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一學生自帶桌板在地鐵寫作業?專家:透出追趕高分的無奈


無獨有偶,另一名學生在邊輸液邊寫作業時被一名新民晚報記者拍攝到。
11月6日,普陀區人民醫院輸液區內,一名家長也在陪同孩子寫作業,當時輸液工作還在進行,孩子低著頭、彎著腰在小桌板上寫字。據拍攝記者透露,拍攝時間為晚上六七點左右。
7日,該院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這可能是門診病人,醫生開了醫囑后來補液的,并非住院病人,事發時的具體情況很難得知,但醫院護士長平時也看到過這類情況的發生,邊輸液邊做作業,或許是因為學業負擔重,不愿浪費時間。

兩件事發生在同一天,或許并不是巧合。
真的是因為作業多嗎?事實上,早在2008年,上海市教委就出臺規定:“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小學其它年級的課外作業,應保證絕大多數同學能在1小時內完成?!贝撕?,市教委又出臺過多次與學生減負相關的文件。
地鐵車廂里和醫院輸液處的孩子們寫的作業,是老師布置、家長布置、還是課外培訓班布置,外人不得而知。
對此,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孩子在坐地鐵和掛鹽水的時候寫作業,是一種無奈,這種無奈實際上顯示出孩子的時間安排存在問題,也就是無法安排足夠的時間來做作業。具體到在地鐵里做作業,孩子的精力不會太集中,學習效果也不會太好。這樣一來,不如把這個時間干脆讓孩子休息休息,讓他頭腦變換一下,不要高度緊張。
儲朝暉還表示,教育評價要求所有孩子都排隊排在前面,家長希望自己孩子排在前面,老師希望用學生的考試分數來評定自己的業績。在這種情況下,光是靠地方政府發文件要減少作業,是不能治本的。學生做更多的作業就是想考更高的分數,如果沒有這樣的想法,就沒有必要做這么多作業。作業量的多少只是一個具體的表現,深層次的問題不在于作業量的多少。而是每個孩子都想在考試中領先,都是為了考更高的分數,所以根本問題還是在于教育評價。評價機制的問題如果不解決,學生的壓力和時間被擠壓的狀況就不可能改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