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詳看金瓶梅 | 第七十回:西門慶的人生巔峰
原創 蘭藉文化 紅樓夢研究
作者
洞燭
西門慶終于把那個“副提刑”的“副”字給去掉了,但過程很險峻。
按理說,他走的是當朝太師第一權臣蔡京的路子,靠山是硬的,背景是夠的,銀子也是十足的,所求又不奢,居然還是差一點搞得雞飛蛋打。
道理很簡單,西門慶要轉正,原上司夏延齡就必須“被提升”。
升職當然是好的,提刑往上是指揮,肥缺很多,但夏延齡財力有限,京中的關系一般,往上走一步,只好當鹵簿。
這個職位的功能,相當于皇帝的儀仗隊成員。
好端端一個地方大老爺,轉行去給皇帝當門衛,雄赳赳打人的改成氣昂昂賣臉的,他當然不愿意。
他在西門慶邊上安排了一個奸細,就近監視西門慶的動靜。
他的思路是,西門慶不動,他也不動,西門慶這里一有確信,他馬上去走路子。
奸細起了作用,提前向他泄露了消息,他立刻走了徽宗皇帝邊上的大紅人道士林靈素的路子,又轉托了直管上級朱太尉。
他的目標是,升官不挪窩,繼續在老地方呆著。
這是下了血本了。

更大的麻煩是,夏延齡如果不走,西門慶原本的官也留不住了,因為何太監的侄子同樣走通了蔡京的路子,指定要到山東當副提刑。
上不去就得走。
但夏延齡還是失敗了,林靈素再紅,朱太尉再幫,還是比不了蔡府大管家翟謙的鼎力維持,蔡京的老奸巨猾。
西門慶終于走上了人生巔峰,但這一次,也耗光了他所有的運氣。
第七十回,作者把場景移到東京,把西門慶的升官過程寫得險象環生濃墨重彩,算得上他畢生榮耀的頂點。而《金瓶梅》的架構,基本是每十回一個段落,西門慶死期將近,盛極而衰的意思,也是表露無遺了。

本回主講官場酬酢和暗戰,搶來搶去,核心就是西門慶名下的官職,所以,這里順便說一下,西門慶到底當的是個什么官。
它的全稱,是“金吾衛衣左所副千戶、山東等處提刑所理刑”。
宋代的官制非常復雜,而且中央、地方之間的職能交叉很大,重疊也很多,宋代最大的問題是 “冗兵”、“冗官”、“冗費”,合稱“三冗”,冗官是其中之一,比如提刑,名義上是“路”(相當于現在的“省”)直屬的司法主管,但地方上府、州、縣的第一把手,不單有司法權,還有行政權,往往級別還比你高,你一個五品提刑,憑啥管人家呢?
按《宋史·職官志.七》 “提點刑獄公事”條記載:
掌察所部之獄訟而平其曲直,所至審問候詳復案牘,凡禁擊淹延而不決,張逋竄而不獲,皆劾以聞,及舉判官燙之事。
所以,如果有人問,西門慶到底做的什么官,放在宋代其實是很難說清的,因為公檢法都能督促審核,但每一項都不是直管。
不過,《金瓶梅》成書于明代,他這個官放到明朝就很簡單了——錦衣衛。
這是有確鑿證據的。
首先,是他那個“金吾衛衣左所副千戶”,宋朝提刑官可沒有這個設定,夏延齡的升遷也不是指揮,更不會去當鹵簿這個門衛。
但放在明朝就完全相符了。
據《明史·職官志》記載:
金吾、羽林等十九衛,掌守衛巡警,統所凡一百有二。
同時又記載:
明初,置帳前總制親軍都指揮使司,……后改置金吾侍衛親軍都護府,……又置各衛親軍指揮使司,設指揮使,正三品,……千戶所正千戶,正五品,副千戶,從五品……
其次,是書中的直接證據。
第三十六回,西門慶向蔡狀元、安進士二人介紹自己“襲錦衣千戶之職,見任理刑”。在這里,西門慶自己使用了“錦衣”這個名稱。
說白了,也只有錦衣衛,蔡京才可能不走流程,不經審核,讓西門慶一介平民直接拿到編制,否則,他的權力再大,吏部的程序還是繞不過去的。

最后說一下,夏延齡安插在西門慶身邊的奸細,一直要到七十六回才揭曉,我這里就不劇透了。
著急的讀者,可以直接去看書。
原標題:《詳看金瓶梅 | 第七十回:西門慶的人生巔峰》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