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從北京畫院年末大展看何紹基書法與湖湘?zhèn)髅}

澎湃新聞記者 肖永軍 綜合報道
2017-11-24 07:30
來源:澎湃新聞
? 古代藝術(shù) >
字號

 “佳墨名楮紛相隨”,句出清代書法家何紹基的詩,乃何紹基對書壇前輩顏真卿的贊譽之辭。有意思的是,無論生前還是身后,“何體”的傳人,不乏前仆后繼。何氏一脈,在中國書法史上,同樣留下了不滅的足跡。

11月24日,北京畫院美術(shù)館的年末大展正式揭幕,將以何紹基及其在湖湘書壇的輻射與影響為策展角度,隆重推出“佳墨名楮紛相隨——何紹基書法與湖湘?zhèn)髅}”。

此次展覽匯集了湖南省博物館、中國國家圖書館、遼寧省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北京畫院等七家機構(gòu)的重要收藏。

何紹基熔鑄百家,開宗立派,成為碑學(xué)運動中第一位有效的踐行者。他的書學(xué)創(chuàng)新對后世書壇以及湖湘文化均產(chǎn)生了深遠(yuǎn)影響。齊白石曾在自述中回憶道,“看到了沁園、少蕃兩位老師,寫的都是道光間我們湖南道州何紹基一體的字,我也跟著他們學(xué)了。”

展覽海報
此次展覽涵蓋書法、繪畫、古籍、古印、詩冊、日記等諸多品類,分為“且自低頭誦經(jīng)史(綜合學(xué)養(yǎng))、池邊寫字師前輩(皆為我?guī)?、柔毫硬紙寫無停(自成一家)、蝯翁門下萃群賢(書傳湖湘)”四個板塊。為觀眾走進書法世界,欣賞何紹基雄逸超然之書風(fēng),了解湖湘書家繼何紹基之后的傳承與衍變,提供了難得的觀摩與品鑒機遇。另外,12月22日,齊白石書法展也會在北京畫院美術(shù)館揭開帷幕。屆時,湖湘雙碧齊聚一堂,講述何紹基書法對后世的影響與分流,追尋齊白石書法風(fēng)格的獨成與溯源,共同探究二者與湖湘文化的關(guān)系脈絡(luò)。兩場展覽將共同持續(xù)至2018年1月21日。

一代鴻儒

何紹基(1799—1873),湖南道州人,字子貞,號東洲居士,晚號蝯叟,又作猿叟,取李廣猿臂彎弓之意,亦有惜道味齋、耜真、九子山人等號。曾任翰林院編修、國史館提調(diào)、提督四川學(xué)政。歷經(jīng)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四朝。因謗卸官,主講濟南、長沙等地書院,晚年主持蘇州書局、揚州書局。其學(xué)識淵博,對古文、經(jīng)史、詩學(xué)均有很深造詣。師從阮元,交游包世臣,為二人之后全面踐行碑學(xué)主張的開創(chuàng)型書家。

少時即濡染家學(xué),自喻“架上三萬簽,經(jīng)史任所取”。觀其一生,博洽多聞,立德、治學(xué)、從政、論藝皆有所長,且互為相通。他勤政愛民,為官剛正不阿;他潛心學(xué)問,治小學(xué)、好詩文、精于書道;他授業(yè)講學(xué),所到之地,文教蔚興。不愧晚清名臣曾國藩如此評價:“子貞之學(xué),長于五事。一曰《禮儀》精,二曰《漢書》熟,三曰《說文》精,四曰各體詩好,五曰字好。此五事者,渠意皆欲有所傳于后,以余觀之……字則必傳千古無疑矣”。

何紹基生活在一個碑學(xué)勃興的時代,無論商周金文、秦漢刻石,還是六朝墓志、唐人碑版……皆為世人所重。在人人崇碑的風(fēng)氣下,何紹基的智慧就在于他能兼收并蓄、融匯碑帖、各取所長。所以他的字既有北碑沉郁雄強的力感,又有南帖瀟灑飛動的神采。為說明何紹基的取法來源,展覽展出了他臨寫的隸書《華山碑》、楷書《道因碑》、行書《端州石室記》等,以及他所列舉的自藏碑拓清單。這些對于還原何紹基真實的學(xué)書歷程具有重要意義。此外,還有他在道光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任職國使館提調(diào)期間寫就的《種竹日記》,花甲之年主講長沙城南書院時給學(xué)生的課卷批語,學(xué)書之余怡情繪事的逸趣雅作。當(dāng)然,展覽同時也展出了他自成一家后,于楷則力厚骨勁、于行則沉雄峭拔、于隸則古茂樸厚、于篆則遒峻凝重的獨到之風(fēng)。

何紹基(1799—1873)

宦海沉浮

何紹基從18歲開始專意科考,數(shù)年未中。直到37歲時才中榜湖南解元,本來殿試有望奪魁,但最終因“語疵”降為二甲第八名。在京十年,盡管政績不凡,但何紹基始終未得道光皇帝的提拔和重用。道光二十六年,時年48歲的何紹基進書欲為三品以下大臣作傳,遭到上司穆彰阿的嚴(yán)詞拒絕。性格剛烈的他便即日辭去國史館提調(diào)一職。待咸豐帝登朝,經(jīng)人保舉,何紹基得皇帝兩次召見并委任為四川學(xué)政。他深感皇恩,并依圣諭,對“地方一切情形,訪查具奏”。不過,言多必造至小人陷害。任期不足四年,即被朝廷削去官職,從此絕意仕途。

興也以詩頌,哀亦以詩嘆。何紹基的滿腹經(jīng)綸與文采飛揚始終在他的詩詞中傾瀉、流淌。被罷官后,他寫《苦雨喜晴》心系民間凄苦,游碑林時,他作《中興頌詩》激贊魯公忠義。他以一個學(xué)人、詩人和讀書人的視角,用詩歌記錄了自己一生的行跡,盡收于《詩鈔》之中。展覽展出了清同治六年首次出版的《東洲草堂詩鈔》,以及之后出版的《東洲草堂文鈔》,再現(xiàn)了何紹基作為宋詩派的中堅力量。而他在詩中所提及的諸多次游歷與遠(yuǎn)行,也將以多媒體的形式為觀眾生動展現(xiàn)

書傳湖湘

何紹基熔鑄百家,開宗立派,成為碑學(xué)運動中第一位有效的踐行者。他的書學(xué)創(chuàng)新對后世書壇以及湖湘文化均產(chǎn)生了深遠(yuǎn)影響。湘軍將領(lǐng)左宗棠、湖南旺門譚延闿、地方大儒王闿運、民初“南曾北李”之曾熙、李瑞清,人民藝術(shù)家齊白石等,他們的書法,皆從不同角度傳自何紹基衣缽。齊白石曾在自述中回憶道,“看到了沁園、少蕃兩位老師,寫的都是道光間我們湖南道州何紹基一體的字,我也跟著他們學(xué)了。”

書五言聯(lián) 李瑞清  無年款 江蘇省美術(shù)館藏
岳麓書院歷經(jīng)千年而弦歌不絕,自北宋興建至清朝末年,學(xué)脈延綿,是湖湘文化得以承繼的重要原因。展覽展出了岳麓書院山長歐陽坦齋邀請何紹基為其父母合葬墓書寫的《泉山墓表》,以及何紹基為賀歐陽坦齋70大壽所作的楷書七言聯(lián)。歐陽山長執(zhí)掌岳麓書院27年,其門生有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等人,他的喜好,對于湖湘諸生而言無疑也是一種浸染。齊白石40歲前主要寫何體行書,曾熙的篆隸皆源自何法神髓,李瑞清在其艱澀遒勁的基礎(chǔ)上強調(diào)了顫筆的動作,譚延闿則在顏體的取勢中找到了近世的楷模。展覽以何紹基為引,貫穿了多位書家,希望能夠以此個案梳理出湖湘一帶獨特的文化傳承體系。也希望能拋磚引玉,帶動學(xué)界深耕于湖湘文化之研究。

部分展覽作品

行書集《爭座位帖》字長聯(lián) 何紹基 湖南省博物館藏
此聯(lián)為何紹基集顏真卿《爭座位帖》字所作。

上聯(lián)稱“行路有何難”,以自己得中進士、做了京官、面見皇帝為例,從“天柱”出發(fā),走過“九嶷”,登上“三涂”,途經(jīng)“太室”,攀援“紫閣”,跨越“終南”,最后到達帝都。

下聯(lián)指出“得師真不易”,列出數(shù)位先賢名單:秦末魯?shù)鼐ā抖Y記》的高堂伯,西漢刪訂《禮記》的戴德、戴圣叔侄,對《詩經(jīng)》、《尚書》造詣極深的孔安國,著有《史記》的司馬遷(字子長),以及漢賦名家司馬相如、“辭賦之祖”屈原(又名正則)等。從中可見何紹基以孔孟之學(xué)為宗旨的儒士本色。

詩稿橫披 何紹基 26.4 cm×55cm 清同治元年(1862年) 湖南省博物館藏
該詩為何紹基游湖南永州浯溪碑林有感所作,表達了他的書學(xué)思想。何紹基早年學(xué)顏體,對《中興頌》有著特別的喜好,曾十次觀摩,兩次親手捶拓。

此詩略有改動,摹刻于《大唐中興頌》左側(cè)。

種竹日記 何紹基清道光二十七、二十八年(1847—1848年) 湖南省博物館藏
《種竹日記》明確紀(jì)年是道光廿七年(1847)六月一日至道光廿八年(1848)九月二十日。

其時何紹基正在京城的國使館任提調(diào)總纂?yún)f(xié)修,年齡在四十九歲至五十歲之間。日記內(nèi)容較為簡略,記錄了何氏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訪友雅聚、觀花賞月、吟詩作畫、臨池作書、家事變故等等,對何紹基研究有重要的文獻價值。

金石題跋卷 何紹基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
此卷前部分為跋阮元《秦公望鐘、秦公壬子鐘、齊侯罍》,載入《東洲草堂金石跋》;后段為何紹基在四川任官時搜集蜀地各處拓本以及自藏的拓本目錄,長達數(shù)10米。其中唐碑?dāng)?shù)量很大。這一記錄對于探討何紹基的取法對象,還原其真實的學(xué)書歷程具有重要意義。

臨《道因碑》冊 何紹基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 湖南省博物館藏
何紹基早年即接觸到歐陽通《道因法師碑》,曾多次題跋,直到1848 年才開始臨習(xí)。

該冊為何紹基所臨第三通,在寄給兩江總督李星沅之子李仲云的信中,何紹基表露了自己的書學(xué)觀念,即:練字需踏踏實實,沒有輕松之道,若想脫出俗流,須從平實中生出險妙。

行書蘇軾《跋韓退之送李愿序》屏 何紹基  湖南省博物館藏
該屏錄蘇軾文。蘇軾,其一貶再貶終不頹喪的傳奇經(jīng)歷,以及超拔灑脫的文學(xué)氣質(zhì),令何紹基追捧。在他所抄錄的經(jīng)典名篇中,蘇軾詩文最多。

行書五言詩軸 何紹基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 首都博物館藏
該作體現(xiàn)了何紹基專心學(xué)習(xí)顏書時期的渾圓風(fēng)格。

篆書庾信《鏡賦》節(jié)選屏 何紹基 清同治六年(1867年) 湖南省博物館藏
何紹基的篆書出自周秦籀篆。不同于時人篆書的光滑秀媚,何紹基的篆書能于筆畫牽引中有微妙的起伏變化,這一點對后世影響深遠(yuǎn)。

楷書“安得壯哉”七言聯(lián) 何紹基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 湖南省博物館藏
該聯(lián)乃何紹基為恭賀岳麓書院山長歐陽厚均70大壽所作。歐陽山長連續(xù)掌教岳麓書院長達27年,經(jīng)世之才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燾等皆出其門下。歐陽厚均十分欣賞何紹基的書法,他的喜好對于湖湘子弟的習(xí)書之氣難免會產(chǎn)生一些影響。
    校對:張艷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wǎng)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反饋
            百家乐赌博软件下载| 至尊百家乐官网奇热网| 灵璧县| 百家乐二游戏机| 即墨市| 大发888送58彩金| 杭州百家乐官网西园| 大发888游戏代充值| 大众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娱乐城开户送18| 24山向吉凶详解| 牡丹江市| 大发888开户注册平台| 百家乐翻天片尾曲| 百家乐官网事一箩筐的微博| 澳门百家乐官网死局| 威尼斯人娱乐场开户注册| 网页百家乐游戏| 88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百家乐出千方法技巧| 利都百家乐官网国际娱乐| 百家乐官网路单之我见| 大发888网站大全| 百家乐注码技术打法| 百家乐官网公式与赌法| 真人棋牌游戏| 百家乐一般多大码| 华硕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伟博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百家乐官网怎么注册| 香港六合彩图库| 环澳娱乐| 高额德州扑克视频| 百家乐娱乐分析软件v| 做生意怎么看财位| 百家乐官网波音平台开户导航| 线上龙虎| 大发888吧| 威尼斯人娱乐场官网是多少| 大发888娱乐城 建账号| 德州扑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