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銀監會:三家政策性銀行將實行外派監事會制度,增設部委董事
11月15日,銀監會發布《國家開發銀行監督管理辦法》、《中國進出口銀行監督管理辦法》、《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監督管理辦法》,并介紹了三個辦法的相關情況。
自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推進政策性銀行改革問題,2014年開始啟動,2015年國務院通過了三家政策性銀行的改革方案,并明確提出三家銀行的審慎監管規則。三個辦法從2015年起草準備到2016年底,全面完成修改,2017年全面啟動,加快辦法的修改完善出臺工作。
根據上述管理辦法,三家政策性銀行構建兩會一層治理架,均不設股東大會,由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管層構成兩會一層的公司治理架構;增設部委董事,強調部委董事在董事會中的作用;實行外派監事會制度。進出口銀行和農發行已經實行了外派監事會制度,這次監管辦法已經明確國家開放銀行內設監事會將調整為外派監事會,監事會由國務院根據《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暫行條例》委任派出,監管辦法對三家銀行監事會的職責提出了原則性的要求。
銀監會政策銀行部副主任徐慶宏介紹說,在后全球經濟危機時代,監管當局和銀行業把資本質量、水平放在監管、管理的更高位置。這一輪三家銀行改革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構建資本約束機制。
徐慶宏在會后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目前三家銀行對資本充足率仍沒有統一的標準,因為當前全球對資本充足率的標準還有爭議,中國也在參與全球資本充足率標準的制訂,原則上要跟商業銀行保持一致。
為加強對三家銀行的資本監管提升自身的風險抵御能力,更好地支持和服務我國國民經濟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上述辦法在資本監管方面做出了四個方面的監管要求:第一,建立資本約束機制。三家銀行要結合自身的風險管理狀況、業務特點、外部資本監管要求,建立資本管理的制度、流程、政策,以確保三家銀行通過自身的資本能抵御和防范各種風險;第二,制定資本規劃。三家銀行要制定中長期的資本規劃,合理確定業務發展規模和速度,確保資本水平持續滿足監管要求;第三,建立資本評估機制。辦法明確要求,三家銀行每年要至少進行一次內部資本評估;第四,建立資本補充機制。辦法明確要求,三家銀行建立持續的資本補充機制,要求銀行建立內源性、外源性兩種方式相結合的動態、可持續資本補充機制。
此外,今年以來三家政策性銀行也按照銀監會的統一部署,認真地開展“三三四”以及市場亂象整治等各項專項治理行動,全面排查問題和風險,另外,也根據三家銀行業務和風險特點,如信貸資產為主體,開發銀行和進出口銀行境外業務占比較高等,辦法進一步要求把信用風險、國別風險作為風險管理的重中之重。
三家政策性銀行是1994年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背景下,由國務院批準成立的。截至今年9月末,三家政策性銀行資產總額25.12萬億元,各項貸款17.41萬億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