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南京獲首批“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稱號
12月1日,上海獲得交通運輸部授予的“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稱號,與南京一同成為首批獲得該稱號的兩個城市。

2012年,交通運輸部正式啟動國家“公交都市”創建工作。上海市于2013年申請創建。創建“公交都市”是實現城市與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對于緩解城市交通擁堵、降低能源消耗、改善生態環境都具有重要意義。5年來,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將公共交通作為一項關系全局的重點戰略,將優先發展公共交通作為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的唯一出路。
截至目前,全市公共交通日均客運量為1796萬乘次/日,中心城居民公共交通出行比重(不含步行)超過50%,各類節能環保型公交車占全市公交車總量約47%。今年11月20日、21日,交通部專家組提前對上海“公交都市”創建工作進行驗收,給予了高度評價。
下一階段,本市將始終堅持公交優先發展理念,加快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持續用力補短板、惠民生,加強公共交通精細化管理,持續提升服務品質。
一、進一步推進公共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推進“十三五”公交停保場規劃落地,鼓勵探索公交場站綜合開發模式。推進10項在建軌道交通項目,至2020年形成800公里軌道交通網絡規模。建設優質服務公交客運走廊,繼續深化中運量網絡研究。加快推進松江有軌電車和奉賢快速公交項目建設。推進公交專用道建設,推廣實施公交信號優先,提高公交運行效率、提升公交吸引力。
二、進一步強化公共交通提能增效。全面實施既有軌道交通線路運能提升工作,確保年底前完成全網絡高峰增能5%的目標。全力推進“補短板”項目實施,做好軌道交通線路延時覆蓋、增購車輛及高峰加密班次等各項運營優化。推進公交線網優化調整,實施精細化管理,增強公交可靠性,完善包括“最后一公里”在內的公交線網布設。加強公共交通“多網融合”,重點針對新增軌道交通站點,做好公交線路、慢行交通、P+R等設施配套工作。
三、進一步加快推進綠色交通發展。制定公共交通領域清潔能源替代行動方案,強化交通污染排放治理。加快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確保完成“新增或更新的新能源公交車比例不低于60%”的目標。穩步推進公交新能源充電設施建設。配合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至2020年崇明島域內公交車全部實現純電動化。
四、進一步推進公共交通行業信息化。推進公交企業全面實現智能集群調度管理,提升地面公交智能化水平。在市公共交通智能化應用示范工程(一期)的基礎上,開展項目二期建設。進一步擴大公交智能化應用規模,在實時客流數據采集、應用大數據合理配置運能、提高線網優化布設科學性等方面有所突破。推進交通出行信息發布,完善交通出行APP應用。推進電子站牌建設,推廣公交候車設施車輛到站信息發布服務,實施公交車站“通電亮燈”工程。
五、進一步加強區域化交通管理。進一步明晰市、區職責分工,落實落細各區屬地化工作責任,在公共交通規劃、土地、資金等方面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強軌道交通網與地面公交網的“兩網融合”,落實各區軌道交通車站應對大客流應急處置工作要求,做好軌道交通站點出入口50米范圍內銜接公交站點工作,解決市民的“最后一公里”出行問題。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