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55位名家大師中秋齊聚昆山,上演“大師傳承版”《牡丹亭》
全國最年輕的昆劇團——昆山當代昆劇院成立兩周年了。在金秋十月蟹肥菊黃時節,昆山當代昆劇院特別策劃了“昆曲回家”活動。三年前曾經盛況一時的大師版《牡丹亭》原班團隊,這次將重新打造一個“大師傳承版”《牡丹亭》。
原大師版十余位昆曲國寶級藝術家不僅慨然參加,并且又新加入了幾位古稀上下的昆曲“大熊貓”參演。屆時,來自全國八大專業昆曲院團以及香港、臺灣等地京昆表演團體的55位昆曲名家將聯袂登臺,算得上國內昆曲史上前所未有的盛事。
“大師傳承版”《牡丹亭》,上下兩本各四場共計八場。演出將于中秋之夜起幕,10月4日至7日、12日至15日,在600年昆曲藝術的發源地的昆山上演。
作為昆曲故里,昆山一直沒有專業昆曲表演團體。兩年前,昆山當代昆劇院掛牌成立,填補了相關空白,也成為全國第八個昆曲專業院團。昆山還為此建設了一座全新的昆曲專用劇場——昆山大戲院。這一次大師云集的昆曲盛事也將成為劇場的揭幕演出。

55位昆曲名家齊聚昆山“飚戲”
據悉,此次55位昆曲名家最年長者為82歲高齡的柳繼雁,最年輕者為25歲的劉煜,年歲相差達半個多世紀,眾位名家按照所飾角色分共有26位杜麗娘、11位柳夢梅、6位春香、4位判官、4位陳最良、2位杜母,其中有19人21次摘得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整臺大戲能夠齊聚如此高質量的陣容,極為難得。




三年前大師版《牡丹亭》的盛況猶在,當時參加演出的眾多老藝術家這一次幾乎將再次悉數登臺。包括張繼青、沈世華、張洵澎、梁谷音、王奉梅、胡錦芳、蔡正仁、岳美緹、石小梅、陸永昌、劉異龍、王維艱等在內,十幾位耄耋之年的老藝術家都克服了體力上的種種困難,再次彩扮登臺。
這次還有五位老藝術家新加入陣容,分別是蘇州昆旦的代表人物柳繼雁、上海“昆二班”代表人物張靜嫻、浙江“世字輩”昆老生藝術家張世錚、上海“昆大班”昆丑藝術家張銘榮、江蘇南京昆凈藝術家趙堅。
而除了全國十余位中生代昆曲演員將參與這次“傳承版”之外,國內最年輕的一代“80后”、“90后”近10位昆曲演員也將在劇中出演杜麗娘和柳夢梅。老中青三代同臺,體現了藝術上的承上啟下。


翁佳慧和呂佳
南北昆劇合作,“組合方式”新奇少見
除了演員陣容之強十分罕見,這一版演員的“組合方式”也比較新奇少見。由于南北昆劇團的合作,不少從未有過的“柳杜”新配,也使得這版《牡丹亭》有了很多看點。
《驚夢》是《牡丹亭》中最“金風玉露一相逢”的一段生旦戲。“大師傳承版”的《驚夢》就有四對“柳夢梅和杜麗娘”。
魏春榮、王振義是北昆戲迷心中最佳組合,但近年合作機會杳然,此次二人攜手演出完整的《驚夢》。香港京昆著名旦角演員鄧宛霞,此次將與俞門師兄蔡正仁飾演《驚夢》。上昆表演藝術家張靜嫻和岳美緹是老搭檔,但合作《驚夢》卻是數十年來所僅見。此外,羅艷、施夏明也將首次合作《驚夢》。
而在下本中“柳杜”對手戲《幽媾》、《冥誓》,也集中了各大劇團不同風格的版本。


“大師傳承版”《牡丹亭》還有一處比較特別的是,在觀眾比較熟悉的昆曲女小生之外,觀眾還將欣賞到另一昆曲表演傳統——如今極為少見的昆曲乾旦。
國家京劇院男旦演員劉錚,曾與日本國寶級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合演《牡丹亭》串折達數十場,這次將帶來最拿手的《寫真》一折。
“大師傳承版”《牡丹亭》的“綠葉”們也都是大師級。石道姑由昆丑老藝術家劉異龍、江蘇省演藝集團昆劇院院長李鴻良飾演。昆丑老藝術家張銘榮此次反串老生,出演陳最良也是一絕。此外,花臉老藝術家趙堅和花旦藝術家王維艱將分別攜弟子登臺,出演判官和杜母。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