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消防員變身“消殺員”,穿防護服負重50斤開展環境消殺

上海水上消防消防員在進行消殺作業。 本文圖均為 上海水上消防 圖
目前,上海正處于公共環境整治消殺攻堅階段。
為全力配合“環境消殺”,上海市消防救援總隊水上支隊外高橋站抽調26名消防員,組建一支“防疫消殺小分隊”,執行消殺任務。

上海水上消防消防員在進行消殺作業
“像小火爐一樣一直流汗”
33歲的政府專職消防員徐中力被選為“防疫消殺小分隊”一員后,迅速適應了從消防員到消殺員的轉變。
為確保防疫安全,每一名消殺隊員都要穿上“大白”防護服,外罩一件藍色“反穿衣”,戴N95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外加面屏、護目鏡。徐中力說,消殺前的防疫準備工作至關重要,“手套與防護服的空隙還要纏上一層膠帶,確保密封性”。
“20多攝氏度的天氣,只是穿上防護服,汗就直往下冒。”徐中力說,“整個人像一個小火爐一樣,一直在流汗。”作為一名消防員,經常與“濃煙烈焰”鏖戰的徐中力,并不懼怕高溫,但“消殺全程不能吃、喝,也不能上廁所挺考驗人的”。
“滅火確實非常消耗體力,但戰斗一段時間后可以補充食物和水,然而消殺不行,必須儲存好、分配好體力。”徐中力說,為避免中途上廁所,如何吃好早餐就成了一天中至關重要的事。
“早飯有兩個包子、一個雞蛋,大家都不敢多喝水。”徐中力擔心體力跟不上,“支隊給大家準備的巧克力和壓縮餅干就派上了用場,我每天早晨都會多吃半塊巧克力儲存能量”。
4月24日上午,水上消防支隊“防疫消殺小分隊”的任務是對沿街商鋪開展消殺,并對重點涉疫場所進行全方位消殺。
消殺工作不僅是一項體力活,更是技術活,從藥劑配置到消殺細節,從個人防護到歸隊洗消,都有一套科學的流程與規范。
“消殺跟滅火一樣,既要講科學,還需要十足的專注度,要確保角角落落都消殺到位。”徐中力說,別看消防員都是男子漢,干起活來特別注重細節,每個人都嚴格對照消毒技術標準,按照“一場所一方案”,完成終末消毒,確保不留死角。
消殺隊員們背負的噴霧設備是20升容量,加上設備自重,每人要負重近50斤。
“50斤不算重,跟我們滅火時背得空氣呼吸器差不多,關鍵是戴著N95口罩,有點悶。”徐中力坦言,與火場不同,濃煙烈焰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消殺面對的是沒有硝煙的戰場,比拼的是毅力和細心,需要用腳步丈量消殺點的每一寸土地,要求不遺漏任何一個角落。

上海水上消防消防員在進行消殺作業
“多走一段路、多保障一些安全”
“為了戰勝疫情,每個人都付出了很多。”徐中力說,這讓他想到了在嘉定區上班的妻子。
徐中力的妻子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物業工作人員。疫情爆發后,因為家里沒人帶孩子,她就一直把9歲的女兒帶在身邊,住進了物業公司,一直為小區居民忙碌著。
“疫情這段時間,物業工作人員是最忙的,她既要組織居民做核酸、分發物資,還要照顧女兒上網課。”徐中力直言,前一段時間,妻子曾打電話給他,說累得快撐不住了,好在這段時間一切都在好轉,“我老婆物業公司管的那個小區已經連續10幾天沒有新增陽性感染者了”。
“一想到疫情帶來的這些影響,我就提議大家盡量多走一段路、多噴一些藥劑、多保障一些安全,確保不遺漏、無死角,盡快戰勝疫情。”徐中力說,隊員們覺得他提的這三個建議很好,還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徐三多”。
4月24日當天,從上午10點到下午4點,徐中力一共換了9次水,噴灑了180升藥劑。
傍晚回到駐地洗消結束后,徐中力一個人吃了兩份盒飯,“確實餓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