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劍橋大學考古系:人類祖先曾普遍“皮包骨”,體型進化仍繼續
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曾經歷過一段身高、體重極其不協調的“皮包骨”時期。
劍橋大學考古系教授Manuel Will及其合作團隊在對331份現代人的古人類祖先的化石樣本進行分析后,得出了這一結論。這些化石均可追溯至440萬年前,當時還處于上個冰河世紀。相關成果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開放科學》(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期刊上。
研究指出,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古人類身高和體重進化基本保持步調一致。大約在400萬年前,古人類的體重大約為25公斤,身高則在125-130厘米的范圍內。
然而,在150萬年之前,這種協調被打破。這些古人類的身高增加了10厘米,體重卻沒有變化。這也就意味著,古人類經歷了一段又高又瘦的“皮包骨”時期。
Will稱,“這種體格呈現出來的是腿長、臀部和肩膀都很窄,可能是為了適應新的環境以及方便狩獵。作為人類的祖先物種,他們當時離開了森林轉移到了更加干旱的非洲大草原。”
直到50萬年前,古人類的體重才增加了10-15公斤。后期體重的增加同樣也是為了更好地生存,“他們不斷遷移到緯度更高的地區,相對粗壯的身軀讓他們在更寒冷的歐亞氣候中更好地調節體溫。”Will補充提到。
研究同時還提到,在人類體型的進化過程中,有三處關鍵的巨大改變。
第一次發生在220萬年前至190萬年前期間,在這一時期,身高和體重同時有過一次劇增。身高增加了近20厘米,體重則增加了15-20公斤。隨后在160萬年前至140萬年前期間,也就是直立人剛出現不久,身高和體重進化出現“脫鉤”現象,身高在這一時期單獨增加了10厘米。直到50萬年前至40萬年前期間,化石紀錄才顯示這期間祖先的體重增加了10-15公斤,以此適應地中海北部的環境。
當然,化石紀錄研究發現還存在一些例外:納勒迪人和佛羅勒斯人。最新發現的一些遺跡顯示,這些物種的體型進化是逆潮流,并非在不斷增大。Will分析,“他們或許是來源于更加古老的小體型祖先,也或者是為了適應在又小又孤立人群中的進化壓力?!狈鹆_勒斯人發現于印尼弗羅勒斯島。
研究中提到,除了上述特例,其他出現在140萬年前的古人類體型均在高于140厘米,重于40公斤。
Will及其合作者還提到,進化壓力還導致了“分支進化”。也就是說,體型更小的一支最終滅絕,這或許就是種間競爭的結果。這項研究還認為,兩性異形在進化過程中最終消除。而在早期的古人類物種中,雌性哺乳動物的體型普遍更小。
“重建人類體型的進化歷史非常重要,可以對運動、大腦復雜性、獲得食物的方式,甚至社交等方面為我們提供更多的理解?!盡anuel Will強調,對于地球上的每一個生物來說,體型是其最重要的一個生物學決定因素。值得一提的是,這項研究并非易事,Will等人有時不得不通過一個趾骨化石來估計身材的大小。
研究的合作者之一,同樣來自劍橋大學考古系的Jay Stock教授稱,這種體型的進化軌跡還將繼續?!皟H僅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很多人群就已經變得更高。營養和醫療保健方面的改善,使得平均身高在未來很可能繼續增加。當然,這里還存在一個由基因決定的生長天花板?!?/p>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