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足球又傷人心了?40歲重慶鄭智自宣退役,直言陣地沒了
大家都知道足球是世界第一大運動,因為足球能給人帶來激情和快樂。然而對于中國球迷來說,我們體驗的激情和快樂并不多,更多的是失望、痛苦甚至是憤怒。那是為什么呢?答案很簡單,就是我們的成績不好,而且是非常不好。就在今年的大年初一,一個舉國歡騰的日子里,我們的國足卻在12強賽的客場1-3輸給了越南,而且過程上也被對手壓制。面對這樣過程和結果的完敗,我們的球迷心里就是難過、失望和憤怒。

可以說在過去的十年里,我們中超聯賽的投入并不比五大聯賽少,到最后得到這樣的結果,讓很多人接受不了。于是把憤怒也都放在對于球員的質疑甚至是謾罵上了。但其實,球員也是受害者之一。就比如說球迷覺得中國球員高薪低能,但是球員并 不能決定自己拿多少薪資,他們能夠拿到這樣的高薪,是因為俱樂部的競爭和內轉,導致了球員薪資的提高。就比如說你本來一個月賺3000,踢得好好的,后來有個老板說,小伙子我一個月給你10萬,你來我這干,你會拒絕嗎?而且后來老板們為了爭奪球員資源,都這么干了,球員的薪資自然上去了,這個和他們的能力在國際上是什么水平并不成正比。

當然了資本如洪水一般來的時候,我們的球員確實獲利了,但是洪水來得兇猛,走的時候也兇猛,當資本離開的時候,球員就成了第一受害者。就比如最近2個賽季,全中超就2支球隊山東泰山和上海海港沒有出現欠薪的情況,也就是說其他球隊都存在欠薪,甚至有些球員欠薪時間達到了18個月。你可以想象,你18個月沒開工資,這生活該怎么過。而且這個時候球員就是弱勢群體,沒錢你也得踢,因為你不踢更沒錢,因為除了加盟泰山和海港,你去到哪支球隊都有可能一樣拿不到薪水。而且如果你團結起來討薪,結果很有可能就會像2020賽季的中超冠軍江蘇蘇寧隊那樣突然一散了之,什么薪水,基本上無法再要回來了。

不過中國球員的噩夢不會因為蘇寧解散了就結束了,因為大部分球隊都在金元時代欠下了不少的債,而這個債在資本退去之后,需要有很大的能力去償還,而并沒有什么盈利能力的中超球隊,股改如果不成功有幾個能夠通過自身能力做到呢?所以蘇寧不是一個結束而是一個開始。

就在足協剛剛宣布中超聯賽在6月3號開賽后,緊接著一支中超的老牌勁旅就宣布解散了,而這支球隊就是重慶隊。大家都知道這支球隊已經在中國足壇存在25年了,而且重慶的球市非常火爆,是很多其他地方羨慕的,氛圍也很好。而且球員也有歸屬感,球隊欠薪18個月,球員還能幫助球隊連續兩年保級成功。而且在球隊宣布解散之前,球員還愿意放棄一部分薪資,想讓球隊起死回生。但是很可惜,俱樂部面臨幾個億的債務,放棄的那點工資又算得了什么呢?

所以球員決定不了球隊能否生存,他們的付出和努力也變成了鏡花水月。足球是有情感的,但是資本是冷酷的。重慶隊解散了,很多人都表達了對于這支球隊的情感和依依不舍,因為這支球隊承載了太多人的情感、記憶和青春。但是對于球隊來說,散了卻是一種解脫,再也沒有負擔。所以這種不對稱,就會對愛這支球隊的人形成一種傷害,不僅限于球迷,還有球員甚至在重慶工作過的人。

比如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重慶隊的傳奇老將吳慶。81年的吳慶今年已經40歲了,但是他目前的身體情況以及能力,踢中超還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吳慶在重慶隊已經效力了20年,要知道一個球員的青春才有多少年啊??梢哉f吳慶幾乎隨著這支球隊經歷了一切的風風雨雨,包括降級的苦楚和升級的喜悅等等。吳慶對于這支球隊的感情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吳慶已經成為了這支球隊的一個標志性人物,一個功勛,可以說就是重慶隊的鄭智。

就在本賽季開始前,吳慶已經確認新賽季依然作為球員隨球隊征戰,但是可惜球隊在最后時刻解散了。而更讓人意外的是,吳慶竟然在這個時候選擇了退役,而他退役的原因,也是讓很多重慶球迷感動,他說:“2001年進隊,整整20年,青春和職業生涯最好的年華都獻給了這支隊伍,盡管沒贏得啥榮耀的成績,但盡最大努力、拚到力竭一直是我的態度,因為吳慶的慶,是重慶的慶,我希望我自己能成為我的城市應該有的樣子。所以一直希望為我的城市、為我的教練、為我的兄弟戰斗到最后一刻?,F在,我還有力量和勇氣,但陣地沒有了。就此結束球員生涯,對我而言只是有些小小的遺憾,那些年輕的兄弟們卻必須面臨痛苦的掙扎,祝愿你們重新找到自己的戰場。我知道現在大家眼前一片黑暗,但生活總要繼續,過去只能翻篇,愿我們一切安好?!睆倪@些話中,我們能看到這位老將對于球隊的依依不舍,也能看出在失去球隊之后他的黯然神傷。球隊沒了他的根也沒了,所以就不踢了,即便是他還踢得動,這是真正的傷心。

其實這些年我們的中國足球真的是傷了不少人,而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的中國足球一直沒有走上正確、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路走錯了就會離目標越來越遠。我們也希望通過這些球隊的失敗教訓,能夠喚醒我們足球管理者和從業者,尊重足球的規律,科學地去發展,不忘初心,心存足球,熱愛足球,足球就一定能搞好。你怎么認為呢?歡迎朋友們在評論區一起討論!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