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品讀丨李亞·看書畫如對美人


賞 鑒 看書畫如對美人,不可毫涉粗浮之氣,蓋古畫紙絹皆脆,舒卷不得法,最易損壞,尤不可近風日,燈下不可看畫,恐落煤燼,及為燭淚所污。飯后醉余,欲觀卷軸,須以凈水滌手;展玩之際,不可以指甲剔損。諸如此類,不可枚舉。然必欲事事勿犯。又恐涉強作清態,惟遇真能賞鑒,及閱古甚富者,方可與談,若對傖父輩惟有珍秘不出耳。

吳從先《賞心樂事》載:“讀史宜映雪,以瑩玄鑒;讀子宜伴月,以寄遠神;讀佛書宜對美人,以挽墮空……”所以,觀者的環境很重要。對書畫的保護是一方面,對觀者的修養也是一種要求。 古人讀書每每要有個儀式,焚香凈手,端衣正帽,凝神斂氣才肯坐下來讀書。古時的一些音律大家,每次彈奏前,都會凈手焚香,沐浴更衣,靜坐養性。鑒賞字畫雖不至如此,然而也需要一種虔誠的態度。
古人的執著追求令人吃驚,白云蒼狗,浮光掠影間,那些充溢著瑯瑯書聲、墨香如麝的時代漸漸遠去。讀書作畫也好,彈琴作文也罷,以一種尊重的態度去對待,則彈琴可以繞梁三日,作文可以百圣齊鳴,畫畫可以馬蹄留香,每一幅書畫都在講述一個故事,如果我們能懷著虔誠的敬畏之心,去欣賞,去觀摩,那么至于“諸如此類,不可枚舉”的行為自可規避。

漲知識
很多朋友都不了解中國畫的裝裱形式,今天普及一下“堂畫”。
每一個中國人印象里都會有一個概念——“堂屋”,這是傳統中國住宅中比較重要的位置。一般堂屋大廳內放置著又窄又高的桌子,稱為“條幾”或“長桌”。高桌的正前方擺放著一張較矮的方桌,它被稱為“八仙桌”。這些桌子上方的后墻上懸掛著一大幅品質優良的書畫作品,掛在這個特定位置的卷軸被稱為“堂畫”或“中堂”。“堂畫”占據了廳堂內最顯要的位置。 通常,“堂畫”左右兩側掛有一幅或多幅狹長的掛幅。這些附屬的掛幅總是成對出現,故被稱作“對幅”、“對聯”或更常見的“對子”,都是指“成對的卷軸”;按裝裱師的行話,它們被稱為“堂翼”,即“堂畫的側翼”。“堂畫”兩邊的“對幅”是書法作品,通常是對聯,每一豎行有五、六、七余字。這些“聯句”一般摘自典籍或名詩佳句,由著名書法家寫成大字。由于大廳多少是一處公共空間,因此人們傾向在這里展示不表明立場的保守內容。如果在此懸掛有關屋主的私人內容,會被人們認為是輕率而粗俗的行為。 今日專題推介藝術家李亞先生精心創作的中堂作品第一期,此后會陸續推出這個系列作品,供大家欣賞。

松靜鶴留聲
紙本設色 68x45cm
元鶴千年壽,蒼松萬古青
68x17cm

仁者壽
紙本設色 100x50cm
觀魚夢蝶如莊叟,放鶴尋鷗類陸翁
100x17cm

鶴鹿同春
紙本設色 100x50cm
青松有壽石為伴,白鶴多情鹿共鳴
100x17cm

壽相仙風
紙本設色 138x68cm
半天朱霞瞻氣象,云中白鶴見精神
138x17cm

君子之風
紙本水墨 138x68cm
觀魚夢蝶如莊叟,放鶴尋鷗類陸翁
138x17cm

幽翠含煙
紙本水墨 180x90cm
竹因臨水情斯暢,蘭以當風氣亦和
180x45cm

春意十分
紙本設色 68x45cm
云鶴有奇翼,瑤草無塵根
68x17cm

菩提妙境
紙本設色 68x45cm
名隨市人隱,心與古佛閑
68x17cm

山水清音
紙本設色 68x45cm
得山水清氣,極天地大觀
68x17cm

君子之風
紙本設色 68x34cm
丘睿趣如此,鸞鶴心悠然
68x17cm

鐘進士驅邪納福
紙本設色 68x34cm
圣人衿袍千秋月,王者儀容曠世雄
68x17cm

不染塵
紙本設色 105x34cm
荷風香世界,明月水樓臺
105x17cm
藝丨術丨家

李亞
1977年出生于河北省晉州市,副教授,別署二石精舍、鶴廬。畢業于河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進修于天津美術學院,結業于清華大學首屆霍春陽傳統繪畫研究室。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霍春陽先生入室弟子兼助教,河北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 END --
出品人丨王成業
編輯丨「私享藝術」全媒體運營中心
如需轉載圖文請與公眾號留言聯系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