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青海海東推廣“全科干部”:一人就可幫群眾解答辦理各種事務
一路盤山而上,冬天的青海鄉間,寒風料峭、白雪皚皚,少有人煙。走進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林川鄉新莊村一戶農家,主人羅啟成的臉上掛滿了笑意。他指著身旁的小姑娘說:“小胡真的太厲害了,什么都會,給我們幫了大忙!”
胡金花是鄉里的駐村干部,她剛剛解答了羅啟成一連串關于殘疾人補助、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的問題,還告訴羅啟成,幫他因病臥床的妻子申請的新輪椅快要到了。

鄉殘聯干部、民政干部、婦聯副主席、駐村干部……“全科干部”胡金花掰著手指給我們數她所承擔的職務。當記者驚訝于她的一身多職時,她卻擺一擺手:“這不稀奇,每周我們都要學習三次!不光學我兼職的這些內容,就是不兼職的,問到了也都得知道找誰辦、怎么辦。”
打開胡金花的辦公桌抽屜,永遠有一套書備在那兒——《農村社會治理》《社保就業》……這是一套年初編寫的《海東市鄉鎮“全科干部”工作手冊》,是全市基層干部的“枕邊書”。記者隨手翻開頁腳翹起最多的一本《農林牧水》,書簽夾著的一頁上印著:“為什么飼草料少量投放、勤投放最好?”
胡金花是名90后,大學學的是旅游管理,還曾在寧波市實習過半年。她剛回到老家參加基層工作時,面對村民的各類咨詢,常常語塞。現在,胡金花自豪地說,像“草料斗”“農藥‘三證’”等等,她早已諳熟在心,隨時能脫口而出。
告別了這位活潑的姑娘,從林川鄉繼續盤山而上,海拔不知不覺又提升了500米。抵達南門峽鎮,已近晚飯時間,但便民服務中心里依舊人頭攢動。冬季,是外出務工人員返鄉的季節,也是這里最忙、下班最晚的時候。南門峽鎮黨委書記蔡秀萍解釋,當地各村較分散,村民來鎮上一趟不容易,所以,這個鎮最早提出“全科干部”的概念,只要有一位工作人員在,就可以幫著解答或辦理各種事務。
現在,這項工作更進一步,“全科”不僅“全”在鄉鎮干部的知識結構,更“全”在服務模式——延時服務、代辦服務、上門服務等措施在鎮上陸續推開。自“全科干部”推行以來,全鎮年年保持著“零上訪”紀錄。“基層干部就是串起千家萬戶的‘一根針’。只有解決了百姓最關心的事,基層黨組織才能真正樹立起自己的威信。” 蔡秀萍說。
下山時,天已經完全黑了,從車窗循著山路向上望去,鎮辦公樓里依然燈火通明。由青海的“最多找一人”我們自然聯想到了浙江的“最多跑一次”。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浙江與青海可謂英雄所見略同。

記者手記
一個“全”字見真章
在廣袤的青海土地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日夜兼程,只為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他們不懈學習,只為不斷增加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讓我們黨更好地帶領人們駛向中國夢的彼岸。他們,有一個別致的名字,叫“全科干部”。
不久前,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把黨的政治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布局。這是黨為強化自身建設、確保在政治上的先進性所邁出的重大一步。而全科干部,就是青海基層黨組織通過實踐探索出來的一條可行的自我進階之路。
當好全科干部,一專多精是基礎。何為全科干部?自己部門的業務要精,其他部門的業務要通,讓百姓找到你就能辦成所有事,這就是青海基層干部的必備素養。步入新時代,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尤其需要發揮像“全科干部”這樣的為民服務精神。
當好全科干部,提升服務是保障。隨著經濟社會加速發展,基層服務崗位和內容增多與工作人員較少的矛盾不斷凸顯。如何破題?全科干部是妙法。一方面,全面提升全科干部的服務水平,讓百姓隨時找到人,辦得了事;另一方面,讓全科干部在學習中進步,找到新的發展方向,帶領百姓站上新起點,實現新飛躍。
當好全科干部,堅持黨性是根本。在實際調查中,全科干部幾乎每天都在加班學習,是什么支撐著他們不斷進步?南門峽鎮黨委書記蔡秀萍說,是為了讓百姓滿意,實現全鎮的和諧穩定團結。因為心系百姓,才能不畏困難,才能帶領更多黨員干部一起投身新時代,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不懈奮斗。
(原標題為《 群眾要辦事“最多找一人” 青海全面推廣“全科干部”建設》)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