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江干流將現特大洪峰,廣東清遠飛來峽一堤圍發生漫頂

6月22日,記者在英德市廣場路附近航拍的該市受災情況。 陳楚紅 攝
6月以來,“龍舟水”來勢洶洶,廣東多個縣市的降雨量打破歷史同期紀錄。據清遠市水文局22日上午發布的信息,北江干流石角站(清城區石角鎮石角圩)將于23日6時前后出現12.90米左右的洪峰水位,超警戒(11.00)1.90米,對應流量20000立方米每秒。截至22日13時,清遠市24個水文(位)站超警戒水位。清遠市清城區、英德市、陽山縣22日停課。

6月22日,記者在英德市廣場路附近航拍的該市受災情況。 陳楚紅 攝
22日中午,清遠市清新區三防辦發布的最新消息,22日凌晨4時許,清遠市清城區飛來峽鎮龍埗村委會大廠圍(堤圍)發生漫頂,由于漫堤水流持續沖刷,沖垮了飛來峽鎮前期在大廠北水閘上堆疊的應急搶險沙包,涌入水流繼而損壞了大廠北水閘,從而導致缺堤。此前,飛來峽鎮已組織居住在大廠圍周邊5條行政村約4300名人員撤離。
此前21日21時,廣東清遠市三防指揮部將防汛Ⅱ級應急響應提升為Ⅰ級應急響應。各受災地區政府及相關部門迅速投入搶險救災一線,全力做好應急救援、轉移受災民眾等工作,以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6月22日,記者在英德市廣場路附近航拍的該市受災情況。 陳楚紅 攝
其中,英德市連日來多次召開防御強降雨會商研判會議,深入研究剖析雨情、水情的發展情況,同時提出防御部署意見,及時調整防御強降雨策略。英德市委書記張楊彬,市委副書記、市長林明曉,以及四套班子領導分頭率隊,多次奔赴相關鎮街指揮防汛救災工作。
21日下午,英德市三防指揮部開始陸續發布部分區域群眾轉移的公告,通知相關人員撤離,英德公安、英城街道辦等單位出動200名工作人員,挨家挨戶上門通知,幫助英城城西路以西、湞陽路以南、英州大道以東、南山以北范圍內,樓房在三層以下(含三層)的群眾進行轉移。

6月21日13時40分,清遠市清城區搶險隊員正對大燕河秀溪圍出水口進行堆沙袋固堤壩。 清城區東城街道 攝
同時,英德市將新升級改造后的英德市體育館作為臨時安置點,接納從英德城南社區及部分鄉鎮轉移安置過來的民眾。現場安排了1000個睡袋和200個左右的臨時床位,配置了醫療點和心理關懷志愿者,通宵輪值。
針對市區內澇,英德市水利局派出68人的應急服務隊,對市區路段全面排查,工作人員迅速通過揭開沙井蓋、抽水泵助排等方式,讓積水快速排放。同時,英德市北防局6座泵站25臺抽水泵也已全部開啟。
英德市英紅鎮主要街道、多個村小組受災嚴重。英紅鎮黨員干部、民兵應急分隊等290多名干部下沉一線,分赴受災嚴重的片區,12個駐村工作團隊對全鎮地質災害點、高陡偏坡、在建工程等地進行安全隱患巡查,做好群眾勸導工作,力爭“搶時間、轉人員、救災情”,確保人員安全。

6月22日10點,清城區東城街道黨工委組織應急辦工作組,連同白廟社區黨員干部協助洪水區的民眾轉移。 清城區東城街道 攝
“我們每天隔3個小時就要收集1次村(社區)轉移群眾、房屋、水田等摸排情況,以確保消息暢通?!痹撴傁嚓P負責人表示,英紅鎮還成立臨時巾幗志愿通訊隊,建立專項工作群,設立群眾救助熱線,做好后勤保障,及時聯系分享處理群眾救助信息,定期觀察各村(社區)汛情,多措并舉抓實抓細防汛各項工作。6月19日至今,全鎮已累計轉移受困群眾2000余人。
21日晚,近百名來自清遠軍分區的部隊官兵連夜奮戰,在英德市市區北江防洪堤上裝堆沙袋。廣東省應急管理廳也足額調度應急救援隊伍和救援物資、裝備等緊急支援英德。截至22日上午8時,已從佛山等地市調派沖鋒舟、橡皮艇共50艘,協調廣東省救援輔助隊派出23名專業人員到達英德市協助操作沖鋒舟橡皮艇,協調電力部門派出10臺發電車前往英德,還征集調動總排量達17000立方米/時的8臺大型排抽設施。
在持續強降雨的影響下,清遠各地農業受災情況嚴重。
據英德市農業農村局收到各鎮街報送的農業受災情況,截至21日16時,英德市農作物受災面積71900.84畝,其中水稻28599畝,經濟損失8628.1萬元。牲畜損失數量8000多頭,牲畜欄舍損失1306平方米,經濟損失500多萬元。家禽損失38萬多只,家禽欄舍損失97756平方米,經濟損失760多萬元。受災魚塘面積6870畝,損失產量約1142噸,損毀塘基493米,經濟損失2099萬元。受損機具120臺(套)、機庫受損約7000平方米,經濟損失約1050萬元。水毀農田面積3355.6畝,溝渠6042米,農田灌溉水陂25座,機耕路7281米,直接經濟損失2530萬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