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三星堆古人是太陽崇拜還是月亮崇拜?

天府智庫
2022-05-11 14: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澎湃號·政務 >
字號

李后強(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摘要】

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的發現是人類偉大的考古成果,可能改變我們對中國乃至世界歷史的認識。但是考古界對出土文物的來源及其功用有不同看法,有的還截然相反。從三星堆的地貌特征、歷史文獻和出土文物造型,我們判斷三星堆古人是月亮崇拜而不是太陽崇拜,三星堆遺址曾是古人拜月祭月中心,是原始宗教藝術品設計制造中心和世界商貿中心,是古蜀人創造的燦爛文化,是中華文化多元一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可以較好解釋各件文物的造型和用途。三星堆文化始于大禹,毀于多次雷擊。對于三星堆文化的系統研究,必須建立“三星堆學”。

前言

過去幾十年來,我們對三星堆和金沙文化的研究,犯了方向性錯誤,總是把人們的視線引向太陽崇拜,實際上應該是月亮崇拜。為什么如此?那是因為我們的學者太看重國外文化,特別是西方文化,喜歡照搬照套,凡是國外說的都是好的,都是正確的,徹底忘掉了自己是中國人,忘掉了學術的獨立思考。正是因為這種崇洋媚外的學術思維,有的學者把三星堆文化說成是外來文化(如埃及、希臘、“兩河”)甚至外星文化,這是非常危險的,顯然是否定我們的文化自信,值得高度警惕!由于地理方位不同,思考問題的思路就不同,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完全不同,有的甚至是相反的,比如西方崇拜太陽,中國崇拜月亮。

第一 中國人的文化基因是月亮崇拜

研究三星堆,必須回到中國,回到夏商,回到古蜀,回到當時生活場景。這就是我們反復強調的歷史文化研究的“還原法”【1】,而不是用今天的現代思維去看古代,把我們今天的哲學、美學、藝術、倫理、宗教、法律、醫學和科技知識贈與古人。現在的風氣很壞,有的學者總是把古人抬舉到無與倫比的高度,甚至已經超過今人,說他們有超常智慧、特異功能,早就發明了原子彈、互聯網、區塊鏈、潛艇、導彈、手機和飛船,完全否定了人類近萬年的努力發展,完全否定了今天高度發達的科學技術,完全否定了我們當代人的集體智慧。這些美化古人、否定今人的觀點與邪說,完全違背科學規律與基本常識,居然還很有市場,并且越走越遠,科學的正確的觀點與知識反而沒有閱讀流量,讓人忍無可忍。三星堆與金沙的研究就是一個實例。有的學者為了突出自己的“重要發現”“獨特成果”“創新方法”,把三星堆和金沙吹得神乎其神,甚至已經超越地球人的認知與能力。顯然,這類少數學者除了別有用心(比如否定中國歷史文化),肯定就是為了提升自己的“江湖地位”,嘩眾取寵。

在中國的傳統神話中有六位太陽神,他們分別是:羲和、炎帝神農氏、日主、東皇太一、東君、太陽星君。這些所謂的太陽神,根本就沒有名氣,普通中國人都不熟悉,都是個別專家挖掘出來的學術性太陽神。中國人重視太陽,但也敢抗拒太陽,絕不畏懼太陽。而外國的太陽神,都是家喻戶曉的名神,除了赫赫有名的“阿波羅”外,還有希臘的赫利俄斯、許佩利翁(在阿波羅之前),日本的天照,羅馬的福波斯或稱索爾,古印度的迦爾納,埃及的拉,阿蒙(朝日),阿圖姆(暮日),北歐神話中的蘇爾,凱爾特神話的魯格,阿茲特克神話的托納提烏,赫梯神話的烏倫塞穆、希米格(又稱希吉姆)、伊斯塔奴斯、愛斯坦、楊倌、卡塔哈茲普利、阿麗娜七位太陽神,蘇美爾神話的烏圖,阿卡德神話的沙瑪什等等。國外的人們對于太陽神只能朝拜,不敢抗拒。國外也有月神,但較少且知名度不高。中國人的文化基因,是崇拜月亮的,許多傳統習俗都是根據月亮的運動規律形成的,由此展開了一系列和月亮有關的節日活動,比如中秋、重陽、臘八和除夕等。中國人不但喜歡月亮,形成了月神朝拜,而且還創作了一個嫦娥奔月的美麗故事,流傳至今。月亮里還有玉兔、吳剛、月宮、桂樹等。關于太陽的故事很少,更沒有哪個人敢于住在太陽里或者直視太陽。因為太陽正在發生核聚變反應,表面溫度達5500攝氏度,中心溫度有2000萬攝氏度,任何耐高溫材料都可以熔化。雖然萬物生長靠太陽,太陽給地球供給了能量,但洪水、旱災、火災等也是太陽造成的。有個神話故事就是后羿射日,把10個太陽射下來了9個,還崇拜啥太陽?還有個夸父逐日的神話,也沒有好下場,本想把太陽摘下,因此與太陽賽跑,最后在途中渴死了,悲劇一幕。這就是古人崇拜月亮,不喜歡太陽的原因。在古蜀四川盆地,更沒有太陽崇拜的文化習俗,只有“蜀犬吠日”現象,但月亮崇拜卻是古老傳統,尤其是在少數民族地區,月亮就是心中的天神,他們都是“月亮的兒女”,月神是最高信仰。在古羌中,祭月、拜月是大事。彝族、藏族、納西族等至今都保留了這個習俗,他們都是古羌的后裔。大禹也是古羌的后代,他創建了原始的三星堆古城,也建立了夏朝,這就是學術界所講的“蜀夏同源”【1】,月亮崇拜應該發源于大禹。

中國人有崇尚和平、溫柔和喜歡含蓄的品質,這與月亮的優雅和純潔是一致的。自從有了文明,月亮就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月亮的好處在于,沒有熱度但有亮度,自始至終保持著柔和與親近,不帶來任何災難,給還沒有電燈的害怕黑夜的古人帶來光明,提供夜間活動的方便。同時,月亮還有形態變換,陰晴圓缺,明暗大小,甚至日月同輝,給人無限遐想與追問,由此產生詩情與憂愁。在不同地方看到的月亮是一樣的,溫度也是一樣的,但不同地方接受到的太陽的溫度完全不同,中國三亞與漠河的溫度就差異很大。相比熾熱無情的太陽,人們更喜歡溫柔神秘的月亮。按照古人的認知,月亮不僅能帶來神秘,還能帶來好運。

中國的月亮神,又稱月光娘娘、太陰星主、月姑、月光菩薩等。崇拜月神,源于古代中國人原始信仰中的天體崇拜。月神被中國民間普遍供奉。古代男女熱戀時在月下盟誓定情,拜禱月神。有些分離的戀人也拜求月神幫助團圓。有趣的是,有些單相思的男女也請月神評理或訴衷腸。“月亮”與“媽媽”聯系起來,給人以美的遐想。《禮記·祭器》云:“大明生于東,月生于西,此陰陽之分,夫婦之位也”。古人稱日為“太陽”,月為“太陰”,月亮與婦女,都是陰性的代名詞。中國的月神最著名的是嫦娥,據后人考證,女媧、女和、尚娥、嫦娥其實同為一人。后羿知道嫦娥奔月而去,悲痛欲絕,擺上香案,放上蜜食鮮果,遙祭愛妻。百姓們聞知后,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為嫦娥祈求吉祥平安。這就是中秋拜月的傳說來歷。

月神的傳說折射著母系社會的往古歲月的云煙,透視著尋找母親溫暖懷抱的文化主題,在詩的王國里,故鄉是母親的外延。中國的月神文化,以詩詞意境為靈魂,以文人之筆傳達千年不變的感懷,與中國山水畫一樣,含蓄、蘊籍、清逸、淡遠、寧靜、空靈、妙悟,沒有色彩的喧囂,而富于心靈的深遠。無論是浪漫主義的、還是現實主義的詩人,無論是婉約派還是豪放派,無論是詩還是詞,都喜歡借月托情。對于月亮的崇拜,中國唐朝、宋朝時期達到了頂峰。從中國文學講,歌頌月亮的作品遠遠多于太陽,在百度上可見,與太陽有關的古詩只有寥寥幾首,但是和月亮有關的古詩,卻有數百首。“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月亮的升起激蕩著遙遠的原始回響,在漫漫長夜里喚起跨越時空的親切慰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詩人如影隨行的鄉愁、舊夢重溫的情思,往往寄托于明月的傳遞。“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它是游子們的美好人生享受,傳達出詩人心中一言難盡的心愿,蕩漾著華夏民族特殊的審美共鳴。月亮作為一種永恒存在的神秘象征,又成為士大夫逃離現實的人格化身與一種飄逸的風范。“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當士大夫歷經宦海波瀾,頓悟人生禪機之后,便一頭扎進月光的世界中,“抱明月而長終”,吟風嘯月就成為中國文人失意后企求的精神境界。家好月圓,是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心靈烙印。人們特別渴望“月圓”實現家庭或事業的圓滿。中秋節賞月,吃月餅,書寫歌頌月亮的詩詞,是中國人的傳統。

中國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產生月亮崇拜的國家,國外的文明史太短了,也很少有月亮詩情,個別國家的“悠久歷史”是編造出來的,有些可悲的中國學者還為外國造假推波助瀾。中國人崇拜月亮,可以追溯到史前夏商時期,多地出土文物可證,比如山東大汶口就出土了多個墓葬陶器,刻劃著月亮的圖紋【2】。

第二   三星堆本來就與月亮有緣

三星堆本來就叫“三星伴月堆”,所在地方叫“月亮灣”,自古就與“月亮”有關,但不知何故把“月亮”二字刪掉了。清朝嘉慶《漢州志.山川志》記載【3】,“三星堆”原名“三星伴月堆”,在治西十五(華)里。據四川日報記者余如波報道【4】,英國傳教士漢明燈于1921年編修的《廣漢縣志略》對三星堆的描述是“在治西十五里,地形若三星與月相伴”。月亮灣和祭祀坑被東西南三道城墻包圍,中間還有馬牧河。廣漢古時叫漢州,別名雒城。為什么叫“三星伴月堆”,我們實地訪談了當地許多群眾,他們只說“三星伴月堆”這種稱呼已經很久了,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具體是啥情況,他們也不清楚。現在很流行的說法是,當年發現這個遺址的時候,這里有三個大土堆。三個大土堆隔著一條馬牧河,對面叫做月亮灣,而月亮灣里有一個村莊,叫做真武村。當年第一個在這里挖到寶貝(文物)的農民,就是真武村的村民。因為這三個大土堆,正好與月亮灣構成一種眾星拱月的格局,因此叫“三星伴月堆”。后來有人去掉了“伴月”二字,研究中把對面的“月亮灣”也忘了。其實,這里過去不叫三星堆遺址,民國時期,這里叫做廣漢遺址;新中國成立后,把這個地方叫做月亮灣遺址;再后來,因為這里有一個公社叫中興公社,所以把這個遺址又叫做中興遺址。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以后,這個遺址才叫做三星堆遺址。三星堆遺址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昭示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同屬中華文明的母體,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3、5】。三星堆遺址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歷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范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現有保存最完整的東、西、南城墻和月亮灣內城墻。出土的文物是寶貴的人類文化遺產,在中國的文物群體中,最具歷史、科學、文化、藝術價值和最富觀賞性的文物群體之一。在這批古蜀秘寶中,有高2.62米的青銅大立人、有寬1.38米的青銅面具、更有高達3.95米的青銅神樹等(2022年春晚亮相的青銅器面具是寬131cm、高71cm、深66cm,重131斤,是目前已知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體積最大、保存狀態完好的大型青銅器面具),均堪稱獨一無二的曠世神品。而以金杖為代表的金器,以滿飾圖案的邊璋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屬前所未見的稀世之珍。

我們考證后認為,從歷史學角度講,“三星伴月堆”不只是指地貌特征,應該與當地古老悠久的民間傳說有關,最大可能是“拜月”(伴月)或者“祭月”場地、祭祀中心,所有奇物都與月亮有關。從古天文學看,這里“三星”指“參宿”(白虎內),是歲星(木星、彩色大個子)、鎮星(土星、黃色指環王)、熒惑(火星、紅色戰神)聚于斗牛(玄武內),組成三星與月亮相伴的奇特景象。這種現象至今都常見。1995年10月在新疆和田地區民豐縣尼雅遺址發現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討南羌”織錦護臂,為漢代蜀錦,色彩多樣,被譽為20世紀中國考古學最偉大的發現之一。“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八字出自司馬遷的《史記·天官書》“五星分天之中,積于東方,中國利;積于西方,外國用(兵)者利。”古代的“五星”指歲星、熒惑星、填星、太白星和辰星。天地回轉,日月流逝,五星難以聚合。然而,漢元年十月,五星聚于東井,這在《天宮書》、《漢書》、《張耳傳》、《漢紀》均有記載。科學家們通過“五星聚會”研究推算出2040年9月9日將會出現罕見的五星聚會天文奇觀。當然這些都是后來的事,與夏商時代遙遠,但可以從另外一面體會“三星伴月堆”的歷史內涵,也許三星堆古人早就觀察到三星或者五星伴月的奇特現象。如果從古天象角度分析,三星堆那些奇異、詭異、神秘的青銅器文物造型就很好理解了,它們的用途是拜月、祭月。

 第三 三星堆文物與月亮關系的思考

我們過去的研究表明,三星堆文化始于大禹,毀于多次雷擊【1】。如果從月亮崇拜角度來分析三星堆包括金沙遺址的部分文物【3、5】,可以獲得新的認識。

(1)關于青銅器面具。據我們研究,那是觀察月亮的“望遠鏡”,古人希望有聽看功能,長眼睛(千里眼)是鏡筒,大耳朵(順風耳)是聽筒,主要用于遙看月亮的圓缺變化(從觀測月亮看天氣,如“月亮長毛露水浩浩”)和探聽月宮里的嫦娥活動(人間向往的地方)。對于太陽是不能這樣干的,熾熱的陽光聚焦能燒壞眼睛!嫦娥是否為帝嚳之妻還是后羿之妻,古代神話比較混亂,但嫦娥吃了不死藥奔月而去的故事是一致的。因此,神秘的青銅面具就是觀察月亮的原始宗教道具(儀器),由國王或者巫師掌握玩弄,額頭上的方形孔洞用于安插通天縱冠(天線觸覺),造型靈感來自蠶叢祖宗的傳說。

 

 

(2)關于“太陽形盤”。很像方向盤的所謂“太陽形盤”一直被誤讀,實際是“月亮五更形盤”,中心是月亮,圓內五根線表示五更(五鼓、五夜)時辰,相當于現在的鬧鐘,后來演化成五行、五星(金木水火土)。古時沒有時鐘,在城內需要報時間,把夜晚分為五個時段,用鼓打更報時,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稱五夜。“月亮五更盤”是懸掛在建筑物上(如鐘樓)的神器,小孔洞是插入五更不同象征物(如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的位置,時間長短可以用香燭燃燒計算,更夫可以敲打響鼓12345報時,這種習俗至今還有遺存。五更對應的現代時間段如下:

1、黃昏:一更、一鼓或甲夜,即19到21點;

2、人定:二更、二鼓或乙夜,即21到23點;

3、夜半:三更、三鼓或丙夜,即23到1點;

4、雞鳴:四更、四鼓或丁夜,即1到3點;

5、平旦:五更、五鼓或戊夜,即3到5點。

五行,金木水火土,表示古代樸素的系統觀,起源于夏朝,大禹治水之后,從人手五指啟示而來。《尚書.甘誓》記載,大禹之子夏啟召集六軍將領說,“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天用剿絕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罰。”這里“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但也有的說是指“仁義禮智信”,但前者的可能性較大。有的還說《甘誓》是偽書,爭論較多。在《國語.鄭語》和《尚書.洪范》都有“五材”“五行”記載。總之,三星堆的方向盤不是太陽形盤,而是“月亮五更盤”。

 

(3)關于青銅站立人。此物應該是古蜀王魚鳧造型,帽子、眼睛、耳朵、衣服、底座等都可見月亮符號,因此是祭月主持人。那雙鑄造成環狀的大手,一高一低放在胸前,每只手都握成圓環狀,給人的感覺是抓著某種東西的,而且抓握的東西應該是圓柱形的物體。奇怪的是,站立人兩只手握成的圓環形狀并不同心,也就是說其圓心軸并不重合,也不相交,所以這只青銅大立人手中到底拿的是什么?這個問題成了一個考古難題。有的說握的是象牙,有的說握的是蟒蛇,有的說握的是兩樣東西。我們分析,在古蜀時代,魚鳧王有多種身份,比如國王、漁夫,還有祭月的主持人(巫師)。在主持祭月儀式時,他手中是“月亮五更輪盤”,敬拜月亮;在做政教合一的國王時,他手中是金杖(柔軟的、有包裝物),指揮廣大民眾;在捕撈江河野魚時,他手中是月杵船槳,劃的是月牙船。 

(4)關于金杖。三星堆是古蜀人祭拜月神的中心,曾經還是原始宗教藝術品設計制造中心,也是世界商貿中心,出土的絲織品、海貝等就是證據。金杖是權力象征,只有統治者能用,借鑒了外域文化,更多體現了中華文化。黃金原料(沙金)來自古蜀龍門山特別是阿壩一帶,加工技術來自中原地區甚至國外,工序有熱鍛、錘打、剪切、打磨和雕刻,但技術水平比有銘文的殷墟制品差多了。古蜀與殷商交往很多,僅從卜辭甲骨文就有70多次記載。金杖在祭月時也用于指揮活動,發號施令。金箔上的魚、鳥、箭符號,表明是“魚鳧”,祭月的物品有魚鳥,古時這是最好的東西了,早期人類是漁業為生。鳥表示天空,魚表示江河,箭表示捕獲,金杖表示天地聯通,上天入地,這是神的本領。

 

(5)關于九頭鳥和九尾狐。這個造型來自九鳳之說,《山海經》【7】中很多地方說到“九頭”“九尾”動物,實際上是圖騰崇拜。九頭鳥就是鬼車,也稱九鳳、姑獲鳥,是神話傳說,不是客觀存在,最早見于《山海經.大荒北經》“有神九首,人面鳥身,句曰九鳳”。九鳳是九頭鳥最早說法,是楚人的圖騰。楚人之先帝顓頊與他的九個嬪妃皆葬于楚地(大荒之中)。《海內東經》說“漢水出鮒魚之山,帝顓頊葬于陽,九嬪葬于陰,四蛇衛之”。屈原說自己是“高陽之苗裔”,高陽就是顓頊,顓頊葬于漢水。九鳳變為九頭鳥,是湖北人的貢獻,九頭意味著聰明、智慧,但現實世界并不存在。后來九頭鳥轉身成為“九尾狐”,這是古羌人的貢獻。《史記.夏本紀》記載,大禹治水經過安徽涂山(東山),聽到白狐唱歌,于是與涂山氏成親,并在九尾狐幫助下建立了夏朝。涂山氏族以九尾狐為圖騰,應該來自九鳳、九頭鳥。 

(6)關于青銅神樹。這是很震撼的奇物,其來源和功用爭論很大。我們分析,神樹造型靈感來自喜歡陽光的花椒樹,在古代花椒是神物,用于祭祀和辟邪,還有多子和多福之意,其特殊的香味讓人不可捉摸,久久不忘。神樹上九只鳥,來自后羿射掉的9個太陽,太陽對古人有害,不受歡迎。九只鳥也是九頭鳥,神樹是九頭鳥(或者九鳳)的另外一種展示。帝嚳的妻子既生月亮也生太陽。《山海經.大荒南經》【6、7】有“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經.海外東經》“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居上枝的太陽就是現在的太陽。同時還說,“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于烏”。古人把太陽黑子當成了烏鴉。這便是鳥(烏)與日的關系,說明神樹是征服太陽的紀念和豐碑,并無通天之意。

 

(7)關于“太陽神鳥”。學術界公認,金沙遺址來自三星堆文化,出土的太陽神鳥(應該叫“光鳥盤”)也許是“月亮鳳鳥”(四只鳳鳥護衛月亮),最有可能是古人“爐火燒烤野鳥”的真實寫照,比如說中間是爐火,周圍是4只野鳥。如果真要這樣解釋,一定會讓很多學者失望并氣憤!因為剝去了太陽神鳥的神秘外衣,我們一些學者也沒事可做了。我們還是按照《山海經》【7】的記載分析。《大荒西經》有“女子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常羲生了12個月亮,后來神話故事把常羲演變為嫦娥,還奔去了月亮。“光鳥盤”中間的12道光束可能是常羲生的12個月亮,4只鳥護衛著12個月亮。那4只鳥,不是三足烏,可能是三趾鳥,更可能是鳳凰。三足與三趾完全不同。“光鳥盤”的4只鳥都只有一只長腿,三個腳趾。另外一只腿哪里去了?可能被獵人或者廚師拿去敬月神了。三趾與三腳,完全不同,許多學者沒有注意這個問題。三趾鳥是真實存在的,世界上現在還有三趾鷗、三趾鴉雀、三趾啄木鳥、三趾鶉、三趾翠鳥等,這不是神話,尤其是三趾翠鳥分布于孟加拉國、不丹、文萊、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越南等國家,四川、貴州、云南等西南地區都有。四川瓦屋山就有三趾啄木鳥。但到目前為止,人們都沒有發現獨腳(腿)鳥,鳥睡覺時是一只腳(腿)站立,平時都是兩足站立。三只腿的鳥也沒有,神話或者巖畫中的三只腿鳥,那是生殖器崇拜。漢代畫磚上常有三足烏,那象征男性。西王母身邊的青鳥,也是雄性三足烏,專門為西王母服務。男為陽性,女為陰性。李善《春秋元命苞》記載“烏者,陽精”。張衡《靈憲》云“烏有三趾,陽之貴,其奇數”。古代苗族先民以鳥為圖騰。鳥是東方的象征,鳥是男性生殖器崇拜,鳥圖騰可能源于良渚和河姆渡文化。郭沫若在論“玄鳥生商”中認為,玄鳥為鳳凰。鳳凰為百鳥之王,雄的叫“鳳”,雌的叫“凰”,總稱為鳳凰。西漢時期司馬相如寫的《鳳求凰》,那是名曲,說明風與凰有別。秦朝之前鳳與凰分開,秦后雌雄不分,成為中性物種。金沙遺址出土的“光鳥盤”,商周之物,鳳還是雄性的,那就是4個雄性鳳鳥圍繞12個雌性月亮飛翔,很美麗的畫面了。再看鳳鳥,每個鳥一腿三趾,4個就是12腳趾,數量上也是對等的。如果這樣理解金沙“光鳥盤”,就去掉了神秘色彩。現代人給三星堆和金沙文物賦予太多今天的主觀意識,實在是遺憾,甚至可說是學術歪風。但這不影響太陽神鳥作為中國文化遺產標志,定了的事,就不改了。

   

(8)關于神秘符號。從三星堆遺址發現了7個神秘符號【3、5】,類似甲骨文。從出土區域特征看,這7個符號可能是祭祀符號,都不是生活用語。從形態上看,每個符號與祭拜月亮有關。

 

更有趣的是,十多年前,涼山兩位彝族古文字學者胡成榮和窩底子確【8】,聲稱已經破譯三星堆博物館里陳列的62個神秘文字符號(巴蜀圖語),它們是古彝文“一詩”與“三書”,是記事詩和軍事偵查手段,是四體古彝文字!胡成榮和窩底子確認為,早期的彝族象形表意文字,是最早的原始文字,是從萬年以上的象形表意原始文字中保留下來的,三星堆博物館里陳列的62個字100%可以用古彝文解讀破譯,三星堆文明和古彝族文化可能同源。通過用彝語解讀,胡成榮和窩底子確認為,前32個字其實是一首詩,意思是“明君掌握權力的頂端,獸類以大象為最大(尊貴),牛羊滿林地;杰出的法官判斷事理一針見血,皇帝的兒孫最容易接過權力的權杖,日月人和雞和睦相處”。他們認為后面字中的前10個字意思大致是:“牛皮口袋(或獐皮口袋)被鼠咬破(留下痕跡),(以此為突破口)巡查獸類的蹤跡”;認為這可能是古代的一種偵查手段或者偵查制度的縮寫。其余的字翻譯出來是“命令六龍(人名)掌管兵馬牛(軍權),指(一)名(人)掌管財務(財權)”,“決定要放過年(假)”或者“年終之后可施行或可執行”,是指加強財務管理工作,要把責任落實到具體的人頭上。但有關專家表示,三星堆現在已發現的刻劃符號只有7個,巴蜀圖語并不是三星堆出土文字。三星堆的符號和巴蜀圖語有相似性,但不是一回事,有些學者誤解了,認為巴蜀圖語是三星堆出土的。“巴蜀圖語”是三星堆周邊一些地方陸續出土的,是從戰國到西漢之際巴國與蜀國青銅器等器物上的符號。這些器物包括兵器、樂器、璽印等。它們既和甲骨文、古彝文不同,也與后來的巴蜀文字不一樣,專家稱為“巴蜀圖語”【8】。 我們分析發現,巴蜀圖語與三星堆符號有傳承相通關系,古蜀文字胎死于演變發展之中【1】,許多符號保留了月亮崇拜的印跡。

我們的結論是,從三星堆的地貌特征、歷史文獻和出土文物造型,可以初步判斷三星堆古人是月亮崇拜而不是太陽崇拜,三星堆遺址曾是古人拜月祭月中心,是原始宗教藝術品設計制造中心和世界商貿中心,是古巴蜀人創造的燦爛文化,是中華文化多元一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可以較好解釋各件文物的造型和用途。三星堆文化不是外國人更不是外星人創造的,而真正的創造者是華夏古人。不要把今天的哲學、美學、藝術和科技知識過多賦予古人,也不要給三星堆和金沙遺址出土文物涂抹太多神秘色彩。對三星堆古人進行文學贊美和歌頌,完全擁護,但不能進行偽科幻甚至偽科學的渲染。三星堆文化始于大禹,毀于多次雷擊。對三星堆進行系統、全面、深入的研究,需要多學科多專業多領域的交叉融合,必須建立“三星堆學”。(本文已經發表在《文史雜志》2022年第3期第27至33頁)

參考文獻

【1】 李后強,《蜀地散聊》,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3——67,90

【2】 呂凱, 朱超, 孫波. 山東泰安市大汶口遺址2012~2013年發掘簡報[J]. 考古,,2015(10):7-24. 7.

【3】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館等,巴蜀史志(聚焦三星堆專刊),“這里是三星堆”(清嘉慶《漢州志.山川志》,《漢州志》),2021年第5期,4——318

【4】 余如波,英國傳教士編修廣漢志書提到“三星伴月堆”, 四川日報2021年11月24日

【5】 四川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三星堆圖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10——100

【6】 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4年,323、341

【7】 袁珂譯注,《山海經全譯》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6年,159-287

【8】 成都商報,三星堆周邊出土“巴蜀圖語” 神秘字符被破解,2010年01月15日

    責任編輯:天府智庫3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娱网棋牌官网| 大发888网址是多少| 百家乐官网佛牌| 大发888充钱| 百家乐概率计算过程| 澳门百家乐官网现场游戏| 网上赌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威尼斯人娱乐城在线赌博网站| 尊龙百家乐官网娱乐| 阜平县| 大发888贴吧| 澳门百家乐玩法与游戏规则| 百家乐官网巴厘岛上海在线| 大发888 casino| 宝博百家乐娱乐城| 巴比伦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娱乐注册就送| 真钱娱乐城| 大发888娱乐场下载ypu| 威尼斯人娱乐网注册| 卢克索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鼎龙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余杭棋牌世界| 百家乐那里最好| 澳门百家乐现场真人版| 百家乐视频桌球| 重庆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开庄几率| 百家乐官网二代皇冠博彩| 百家乐官网作弊视频| 百家乐官网作弊工具| 博狗百家乐官网现场| 百家乐官网娱乐官方网| 百家乐官网长龙有几个| 百家乐官网送彩金平台| 注册送现金真人棋牌| 威尼斯人娱乐成| 巴厘岛百家乐娱乐城| 伯爵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推筒子| 澳门百家乐官网鸿福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