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西安市長歐亞經濟論壇上歡迎外企投資:西安有六大發展優勢

創新采用“論壇+博覽會+投洽會”三位一體模式的2017歐亞經濟論壇22日迎來了多場項目簽約儀式。
在當天下午的“絲綢之路跨國企業合作峰會暨歐亞經濟論壇投資洽談項目簽約儀式”上,就西安接下來如何為本土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外國駐華主要商協會組織、國內經濟學家與大型企業代表、跨國企業及國際機構等展開了充分討論。
其中,“打造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是會上頻繁出現的兩個關鍵概念。
中共陜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在致辭中表示,西安是“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向西開放的門戶城市和重要節點,正處在新機遇疊加的黃金發展期。他從陜西自貿區的平臺優勢和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區域定位優勢等方面闡釋了西安接下來將為企業的投資發展帶來的廣闊空間。
“三星、亞馬遜、阿里巴巴、京東、華為、吉利等紛紛加入大西‘安一帶一路’建設……西安的人才新政、戶籍新政、創新創業新政,正加速釋放活力。”王永康表示,2017年上半年西安的企業景氣指數和企業家信心指數均有提升,人才凈流入也躍居全國前列。
謀求全球價值鏈上的“西安定位”
中共西安市委副書記、市長上官吉慶向與會嘉賓具體介紹了西安發展的眾多機遇和利好因素。他指出,西安在國家戰略、地理區位、科創資源、產業發展、文化旅游資源、政策服務保障體系等六個方面均具有突出優勢。
“西安是繼北京、上海之后第三個從國家層面確定的以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為目標的城市。”他強調,西安是新歐亞大陸橋上的重要節點,也是中國主要的航空樞紐和陸地港口。
西安高校眾多,學術科研優勢明顯,擁有各類科研機構和省部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其中,兩院院士60多人,專業技術人員可達50多萬人。
上官吉慶強調了西安在航空航天產業、電子信息、汽車產業、裝備制造業的優勢。“西安擁有全國第二的軍工資源實力,航天占比超過三分之一和航空占比近四分之一的科研生產力量。”
在傳統的優勢產業上,他也表示,西安文化旅游資源豐富,被譽為中國的天然歷史博物館。此外,他強調,西安正努力完善政策服務保障體系,更進入了聯合國發布的全球最具發展潛力新型城市榜單。
西安目前擁有外資企業近4000家,177家境外世界500強企業在西安設有分部或辦事處,上官吉慶指出,未來西安將積極尋求全球價值鏈上的“西安定位”。
“西安是‘潛水艇式的城市’”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中國西部促進會副會長曹和平形容西安是“潛水艇式的城市”,即“90%在水面以下,10%才是水面以上看見的部分”。
在隨后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他表示,當前東部、西部的發展并不是靜態的單純呈梯度發展模式,而是東西相互聯系,通過各交通要道和經濟帶建設協同發展。
對于近來熱議的“大西安”概念,他認為,將更多面積納入城市規劃是大西安建設的一大前提。“甩開老城建新城,大西安要有大國土。對內陸超大城市而言,足夠大的公共陸地面積是發展的關鍵。”
此外,他對澎湃新聞表示,西安的未來發展也是這一區域城市群的發展,而在這一點上,西安需要“主動作為”,爭取中心和龍頭城市地位,“不能等周圍城市來帶領”。
生態、旅游、技術等多項目成果落戶西安
當天的論壇上亦有不少項目成果落戶西安。
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元、蘇伊士新創建亞洲區水務首席執行官佛朗索瓦簽訂了戰略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共同探討在供水、污水、污泥、固廢、河道治理等其他相關環保領域內開展投資、建設和運營等方面的合作機會,實現互利雙贏。
此外簽訂的項目還包括西浙智慧谷項目、西安曲江秦嶺國家植物園文化旅游項目、高新區“一帶一路”技術轉移協作中心項目。
官方資料顯示,西浙智慧谷項目致力于打造一個匯集總部經濟、會議會展、創業培訓、商務休閑、文化體驗等高品質功能于一體的文化商務聚集區。
西安曲江秦嶺國家植物園文化旅游項目以秦嶺國家植物園、曲江道文化展示區為中心,打造秦嶺文化旅游長廊的核心示范區和陜西省生態人文歷史綠色名片。
高新區“一帶一路”技術轉移協作中心項目將聚集“一帶一路”沿線科技創新與國際技術轉移相關項目、人才、機構、理念等高端資源,對接“一帶一路”國家創新研發能力與西安市高新技術產業化能力,以科技創新作為驅動力推動經濟加速發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