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央媒評“睢寧嬰兒死亡”:需公布更多細節,期待悲劇不再出現
近日,一段關于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一歲半嬰兒卡到喉嚨因無核酸證明被拒診后身亡”的視頻在網上熱傳。5月5日凌晨,徐州市及睢寧縣聯合調查組發布調查結果顯示,睢寧縣人民醫院接診后,在患兒未有核酸檢測結果報告情況下,進行了急診處置,并開具了轉院轉診單。到了徐州新健康醫院搶救室,患兒因搶救無效死亡。
當地政府及時回應輿論關切,防止錯誤信息傳播誤導公眾,值得肯定。根據這份通報,說明了網傳信息并不屬實。通報中也提及到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了處理。接診醫生鄭某祥被暫停執業,睢寧縣衛健委黨委書記王艷龍受到黨內警告,睢寧縣人民醫院院長張濤被免職。
正是對相關責任人的處理,再次引發輿論爭議。一些網友為醫院和醫生喊冤,覺得處理偏重,也有網友覺得畢竟是一條人命,處理應該再重些。
如何處理?處理誰?不能看網友“臉色”,而應基于事實。輿情應對不能“葫蘆僧斷葫蘆案”,應保持定力,該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不枉不縱,也不能和稀泥。
具體到此事,調查稱,4月29日20時22分對患兒及其姑奶奶做了核酸采樣,在就診、接診、轉診過程中,睢寧縣人民醫院和徐州新健康醫院均未要求其提供核酸檢測結果。這與此前流傳的“因無核酸證明被拒診后身亡”有出入,醫院在此事上不存在問題。
調查還稱,睢寧縣人民醫院在對患兒石某遠的診療過程中首診負責制落實不嚴格、未及時采取相關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與親屬溝通交流不充分、對患兒病情及可能產生的嚴重后果告知不到位;在轉診過程中,存在銜接不到位、未及時向接診醫院充分告知患兒的詳細病情。從“不嚴格”到“不充分”再到“不到位”,這說明涉事醫院和醫生的行為確有可詬病之處。
可是,該事件尚有疑點,還需要公布更多的詳盡事實。比如,針對調查稱“睢寧縣人民醫院考慮到自身救治能力不夠,于當晚21時開具了轉院轉診單”,有網友不理解、不相信。再比如,面對院方多次催促家長轉院,家長為何不配合?此外,“睢寧縣人民醫院醫務科于29日22時2分與徐州新健康醫院總值班室聯系患兒轉院事宜”,徐州新健康醫院什么來頭?救治水平如何?所有這一切都需要答案。
期待這些問號都能拉直,更期待這樣的悲劇不能再出現!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