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看,那個元宇宙的推門人

2022-05-31 19: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作者|小葵

編輯|江岳

元宇宙賽道和過去那些年我們經歷的創新風口不太一樣,它很難靠一個創意、一個故事來勝利。它是一場長跑,比拼的是實現整個戰略構想的綜合成本+效率的掌控能力。

但它的想象力足夠豐富,于是,從投資機構到大廠再到那些野心勃勃的創業公司們,都在快馬加鞭地布局著。

比如5月26日,STEPVR發布了全球首款元宇宙入門產品“國承1號”,根據創始人郭成的設想,《頭號玩家》里的場景將來完全可能變成現實,只是,最美的“綠洲”不是最先出現在Meta的服務器里,而是在中國家庭的客廳中。

想要成為元宇宙“推門人”的郭成,到底是個什么人物?

01 “迷”

郭成有時候像個迷。

這并不是說他的履歷,他博士畢業于荷蘭最有名的理工院校代爾夫特大學,曾經就任于飛利浦,然后回國創業。

這也不是說他的風格。他不像科技世界里常見的技術鬼才那般古怪,而是衣著得體、笑容陽光,談起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娓娓道來。

在萬眾創新時代,他看上去和千千萬萬的創業者并沒有什么不同。但與他有關接觸的人,都會對他“奇奇怪怪”的想法印象深刻。

比如,他堅決認為“人造血液”很可能是自己的下一個創業方向。

“人的脖子底下的身體,其實主要的、也是唯一的核心功能就是給大腦輸送健康的血液,大腦活著才是判斷一個人生死的標準”,郭成說:“如果人造血液能成功,我把脖子底下的全部都換成維生裝置,人活200年不是問題,而且占用的社會資源還少”。

圖:STEPVR公司創始人、總裁郭成

類似的想法,在技術極客中也曾經被討論。包括很多大型科技公司高階研發人員在內的很多人都認為,隨著未來人口激增和資源減少,人們將追求用更低的成本達到同等質量的顱內高潮。也就是說,從終極角度來說,“拋棄身體、寄養大腦”是一個很可能的方向。

但多數觀點沒有深入到如何操作的程度。

如果說有無數道門在通往未來,有人喜歡精密計算,看看哪道門成功的概率更大;有人選擇跟風,相信“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而郭成的喜好是:直接去推開試試看。

于是,這位堅定的元宇宙信仰者在2013年創辦了 STEPVR 公司,他拉來一群具有世界頂尖水準的科學和工程師,從虛擬現實和混合人工智能相關技術起步,先攻堅硬件設備,創造恢復用戶在虛擬世界中的視覺、聽覺、觸覺和前庭感覺,繼而建立接入虛擬世界的操作系統,逐漸成立“元宇宙”的生態閉環。

若要追溯這個故事的起源,《頭號玩家》一定是要占上位置的。郭成堅信,電影里的“綠洲”一定會變為現實。他甚至認為,元宇宙和綠洲的虛擬世界,不僅僅是人類的選擇,也是外星文明的選擇。

“在我們的太陽系還有許許多多的太陽系,有許許多多的恒星和行星,你真的認為它們一個都不具備孕育高度智慧的文明的條件?這從概率是說是極小的,那為什么我們至今沒有發現一個外星文明呢?”

“一種可能是我們的技術還沒有到可以深空旅行,和外星文明的‘緣分’還沒有到”,郭成說:“但我內心更相信另一種可能,就是一個文明發展到極其繁盛的時候,會有一個拐點,轉向對內探索和構建一個虛擬混合現實的體系,人們沉浸在“綠洲”里,他們已經對探索外部的世界失去了興趣,這是我個人認為最靠譜、最接近真相的答案。”

聊起這些關于未來的設想時,郭成總是很安靜,甚至有些抽離。似乎此刻的他,與你并不在同一個時空,而是“旅行”去了某一個只有他自己知道、也只有他自己能抵達的地方。

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只是一個空想家。

02 答案與方向

郭成身上有種不知是叫執著還是叫天真的東西。

比如他開始創業的時候,并沒有想太多“為什么”。在元宇宙還沒有成為熱詞的年代里,郭成只是簡單地認為:人們營建數字世界的一切努力,每件事都是在走在構建“綠洲”的路上。

或許有一天,元宇宙中的人們會突然發現: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不管是AR、VR、XR,還是腦機接口、生命維持系統、人造血液、場景機器人……這些技術都不是最重要的,它們只是構建更高緯度虛擬體驗的工具。

是工具,而不是路徑本身。

郭成比他的很多同行提前了很久走在這條路上。他不急不緩,用他的原話就是——只要你方向確定時,你做的每件事是否與核心方向有關,都是水到渠成的。

從國外回到中國,郭成做了幾件事。

第一件是給大名鼎鼎的空客公司做了一個基于數字孿生的探傷系統。

以往的探傷系統不是基于3D的,每次探傷都要根據測量尺寸進行計算后再確定位置,而郭成基于在飛利浦公司開發醫療設備的經驗,通過搭建一個虛擬的3D機身的方式,實現了 1:1場景下直接模擬飛機探傷情況下的操作流程。

這個項目很小,但讓郭成對建立數字孿生模型和空間定位有了深入的了解,而這兩點和后面的事情關系巨大。

第二件事是2012年,郭成第一時間買了一套谷歌的谷歌眼鏡,當時雖然還沒有元宇宙這個概念,但谷歌眼鏡被認為是人類AR(增強現實)歷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郭成那段時間每天都帶著谷歌的AR眼鏡走來走去,但他逐漸發現這個設備除了很炫酷之外,其實能夠顯示的內容很有限。

“我當時就覺得這不是方向,這方面能顯示的東西太少了,對于一個士兵、對于一個工匠,它可能開發出一套很好的視覺增強系統,用在特定的工作場景里。但對于c端的用戶來說,它當時呈現的商業價值為零”,郭成說,它不夠沉浸、顯示的面積很小、也不夠清晰,計算能力也很弱小。

第三件事,是做了一個智能手環的項目。

原因無它,還是因為郭成認為“可穿戴設備”是一個重要的方向,而手環是當時絕大多數人買得起的第一個可穿戴設備。

“我一直在想我的機會是什么。一個大的機會應該是結構化的、代際更替式的機會,大浪起來了,我們才有可能從中找到系統性的機會”,郭成說:“我深信下一代的計算平臺一定是和人體合一的,不是像手機這樣拿在手里的。我強調的是平臺,也就不是單做一個硬件或一個軟件,是下一代的多數人都會使用的、替代手機的新一代計算平臺。”

當時,中國第一批上市銷售的智能手環都是進口的,如Jawbone、Fitbit,雖然樣子很炫酷,但提供的功能很單一。

郭成抓住機會,用比較低廉的價格為國內某戶外品牌定制了一大批物美價廉的智能手環,賺到了第一桶金,但他并不為此特別高興。

“后來,大家都看到了,小米用79元的價格席卷了這個市場,基本上200元以上的手環都死了,而小米是用超強的供應鏈整合能力給出這個價格的,這也意味著,這個市場已經沒有小玩家的機會了?!?/p>

他有了更高的目標:構建下一代基于虛擬現實的可穿戴計算平臺,而不是單點優化這個體系里的某一個細節,我需要的是全局重構而非局部優化。

“我要的是翻過一座山,而不是在半山就安營扎寨開始過日子?!?/p>

03 終局模式

“如果說,元宇宙的本質是讓人們在一個虛擬和現實混合的空間里獲得更多的快樂和獨特體驗。那么,我們現有的哪個系統最接近元宇宙?”

郭成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游戲。

至少在目前,它就是人們最熟悉的、也最接近 “綠洲”的存在。于是,郭成的元宇宙夢想就從VR電競游戲起步,去建造出中國版的“綠洲”系統。

但是決定VR設備的形態時,2014年的郭成,面臨兩難。

當時的方案有兩種,一種是把VR眼鏡設計成可移動的,另一種則是原地不動的,通過滾軸、履帶等方式實現移動的體感。

為了下這個判斷,郭成邀請了很多朋友參與一個測試——在建外soho的樓下,帶上一個全黑的眼罩,堅持站立30分鐘。

結果,沒有一個人通過這個測試,包括郭成本人。他們通常在幾分鐘最多十幾分鐘的時候就會出現極度的恐慌感,試圖撕下眼罩,有人甚至會嚇哭。

“真的沒有人能堅持,人戴上VR眼罩后,如果還能自由移動,就會處于一種極度的恐慌不安感中,這種‘感覺剝奪’可能違背了人的某種進化本能”,郭成說:“所以一個移動的VR設備是反人性的,進一步我的推論是,人要在一個極度安全的設備和一個確定的空間里才能充分的沉浸,那場景就只有3種可能——你的辦公室里、你的家里,以及專門使用這類設備的經營場地里?!?/p>

郭成并不認可元宇宙研究者的部分觀點,比如:元宇宙的發展應該淡化VR,因為VR會限制人們對元宇宙的現象。

“它其實窄化了VR的含義,讓人覺得VR好像主要是一種視覺技術”,郭成解釋,VR意思是Virtual Reality,也就是虛擬現實。所以你一定要有終局模式的思維,那就是究竟有用什么技術可以虛擬我們人類進化幾十萬年所產生的眼、耳、鼻、舌、身這五感,最終達到‘技近乎道’的程度。

“如果不從終局模式去思考,今天加個眼鏡,明天再加個傳感器,這樣是不可能產生出新一代的虛擬計算平臺的”。他舉起了手機行業的例子,“就好像智能手機并不是PDA加個通訊模塊然后產生出來的,盡管它們看上去很很像。”

這些思考,落到商業決策上,就是郭成堅持“不搞修修補補、不搞東拼西湊”。“雖然替代‘五感’的技術不可能是完全同步、均衡發展的,但我們一開始就是按終極格局來設計我們的技術系統,這才是我們可以打造極高的技術壁壘的底層邏輯?!?/p>

思路確定,之后的路徑也就清晰了。此后8年,STEPVR 在上百人研發團隊的努力之下,打造出了兩個核心技術方向:大空間激光定位技術和動態捕捉技術。

如果你看到過STEPVR的定位設備,你會因為它的小巧感到驚訝。

在一套標準的設備中,往往會搭配四個這樣的“光塔”,體積和模樣,都類似于電腦音箱。但其中包含的,是采用先進多傳感器并融合濾波算法來實現的位姿跟蹤,同時, 結合慣性和高精度激光掃描傳感技術,使得“光塔”可以在超大空間中,以毫秒級的低延遲,實現“毫米級精確定位”。

“毫米級是一個分水嶺,到這個精度,人就基本感覺不出來差別了”,郭成說:“但精度只是一個指標,還應該包括的是刷新率、準確度,還有成本要足夠低、體積要足夠的小。”

至于動態捕捉技術,現場體驗的感受是最直接的。一位工作人員幫我穿上了一套標準的動態捕捉設備,很快,大屏幕上出現了一個虛擬人。令人感到驚訝的是,這個虛擬人不僅僅可以模仿走動、跳躍等大肢體動作,甚至可以精確到捕捉和復現人的一顰一笑。

為了解決VR對戰中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即人如何獲得“移動”的體感,以滿足跑、跳、走、閃躲等肢體的虛擬現實化,STEPVR 還有一項有趣的技術——全向運動系統。

“我們要做到的是,讓地隨著人動”,郭成說。

這就要回到現有的 VR 設備體驗,要么是通過“手柄”,按一下、動一下,其感覺更近似于玩游戲機;另一種“偷懶”的辦法則是“瞬移”,也就是讓VR中的人體直接忽略掉移動這個過程,跳躍到下一個場景。

顯然,這些討巧的方式,雖然也可以解決移動的問題,但不是自然的行走,不但降低了虛擬的擬真度,也必然會出現不適的感覺。

為了突破這一難題,郭成去很多健身場館考察過跑步機,但一般來說跑步機只能解決前后移動的問題,他又看了很多遍《頭號玩家》,最終認為影片中的方法可能是最符合實際需求的,他把履帶換成了萬向滾軸,也就是說,他攻克了“全向運動系統”技術。

圖:《頭號玩家》劇照

由此帶來的體驗是,用戶能夠在跑步機上向任意方向移動,而且絕對安全。這樣,每個人腳下的1-2平方米的地方,就變成了可以移動和奔跑的無限空間,都能把腳下的一平米延展成一個世界,真正將《頭號玩家》里“綠洲”中自由奔跑變為了現實。

在上述諸多技術的加持之下,STEPVR 可以提供稀缺的大空間沉浸式體驗 ,是國內唯一一家實現能夠在超千平米空間內實時動捕超40人的設備,這意味可以呈現宏闊的多人混戰場景、大型體育游戲等,同時,由于可同時獲得身體和手部的精細動作捕捉,它還可以滿足不同行業的不同場景需求。

當體驗來到這一層級的時候,郭成所說的“終局模式”就更好理解了——設計一套穿戴式的下一代計算平臺,打開“綠洲”。就像手機行業里的的IOS和iphone那樣,作為軟硬件一體化的平臺,提供底層能力。

盡管,在實踐中這些設備的體驗還不能說臻于完美,但它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已經沒有明顯的短板,換言之,它已經具備了商業化的能力。

換言之,只要STEPVR能夠在今后的2-3年時代里占據住VR核心可穿戴平臺這個站位并不斷完善,當其他的公司發現“再開發一定比用STEPVR系統貴而且效果還不夠好”的時候,這個商業卡位就實現了。

就好像,這世界上雖然有成百上千種操作系統,但大規模商用的只有Windows、Mac os和Linux區區數種。這都是因為它們在最需要引爆的關鍵點占據了時間窗口并飽和供給,最終起到了封殺賽道的效果。

04 平衡

除了談到技術時的激動,郭成更是一位成熟的創業者。

他有個60分原則。在他看來,雖然現在的“未來戰場”在產品上還有無窮的優化空間,例如顯示效果、交互體驗,但STEPVR交付的都是沒有明顯短板的產品,它們最大的特性就是用戶可以直接上手,交付成本做到了最低。

在擠滿野心家、夢想家、忽悠者的元宇宙創業場上,諸如此類的腳踏實地,倒是顯得格外稀缺。

對于一個已經創辦了9年的公司來說,STEPVR的規模還不夠大,但它在核心技術方面保持著極高投入,作為創始人的郭成,也對元宇宙競爭的本質有著清晰認知。

從過往的商業規律來看,最有可能在元宇宙大賽中活下來的技術,一定是遵循成本和效率的平衡的。

當人們不再為概念神馳目眩,而從具體的產業競爭格局的角度去審視元宇宙,我們會發現這一領域仍然遵循基本的經濟規律——在保持技術領先性的前提下,誰能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廣適配的方式進行元宇宙的基礎設施建設,誰就有可能獲取元宇宙細分賽道的支配權,誰就拿到將“綠洲”變為現實的鑰匙。

在郭成看來,這是一個元宇宙還有機會拼“基建”的時代,不論是把自身明確定位為“元宇宙的推門人”,還是“打開‘綠洲’的人”,STEPVR從一開始的定位和努力方向,就是“基礎設施和核心操作系統”。

這就是說,STEPVR 不僅需要完整的具備開發底層的定位技術、動捕技術、渲染技術以及光機電一體化集成的能力,還需要營建自己的生態,并讓自己具備高適配度,放置在生態里適當的位置。

這讓我想起來,40年前,人們只能市場上買到一種好面粉,俗稱一號面粉的富強粉。但現在,在任何一家超市,你可以買到無數種:餃子粉、歐包粉、蛋糕粉、吐司粉、全谷物粉……而一家好的面粉企業,就要做到能適配各種面點廠的需求。

從這個角度來看,STEPVR就是一家適配度已經做到非常高的面粉廠,它為無數烘焙企業和食品廠提供了搭建自己VR元宇宙的米面油。

所以,當STEPVR已經在基礎設施上搶占了核心窗口期,未來,應用層企業會越來越多,它們對“面粉”的需求也越來越精細化,但它們已經不會再去造面粉了,因為STEPVR這樣的企業已經形成了足夠的覆蓋、適配、成本效率優勢,再去做基礎設施建設的時間窗口已經關閉了。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結果其實在開局就決定了。

像STEPVR這樣一開局就立定從底層技術做起的公司,要做“底層操作系統”并試圖“定義”下一代元宇宙可穿戴計算平臺的打法,雖然難度更高,但閉環形成后收益也一定是最大的。

對于一家商業公司,詩和遠方很重要,面包和牛奶也同樣重要。

很多技術型公司,哪怕是年投入研發百億量級的巨頭,都會困在商業化落地的環節里,也就是俗稱的“最后1公里的最后100米”問題。這與高技術落地的復雜性有關,也說明企業沒有足夠好的產品思維。

郭成用“60分原則”避開了這個陷阱。

目前,STEPVR已經在VR電競場館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 即使線下場景在疫情中備受考驗,STEPVR也預計將在2022年度突破 500家門店,成為國內乃至全球VR產業中商業化最成功的公司,這種基于真實商業成功的示范效應,為STEPVR從一家技術性公司正式轉型為一家產品型公司奠定了基礎。

更重要的是,“未來戰場”的可拓展性,為這一模型的價值提供了無限的潛力。

郭成想得很清楚。他從一開始就沒有想到要獲取高額的硬件收入,硬件產品的利潤設定是合理但收斂的,因為VR經濟的本質是規模經濟。

如前所言,STEPVR的場景可以是辦公室、家庭和商場的專業場館。目前,成長最快的是專業場館,但從未來的潛力來說,家庭才是最大的空間。

這是因為,STEPVR的設備是可以聯網,任何一臺獨立設備一旦聯機,就等于登錄了一個虛擬的世界,可想而知,100個人、1萬個人和100萬個人同時在線,所創造的場景的豐富性和互動的趣味性,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這場采訪的最后,郭成談起了對未來的憧憬:

“扎克伯格可以給自己打造一臺2000萬美金的VR設備,把所有的體驗做到極致,但沒有推廣的價值;而我們的目標是反其道而行之,我們希望我們的設備遵循摩爾定律,可以做到2000美金甚至是1000美金一臺,只要做到1000美金就是一個爆發點,它將取代家用游戲機的地位,成為每個家庭的標配,而只有到了那一天,才能夠讓上千萬人、上億人都在我們的平臺上找到并創建自己的虛擬生活,也只有那時,我們才算是推開了元宇宙的大門,才能看到‘綠洲’的全貌?!?/p>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大发888娱乐城亚付宝| 百家乐赌博规| 赌博百家乐官网赢不了| 百家乐路单怎样| 24山向吉凶| 百家乐官网棋牌作弊器| 玉屏| 大发888在线娱乐下载| 太阳城百家乐注册平台| 真人百家乐官网庄闲| 伟德亚洲娱乐城| 百家乐新注册送彩金| 24山向中那个向最好| 如何打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在线百家乐官网怎么下注| 尊龙网上娱乐| 大发888如何下载| 赌博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官网网址| 女神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雷波县| 襄樊市| 营口市| 百家乐官网正网开户| 名山县| 平博国际| 澳门顶级赌场317| 大发888游戏大厅下载| 威尼斯人娱乐场 新世纪| 游戏机百家乐下载| 有百家乐的棋牌游戏| 娱乐城百家乐技巧| 解析百家乐投注法| 最好的百家乐娱乐场| 百家乐庄闲和各是多少| 百家乐送彩金网络| 百家乐英皇娱乐| 百家乐太阳娱乐网| 大发8888娱乐城| 大发888娱乐城加盟| 正品百家乐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