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比亞迪云軌將落戶埃及,專家:中非合作過程是相互幫助
蒙內鐵路后,“中國制造”與“中國標準”再一次為非洲大地帶來創新。

據人民網10月23日消息,當地時間21日,埃及最大的海港城市——亞歷山大市與中國企業比亞迪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就比亞迪云軌落地亞歷山大展開相關合作。
亞歷山大是中東地區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全球著名旅游勝地。但該市交通結構單一,日常通勤只有地面交通。據了解,亞歷山大市云軌項目規劃總里程長達128公里,將成為整個非洲大陸上的第一條跨座式單軌。據比亞迪方面介紹,致力于解決城市擁堵問題的云軌造價為地鐵的1/5,建設周期則為地鐵的1/3。

世界銀行的一份報告指出,非洲城鎮人口為4.72億,到2040年,這一數字將上升至10億,當下的非洲正在經歷快速的城鎮化進程,工業產業技術和基礎設施建設正是非洲國家的迫切之需,而這正是中國的優勢所在。
據《光明日報》本月早些時候援引俄媒報道稱,英國商業信息咨詢公司Timetric下屬的基礎設施情報中心的研究顯示,中國參與的海外建設項目多達1034個,多數位于亞洲、中東和非洲,其中40%為鐵路基建項目。而麥肯錫今年6月的報告顯示,在進軍非洲的1萬多家中國企業中有90%是私營企業,其中有74%的企業對進軍非洲持樂觀態度,63%的企業已經進行了長期投資。中國和非洲的交易規模正以每年20%的速度持續增長。
“中國在非洲制造業的投資助推了出口主導經濟的發展,推動了可以轉化和創造就業。當然,非洲國家領導層也歡迎這種以工業作為經濟增長支柱的發展模式。”在日前舉行的由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主辦的“非洲發展和南南合作”國際研討會上,來自南非斯泰倫博斯大學(Stellenbosch University)中國研究中心的韓國籍研究員金叡珠(Yejoo Kim)向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表示。

除了技術和基建項目,中國快速脫貧致富的道路也受到了非洲的積極學習。南非外交部前副部長、非國大全國執委易卜拉欣23日在接受中新社采訪時稱,非洲國家和政黨正在學習這些先進經驗,“中國在脫貧過程中改善基礎設施、推動工業化、推廣通信技術的使用、向人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推出農村醫療合作社和義務教育等經驗,是脫貧戰略的關鍵要素。”易卜拉欣說。
此外,中國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全球衛生研究室副主任王云屏還指出,“(中非衛生發展)目前已形成一個有效的發展合作體系,范圍涉及派遣醫療隊、援建醫院、藥品捐贈、培訓醫療人員、能力建設、醫藥產業合作等,中國旨在通過上述合作幫助非洲國家建設一套完備的醫療合作體系。”
“對此,非洲國家不應認為是‘中國幫助了我們’,這一過程中是相互幫助的。非洲各國應該有各自的與中國開展雙邊合作的協議,而非總是開展多邊的、或者中國對非洲整體的合作。”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楊潔勉總結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