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東江縱隊老戰士、道教協會原副秘書長黃明逝世,享年92歲
據中國道教協會消息,原東江縱隊老戰士、離休干部、中國道教協會原副秘書長黃明同志(享受副局級待遇),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6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中國道教協會 圖
公開資料顯示,黃明生于1930年9月,原名盧明,廣東南海人,1942年參加革命工作,1948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期間,他先后擔任廣東東莞抗日模范隊三大隊交通總站交通員,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傳令員、副站長、站長等職務;解放戰爭期間,受組織委派在新華社香港分社工作;新中國成立后,先后在廣州南方大學革命學校統計訓練班、廣州市工農速成中學、第一航空預科總隊等地學習,在中共中央華南分局組織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等單位工作;1980年轉業安置到中國道教協會工作,歷任辦公室主任、副秘書長等職務;1990年12月離休。
2021年4月下旬,當時已年逾90的黃明接受了中國道教協會工作人員的專訪。采訪時,他回憶起自己曾在東莞抗日模范壯丁隊、東江縱隊、東縱港九獨立大隊、新華社香港分社……戰斗工作過的歲月。
1944年底,黃明擔任港九獨立大隊沙頭角中隊交通分站交通員,該獨立大隊是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的分支。當時黃明所在的交通分站有5個10多歲的小孩,在站長羅許月(月姐)的領導下,負責與武工隊、政訓室、民運隊和西貢、赤柱、大埔三個分站及大隊部的聯絡工作。
對于這段經歷,黃明記憶猶新:當時日軍使用現代化的交通工具,機動性強,在鄉村山區都設有哨所,還在海上派出巡邏艇,嚴酷分割封鎖整個港九地區。為沖破封鎖,交通員們肩負的任務非常危險艱苦,他們隨時穿插于敵人的封鎖線上,完成傳遞情報、物資、藥品、文件等各項任務。用黃明的話說,“靠我們兩只赤腳,戰勝日軍的機械化、摩托化封鎖,引導各級領導和部隊沖過封鎖線”。
黃明回憶稱,有一次,他帶著急件情報要在白天通過沙頭角各哨所送到鹽田,被一隊日軍發現。當時正好有一群放牛仔在山邊放牛,他迅速將急件插在竹帽上靠近一頭牛,提著繩子假裝放牛。放牛仔也主動掩護,在日本兵靠近時圍上去說這都是放牛的。黃明還記得,把這份急件按時交到黃冠芳大隊長手上時,他說:“差一點我就被鬼子抓走再也送不到了。”黃隊長笑著回答:“你這個機靈鬼,哪有抓得到你的人。”當天晚上,他帶著劉黑仔的隊伍走了另一條道路,順利通過日軍哨所。過了不久,就聽說黃冠芳、劉黑仔在城區抓住漢奸就地處決,又炸了啟德機場。
1947年5月,新華社香港分社正式在辦事處成立。黃明在新華社香港分社的工作,主要負責給在港的報社和新華社送電訊,同時還要負責為當時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書記方方同志送信,包括給林平、章漢夫、連貫、喬冠華、夏衍、郭沫若、何香凝等人的信件。
黃明還記得,有一次他到連貫家送信,遇到港英政府正派人搜查。當時連貫不在家,黃明說他是學生,恰好放學回家路過,給連貫家送報紙。趁搜查人員不注意時,他迅速將信件交給連貫的家人。搜查人員在黃明的包中搜查不出什么東西,只能放他離開。
全國解放前夕,黨中央邀請各民主黨派代表北上參加政治協商會議,當時滯留在港的著名民主人士和文化界名流數以百計。在方方與楊奇(香港《華商報》主編)的領導下,黃明參與了這項工作,聯絡護送在港民主人士,按照部署將他們安全送抵指定地點,其中包括何香凝、李濟深、郭沫若、盧云、茅盾還有夏衍。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