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三批中國羅德學者正式揭曉:四人將于2018年入讀牛津

12月2日至3日,14名在網申和線上面試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候選人齊聚上海,參加了兩天緊張的最終面試,決出了四名佼佼者。

2017羅德晚宴現場
這四位幸運兒將于2018年入讀牛津,開始激動人心的羅德之旅。
他們各有什么過人之處?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按姓氏拼音順序排列)
曹起曈

曹起曈正在斯坦福大學求學,同時攻讀政治學學士學位和專注計算社會科學的碩士學位。
他曾在谷歌做數據研究員,谷歌內部智庫的研究總監稱贊他屬于共事過的人里最優秀的1%。起曈也為媒體供稿,包括斯坦福日報和紐約時報。他還為世界銀行做過咨詢,幫助評估提升利比里亞政治參與的項目。
他還以學生身份在斯坦福大學弗里曼·斯波格里國際研究所工作過,本科期間包括研究社交網絡和互聯網數據如何在美國大選中扮演重要角色等,起曈的學術研究獲得了斯坦福大學多位教授的極高評價。起曈獲得王耀武將軍獎學金在斯坦福學習,學習期間還榮獲斯坦福為政府和公共服務學科特設的獎學金。
他計劃前往牛津攻讀互聯網社會科學理學碩士。
侯逸凡

侯逸凡正在北京大學攻讀國際問題學士學位,曾兩次獲得學科綜評第一。
盡管學術表現優異,讓逸凡真正大放異彩的還是課堂外的表現:她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女性國際象棋手,四次獲得世界冠軍,兩次男女混合賽的世界冠軍,打破了棋手 Maia Chiburdanidze 的32年世界紀錄后,現為年紀最輕的世界冠軍和世界紀錄保持者。
美國娛樂與體育節目電視網(ESPN)稱贊她是“杰出天才”。國際象棋大師加里·卡斯帕羅夫(Garry Kasparov)評價她“在國際象棋事業外,有對社會產生更廣泛影響的愿景?!弊鳛橹袊幕笫?,也是世界國際象棋聯合會“國際象棋進校園”項目的一員,她一直積極鼓勵學生參與這項智力運動。
她希望能致力于中國殘障和困難兒童的教育,同時幫助中國學校發展更有創造力的教學方法。她計劃前往牛津攻讀教育碩士,主攻兒童發展。
李雨晗

李雨晗擁有北京大學政治、經濟與哲學學士學位。 她代表學院學生作了畢業演講,也曾代表全校學生在北大建校紀念慶典上發言。
畢業后,她在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工作,這個中國非政府組織在青藏高原管理著一個科學研究站。她幫助訓練當地家庭進行生物多樣性檢測,解決人與動物間沖突,以及很多其他活動。
雨晗是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區的實習生,也是參與巴黎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青年代表。她在學生電臺工作多年,今年還在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北京辦公室實習,幫助調研、制作報道。在巴黎政治學院交換時,她協助學生組織“難民幫助”的社交媒體運營。
雨晗計劃深造學習生物多樣性、自然保護和管理的碩士學位,為自然保護領域的職業發展做準備。
毛曉

毛曉擁有上海交通大學法律學士學位和倫敦大學學院專注國際法的碩士學位,目前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進行國際犯罪理學碩士的學習。
她以研究員身份為阿姆斯特丹國際刑事司法中心和上海的東京審判研究中心工作。她現在還是國際公法和政策集團的研究員,這家律所專注于國際法領域的法律援助和政策咨詢。
在2016年國際刑事法院中國模擬法庭競賽中,她帶領隊伍獲得了冠軍。她也是教育項目Good Hope的聯合創始人,這個項目位于她的家鄉青島,致力提高欠發達社區學生的課業表現。
毛曉希望能為國際刑事法庭,或者關注國際司法的非政府組織工作。因為這個領域里中國人很少,她相信她的參與會提高這些機構的正當性。她計劃前往牛津攻讀法律碩士。

羅德獎學金中國理事長湯玫捷:今年獲選的四名羅德學者以自己各自的學術成就,領導能力在不同的領域獲得非凡成就。同時他們都已經在這個年紀以不同的方式,和世界分享著當代中國青年人的思考、實踐、探索和成就。羅德學者的大家庭十分期待新一屆學者的加入,希望他們帶著更多的中國聲音,中國故事在牛津展開人生下一個精彩的篇章,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羅德獎學金全國秘書Simon Rabinovitch:對羅德中國獎學金來說,今年是特別的一年。因為我們不僅又有了四位優秀獲獎者,同時也將迎來兩年前的獎學金優勝者、第一屆中國羅德學者們在牛津的畢業典禮。中國羅德學者已經成為牛津社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建立起了世界和中國溝通的重要橋梁。今年獲獎者的母校中,有兩所之前還從未產生過羅德學者,對此我們感到興奮,也希望將來能看到更多來自不同學校的優勝者。羅德中國獎學金致力尋找中國最好最聰明的學生,不管他們來自哪里,學習什么學科。
(原題為:《2017年度羅德學者正式揭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