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釋新聞|為何這家俄羅斯媒體會被推到美俄沖突的風口浪尖

近日,一家媒體機構取代了敘利亞、烏克蘭等宏大復雜的政治議題,成為了美國和俄羅斯這對“老冤家”互相爭斗的新焦點。
9月初,美國司法部要求“今日俄羅斯”(RT)電視臺駐美機構作為“外國代理人”進行注冊。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總編輯西蒙尼此前曾表示,按美方要求,在10月17日之前,電視臺駐美機構須承認自己是“外國代理人”。如果不這么做,美國有關方面當局可能對電視臺在美員工采取嚴厲措施,甚至逮捕。
如果被認定為“外國代理人”,RT駐美機構將不得不公布所有員工的薪資、家庭電話及地址等全部數據,員工們可能將因為考慮家庭安全因素而放棄工作。此外,RT還必須將所有采訪以及與當局代表談話的內容上報,這將使RT無法在美正常運營。
對此,俄羅斯也從官方層面威脅將進行反制。10月8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表示,“根據美國對其境內的俄羅斯記者,特別是RT記者所做的一切,我們可以對俄羅斯境內的美國媒體采取類似措施。”
此次美國司法部援引的《外國代理人登記法案》最早起草于1938年,意在遏制二戰前的一段時間內納粹在美國的宣傳攻勢。
在被賦予和納粹的同等“待遇”之前,俄羅斯媒體在歐盟也有過一次相似的經歷。去年11月23日,歐洲議會通過一份決議案,稱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和RT為“最危險的俄羅斯媒體”,應當通過反宣傳措施予以應對,并稱這些措施等同于打擊“伊斯蘭國”。
自從2014年整合了俄羅斯新聞社、“俄羅斯之聲”廣播電臺和“今日俄羅斯”電視臺,成為俄羅斯對外宣傳的“旗艦”以來,RT一直堅持提供“替代性的”(alternative)新聞產品,在諸多重大事件的報道中采取和西方主流媒體不同的角度和立場。這讓其在迅速贏得全球觀眾矚目的同時也承受了大量的爭議甚至制裁。一些西方媒體和人士盯住RT的俄羅斯國有背景,以及其發展過程中受到的來自俄羅斯政府的大量支持,聲稱RT是來自俄羅斯的“宣傳工具”。《紐約時報》在今年3月的一篇報道中就指出,“很多西方國家認為RT是一個假信息宣傳的核心,它被打造得光鮮精致,旨在傳播對民主制度的懷疑,破壞西方的穩定。”
而RT則對類似指控嗤之以鼻,并堅持自己是一個中立、客觀的新聞傳播者。該臺聯絡部主任安娜·別爾金娜今年1月份對來訪的《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記者表示,自己對RT所受到的一系列指控感到“震驚”,“我敢肯定,這些人壓根沒有看過我們的節目,因為他們所說的和實際情況完全不一樣”。
不過,說RT在一系列重大議題上都傾向與西方“唱反調”,恐怕并不為過。在RT美國辦公室的走廊里,出現率最高的標語之一就是“Question More”(質疑更多),而質疑的對象,就包括歐美西方媒體同行們的報道。
在2010年“維基解密”風波、2015年“棱鏡門”事件、2016年美國大選、2017年法國大選等等發生在西方世界的重大事件中,RT同樣發出了不容忽視的聲音。其中“棱鏡門”事件的主角愛德華·斯諾登、美國大選中涌現的左翼“黑馬”伯爾尼·桑德斯、法國右翼政黨“國民陣線”領導人瑪麗安·勒龐等諸多“離經叛道”的人物,都坐在了RT的鏡頭前接受采訪。2012年, “維基解密”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甚至成為RT一檔名為《明日世界》的脫口秀節目的主持人。
但麻煩也接踵而至。俄羅斯官方的背景,具有強烈批判性的報道加上明顯的本土化趨勢,讓RT被許多西方國家的政府視為一個值得警惕的威脅。據新華社報道,今年7月,新當選的法國總統馬克龍當著訪法的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面毫不客氣地說,自己此前曾經拒絕了來自RT的采訪請求。
“我對外國記者的態度向來可做典范,但首先他們必須是記者。‘今日俄羅斯’(RT)和衛星通訊社表現得不像是媒體,而是宣傳組織,他們在我競選期間散布了一些有關我人格的嚴重虛假的信息。”馬克龍表示。
RT在美國面臨的麻煩則更加嚴重。今年1月,美國情報部門發布報告稱俄羅斯媒體在普京的直接授意下對美國大選發動了“影響攻勢”,而RT的報道則“對國務卿希拉里發布了持續的負面報道,集中在她被泄露的郵件上,并指責她貪腐、身心健康都有問題,還和伊斯蘭極端分子有關聯。”報告稱,RT是“克里姆林宮主要的國際宣傳渠道”。彭博社報道稱,對RT的調查是關于“俄羅斯是否干預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的更大調查的一部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