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秦肖娜:中國社會文明在發展,亞洲象保護在持續推進

為進一步回應社會關切,推動野生動物保護相關問題研究及科學普及,4月29日,由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發會”或“綠會”)政研室組織的“亞洲象與反野生動物虐待”討論會召開。首都愛護動物協會創始人兼終身名譽會長、中國醫學基金會監事秦肖娜表示:
非常感謝綠會在大家都在為亞洲象的現狀焦慮的時候及時地召開這次會議。也感謝對我的邀請。之所以引發了社會的關注,是因為中國社會的文明進程在發展。
眾所周知,隨著人類的進化和文明進步,人類不斷擯棄野蠻時期遺留下來的許多陋習,以適應新的生存環境。擯棄動物表演就是一個進程。人民認識到以欣賞其他生命的痛苦來達到取樂的娛樂是人類還停留在野蠻時代的標志,在人類已經進化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完全能夠以更為文明科學的娛樂形式代替。這個理念已經被大多數國家接受。
動物表演之所以被人類擯棄,有諸多原因。
第一是人類的同理心,感受到了動物被虐待、被迫害以及妻離子散的痛苦。
第二是從人類社會發展本身考慮。因為人類通過觀賞其他生命的被強制做各種非自然的行為表演,會引導社會畸形的審美價值觀和對生命的冷漠,給社會造成的潛在危害。特別是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危害不能低估。
第三是各種野生動物,包括海洋哺乳動物,被買賣到城市動物園或者海洋館演出牟利,鼓勵了國內外盜獵捕殺行為泛濫,對野生動物族群和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不可低估。例如北京海洋館就曾經從日本買過一頭已經懷孕的母鯨魚,情況非常凄慘。在捕獵和買賣野生動物的過程中會害及許多生命,非常殘忍。日本的海豚灣的血腥暴力和殘忍出乎人的想象。
還有在訓練過程中的虐待,強制喂食藥物等等野蠻行為,既是對動物的傷害,也是對訓練者本身心理的傷害,造成人性的缺失扭曲和對人的冷漠無情。甚至有個別動物園的經營管理人員本身就是有公安案底的走私野生動物者。這不是個例。
為了牟利在疫情期間仍然聚眾進行動物表演,完全漠視人的安全。動物表演涉及到的人與環境的道德倫理,人與其他生命的道德倫理,人類社會的道德倫理等等,是多層面的問題,希望能夠引起社會有識之士的關注。
希望通過關注亞洲象,引起社會關注更多的表演動物的生存現狀,讓那些以殘虐動物牟利的不良商人的違法行為能夠得到懲處,讓我們的社會脫離野蠻和殘忍,為世界做出榜樣,增加中國的軟實力,為中國爭光,不能讓那些不擇手段牟利的不法商人拉低中國的社會文明和中國的國際形象。
保護野生動物,保護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國家住建委曾經明確規定動物園不得進行動物表演,表明了國家級別的決策態度;中央領導也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和決心。但是總有那些牽連在利益鏈上的各種人物,為了私利視國家利益而不顧,罔顧國法和倫理道德做損害環境殘虐動物,往社會文明和國家形象上潑臟水,這是作為中國每一個公民不能坐視不管的。
為亞洲象發聲,為中國的動物發聲,也是為中國的環境保護發聲,為中國的文明進步穩定和諧而努力!
(本文僅代表講話人本人觀點)
整理/阿西葉 審/QXN 編/angel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