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南京大學黨委書記寄語新生:在平凡的每一天思考不平凡的事

除了日常的哲學授課以外,作為南京大學黨委書記的張異賓,每年還有一堂特殊的思想教育課:給剛入學的全體新生上“開學第一課”。
這是南京大學的傳統,校長主講開學典禮,黨委書記主講入學教育。張異賓已經上了四年,擁有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博士學位的他,講起這堂課來別有風格。
9月5日,開學典禮后第二天,南京大學2017級本科新生身著軍訓服,在校體育館內用兩個半小時的時間、以聽課的身份認識他們的黨委書記。
張異賓在講課中說,進入大學的日子實際上是新生們生命中一個意義深遠的節日——獨立日,意味著他們將要真正成為獨立生活、獨立學習和思考的人,開啟真正屬于自己的青春。
他寄語新生要在接下來平凡的每一天中,思考不平凡的事,不僅學會知識,更懂得體知生命。
“中學教育以書本知識居多,我是做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所以更希望南大學生進來第一堂課聽到思想性的東西,開始獨立思考問題,而不是我說教,他們接受結論。希望他們在今后接受課程中能有新的開端。”張異賓對講課結束后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說。
青春的獨立日
“從現在起,你們的生命存在就不再是在家長或中學教師的權威下,聽從他人指示的少年,你們將要成為獨立生活學習和思考的人……”張異賓一段話下來,學生鼓起掌。
他將青少年從中學邁進大學的日子稱為“獨立日”。身邊不再有時刻監督管教的家長和老師,大學生活安排的自主權更多地回到學生自己手里。“這可能是你們生命中的一個最重要的有深遠意義的節日,這個節日值得慶賀。接下來每一天才是真正屬于你們自己的青春。”
他認為,獨立日既意味著前所未有的自由和自主的空間,同時也意味著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因為進入大學的心聲將要面對充滿不確定性和復雜性的未來,去直接感受社會的韌性和人性的溫度。
在此挑戰下,張異賓讓新生思考,自己是否真正具備了獨立生活和學習的能力。“有人在南大打游戲打了四年離開,因為沒人管你。”
“從小學到中學,我們很少提出反對教科書和標準答案,幼兒園的那朵大紅花,總是給端端正正聽話的孩子。”但張異賓認為,真正的獨立是要有不同于別人的獨立人格、有不同于大眾的看待世界的方法、有真心喜歡并為之奮斗一生的知識和事物、是明白什么才是有意義的生活。
“這才是你們來南大真正要尋求的東西。”張異賓說,這是不可見的,不是簡單的用知識積累能完成的,但是是決定未來的。
知識之外,大學更重要的是體知生命
每年的新生第一課,張異賓的講話主線都是圍繞基本精神教育、價值觀導引等方面,他告訴澎湃新聞,這是他作為黨委書記所應該向新生強調的內容。
“開學典禮上你會看見我們請了很多成功企業家,跟社會是比較合拍的。但入學教育課上,我作為黨委書記,我個人更注重精神引導,會講一些與南大有淵源的道德楷模、優秀科學家、黨的英雄等實例。” 張異賓對澎湃新聞說。
他在講課中談到陶行知,后半生將精力放在如何為民族沒錢上學的孩子謀出路上;談到放棄國外優渥條件回國的“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程開甲;談到解放后隨軍支援邊遠地區的南大學長學姐;談到在海島看了30年燈塔的校友。
“不要講簡單地追逐金錢、追逐物質利益,那個不需要引導。國家更需要這樣一些默默無聞的奉獻者。我不是去講道理,而是提供感性的東西給同學們,他們慢慢就知道這個學校更鼓勵什么樣的人。”張異賓對澎湃新聞說,真正難的是立德樹人,樹立有真正人格的人。
他希望南大學子在四年大學生涯中,除了學習知識,掌握技能,更要在南大看不見的文化熏陶里,在接觸偉大的藝術的過程中,形成體知生命的方式,獲得對生命的獨有理解。
“我喜歡捷克哲學家柯西克講的一句話——平日斷裂處歷史呈現。意思是每一天就是平常,但經常有一些重要的時刻打斷平日,讓我們突然在那一刻理解歷史。”張異賓在課堂最后寄語同學:“今天是平常的一天,但進了南大要在平凡的每一天思考不平凡的事,要把你們未來所有的生命存在和我們民族復興的存在真正結合在一起來思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