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普華永道:中國上市銀行步入穩定期,但信用風險仍未充分暴露
在經濟增速較為平緩、利率市場總體上升、 市場流動性趨緊以及整體對外投資下降等因素影響下,2017年上半年中國上市銀行凈利潤整體仍保持增長,同比增速略微回落,同時不良貸款率和逾期貸款率較2016年年末都有所下降。全球頂級會計師事務所之一普華永道9月27日表示,中國上市銀行步入穩定期,不過,整體銀行業的信用風險仍未充分暴露。
普華永道最新發布的《2017年上半年中國銀行業回顧與展望》報告通過對中國39家A股和H股上市銀行(以下稱“上市銀行”)各項指標分析得出此結論。按照中國銀監會的機構分類,39家銀行包括6家大型商業銀行、9家股份制商業銀行、16家城市商業銀行和8家農村商業銀行。
今年1月至6月,上市銀行整體凈利潤增速放緩。據普華永道統計,2017年上半年,上市銀行實現凈利潤人民幣8497.15億元,同比增長4.50%,與2016年同期比較增速下降0.5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大型商業銀行的凈利息收入增長相對較快,是維持盈利穩定增長的主要因素;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盈利增長來源主要是依靠手續費凈收入;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的盈利增長同樣主要來自凈利息收入。農村商業銀行各自的凈利潤變動差異較大,有的由升轉跌,也有的持續兩年負增長,反映了地域差異的影響。
2017年上半年,上市銀行信貸資產質量所有穩定。截至2017年6月末,上市銀行總資產規模達人民幣161.98萬億元,較2016年末增長4.21%。其中,39家上市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為1.3萬億元,較2016年末增長4.24%;不良貸款率1.60%,較2016年末下降0.05個百分點。
除了不良貸款,逾期貸款率和逾期90天及以上貸款與不良之比變動也呈現明顯差異化。截至2017年6月末,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商行的整體逾期貸款率均較2016年末下降,但農商行的逾期貸款率依然在上升。就逾期90天及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余額之比來看,除股份制商業銀行外,其他各類銀行該比例均較2016年末有所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逾期90天及以上的貸款與不良貸款余額之比均超過1倍,說明這些銀行的信用風險仍在暴露過程中。 普華永道中國金融服務主管合伙人梁國威打比方稱,假設我們90天以上貸款逾期了,那么它在不良貸款里的占比在增加,也就意味著貸款回收的難度會增加,因而我們說信用風險還是在暴露的過程中。
此外,在各類銀行探索轉型過程中,個人銀行業務備受青睞。2017年上半年,雖然公司業務仍占上市銀行營業收入的最大部分,但占比整體上出現下降的趨勢。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的個人業務占比上升。這既是銀行自身的發展需求,也是為了應對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挑戰。
2017年以來,五大國有商業銀行一一結盟大型科技公司。綜合來看,銀行與互聯網巨頭間的合作主要圍繞金融科技領域,云計算、大數據應用、資產管理風險監控等方面是合作的幾個重點。而這些重點,剛好是雙方取長補短的地方。
“新科技在金融互聯網化過程中的重要性已被業界廣泛認可。目前,金融科技在風險定價、資源配置、數據安全和風險管理等方面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也正是越來越多的商業銀行通過尋求與科技公司合作,實現底層技術及數據,與金融機構專業能力結合的主要原因。” 梁國威表示。
除此之外,就不斷收緊的房貸政策對于銀行資產質量影響,普華永道中國金融業合伙人胡亮表示,過去一段時間內,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在商業銀行的增幅還是比較明顯,一方面是商業銀行自身的業務轉型的驅動,另外一個則是城市化的將進一步推動,使得住房的剛性需求也在不斷的顯現。“目前來看,房地產抵押貸款方面的質量還是比較穩定的。不過,其中也存在一些操作上的隱患,監管機構也出臺了大量的政策來控制其中的風險。當下我們沒有看到這方面存在一些系統性、大規模、會影響銀行資產質量和未來盈利的一些比較大的事件。”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