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乳腺癌家族性≠遺傳性,專家建議35歲以上女性每年檢查
今年是粉紅絲帶乳腺癌運動在全球開展25周年。

早期篩查尤為重要
相較于上個世紀70年代,乳腺癌早已不是一種罕見病。乳腺癌在一線大城市的患病比率節節攀升。多年來,乳腺癌在北、上、廣等一線發達城市,始終位居女性十大高發惡性腫瘤之榜首,目前已經達到60/10萬。
值得慶幸的是,隨著人們對于乳腺癌的重視以及篩查技術的不斷提升,乳腺癌已經可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邵志敏教授指出,目前I、II期乳腺癌占比可達70%,早期診斷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和美國相比依舊有差距。因為我們的70%里面,II期的占了絕大多數。而在美國,I期的患者就占70%。這其中的差距,歸根結底還是早期篩查沒有完全普及。
邵志敏教授建議,35歲以上的女性應該每年都做一次B超檢查,40歲以上的女性,一年或者一年半可做一次鉬靶篩查。
對于乳腺癌的治療,很多患者依舊擔心復發,在大家看來,復發就意味著“死亡”。的確,復發是一個無可回避的問題。邵志敏教授坦言,大約有30%的患者在治療后會復發。以往,復發的確意味著活不長了,但隨著醫療技術的提高,以及一些新藥物的出現,即便是復發的患者,也不要過于悲觀。
“40%-50%的復發患者,在持續治療后,還能活過5年?!鄙壑久艚淌谥赋?,如今帶瘤生存的比例明顯增加。在他看來,乳腺癌也需用一種“慢病管控”的理念,做到治療、康復全程管理。
家族性≠遺傳性
乳腺癌有家族性,也就是說,在一個家族中有兩個直系親屬患有乳腺癌,就可稱作家族性乳腺癌。遺傳性乳腺癌主要是指有基因異常乳腺癌,大部分的遺傳性乳腺癌與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BRCA-2有關。
邵志敏教授指出,家族性乳腺癌和遺傳性乳腺癌之間的確有交叉,比例在20%-30%之間??梢赃@么說,大部分遺傳性乳腺癌都具有家族聚集性,但家族性乳腺癌的患者中,并非所有人都有易感基因。這可能和如今的檢測技術還不夠有關,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影響。
實際上,BRCA基因突變的患者在國內并不多,大約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5%左右。通常,這部分患者都比較年輕。上海市腫瘤醫院開設了遺傳咨詢門診,病理科也能做BRCA基因檢測,對于有家族史的女性而言可以前往咨詢。
如果發現BRCA基因突變,終身發生乳腺癌的危險性高達60%。當然,這也并非完全不可控。就像安吉麗娜·朱莉那樣做預防性切除手術的女性,在歐美并不少見。邵志敏教授解釋,如果發現BRCA基因突變,有三種方式可以干預:
1.切除雙側乳腺組織,乳腺癌的發生率可以減少95%。
2.切除雙側卵巢,激素減少了,乳腺癌的發生率也能下降50%。
3.藥物預防。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