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林柳:解讀亞洲象鮮為人知的生物學特征和生活習性
4月29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發會”、“綠會”)政研室組織召開“亞洲象與反野生動物虐待”討論會。本次會議邀請了野生動物保護領域、環境司法領域的多位專家、學者共同參與討論。海南師范大學副教授林柳博士從大象行為學角度解讀了亞洲象的生物學特征和情感需求,現將發言內容整理分享如下: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2013年以前在西雙版納開展大象的野外生態和行為學研究工作。今天,??我就從科研工作者的角度,提出我個人一些意見和建議。
對于亞洲象,去年云南大象北遷事件使大家對其關注的非常多,??很多人對亞洲象也非常的喜歡,也愿意更多地了解它們的生存現狀和生物學特征。眾所周知,亞洲象以家族為單位的群居動物,家族成員間的關系非常親密,且幼象的哺乳期較長,可達2-3年,達到成年則需要十幾年的時間,在此期間,小象需要在母象和家族其他成員的照顧下學習很多生存技能和交流技能。而本案中的亞洲象才兩歲,還處于完全依賴母親的時期,此時被強行與母象分離并?轉移到陌生地方會使其承受非常大的生理和精神壓力。在其后期成長過程中不僅缺乏家族的照顧和保護,也喪失了許多學習的機會,對其健康成長十分不利。
第二,大象是自然界中記性最好的動物之一,有很高的智商和認知能力,??如果幼年受到虐待,這種記憶可能會長期伴隨,對它的一生會有很大的影響。有一些案例報道,??從小遭受過虐待的大象,后期出現行為異常的可能性較大,??甚至會有很強的攻擊性。因為成年大象的體型非常大,破壞力很強,攻擊時對周圍的人和物都有很大的威脅。
第三,如果讓亞洲象進行表演,??甚至讓它們進行倒立,對大象來說也是非常不好的。因為??大象雖然體型非常巨大,重量可達數噸,但它們的行走方式非常特殊,是典型的蹄行性動物,是用腳尖著地走路的,因此讓它們做倒立或雙足站立這種高難度的動作,會使其足部承受很大的刺激和壓力,時間久了可能誘發腳部炎癥。在訓練中為了讓大象聽話,很多訓象師會用鐵鉤敲打頭部和耳部,或者用鐵鏈給它拴住,??對大象來說這些都是非常痛苦的體驗。
因此,對于亞洲象這種特殊的、高智商的、情感非常豐富的動物來說,幼年使其將它和母象分離,并強迫其進行表演,對其身心都有很大的傷害。
以上就是我的個人觀點,謝謝大家。
(本文為現場發言整理,代表本人觀點,綠會融媒獲授權轉發。)
整理/Cherry 審/林柳 編/angel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