班底進行統籌。但撇開配音工種的僵化性質,馮雪銳卻能在配音工作當中最大程度地進行即興發揮。徐克版《倩女幽魂》里有首詩,和李翰祥版有些許出入,李翰祥版里的“十里平湖綠滿天,玉簪暗暗惜華年”在徐克版里變成“十里平湖霜滿天,寸寸青絲愁華年”,后者是馮雪銳在工作場景下的即興創作,因為當時劇本資料缺失,沒人記得原詩長什么樣,忙著應付交差的情況下,馮雪銳臨時編了兩句填上去,卻陰差陽錯造成此詩在影迷中的流傳。

《倩女幽魂》劇照,“十里平湖霜滿天,寸寸青絲愁華年”是馮雪銳在工作場景下的即興創作
正是因為其人格魅力和出眾才華,才讓馮雪銳在業界有著極強的號召力。在1991年眾星云集的喜劇片《豪門夜宴》里,馮雪銳邀請上譯廠配音演員劉廣寧在片中為梅艷芳配音,也是在他的召集下,《竊聽風云2》才請到了張濟平、焦嬌、張佩儒等一眾配音界元老集體獻藝。
馮雪銳離世,加速港產片國語配音的凋零,熟悉港影港劇的觀眾都知道,如今港產影視劇的國語配音,只能用青黃不接來形容,浮躁的業界生態、匱乏的人生閱歷讓如今港產片的國語配音缺乏靈魂,至于“大師”,則更加可遇不可求。但愿未來的“武林盟主”,也能復制當日的輝煌。
【上海文藝評論專項基金特約刊登】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