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評|為物理考生“兜底”,凸顯高考改革精準化、精細化
近日,浙江省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深化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若干意見》。其中有幾項規定值得關注:
一是今后物理選考科目將設置保障數量:6.5萬。當物理選考科目某次考試賦分人數少于6.5萬時,將以6.5萬(而不是實際人數)為基數,按規定比例計算各等級人數,從高到底進行等級賦分。其他學科出現同樣的問題時,也采取同樣的辦法。二是在考試時間上做了調整,將所有選考科目考試調整到高三進行,同時把考試時間從原來學期中的10月、4月,調整到學期結束時的1月、6月。
浙江省和上海市作為全國首批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地區,承擔著先行先試、探索經驗的任務。這是一項前人沒有做過的開創性的工作,難度可想而知。目前,浙江的高考改革工作已經平穩有序推進了三年,今年8月順利完成了新高考錄取工作。浙江的試點工作,在增加學生的學科選擇權和考試選擇權,分散學生考試壓力,促進學生全面有個性的發展,破解“一考定終身”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毋庸諱言,浙江高考改革中也出現了一些爭議點,最集中地表現在選擇權被部分學生、家長和學校功利性對待。這違背了新高考改革的初衷,也引發了輿論關注和社會爭議。此次出臺的《意見》,規定物理選考的保障數量、調整學考選考時間等規定,及時回應了社會的關切,也是對改革中問題的及時糾偏,有利于完善新高考制度。
以物理學科的考試改革為例,近兩年,物理學科受到冷遇已成為普遍現象。學生之所以棄考物理,是因為物理考試的“性價比”不高,較難獲得高分數,進而影響高考總分。而矛盾的是,物理學科是公認的理科、工科基礎,對于學生知識構建與后續發展非常重要。通過設置“選考保障數量”,可以提高考生選考物理的積極性。比如,假如6.5萬考生選考物理,卷面成績排前1%的考生,賦分為100分,即有650名考生滿分;如果只有5萬名考生選考物理,按照新辦法,仍然有650名考生滿分。
而調整學考和選考的時間,限制高一年級選考科目數量,能夠避免學校為了搶趕進度而打亂正常教學秩序,避免學生從高一開始就為考試疲于奔命。
改革是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是一個不斷修正、不斷深化的過程。據介紹,8月以來,浙江先后召開了30余次座談會,征求高中校長、學科教研員、一線教師、專家、學生、家長以及高校、教育行政部門、考試招生機構、人大、政協等各界代表的意見,并通過線下調查、網上問卷等方式收集數據,征求意見和建議。在此基礎上多次研究討論、反復比較,不斷優化方案,體現了實事求是的改革精神。
高考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要處理的關系錯綜復雜。不僅要考慮學生的需求,還要考慮中學的需求、高校的需求以及國家和社會需求。如何科學制定高考改革方案,盡量做更周全的考慮,更加貼近考生、教師和學校的實際,更有利于為高校培育和選拔優秀人才,無疑是擺在各地區高考改革方案制定者面前的一道難題。
高考改革進入深化階段,更要突出精準化、精細化。浙江先行先試,邊實踐、邊探索、邊總結的精神值得肯定,其改革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探索得到的新經驗,尤其可為后來者參考和借鑒。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