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老壇酸菜面帶文件重返貨架,媒體:更需要帶著責任復出
今年3月15日,央視3·15晚會曝光“老壇酸菜包竟是土坑腌制”,隨后,老壇酸菜方便面相關產品被下架。據報道,最近有市民發現,云南昆明部分超市的老壇酸菜面重新上架,一起出現在貨架上的,還有一份監管部門的文件。

北京某超市貨架上的康師傅老壇酸菜牛肉面。中新財經 左雨晴 攝
“土坑酸菜”事件給老壇酸菜方便面帶來了行業性的信任危機,把多款老壇酸菜面產品帶進了“坑”。眼下,一些品牌的老壇酸菜面產品帶著地方市場監管部門的《公告函》等紅頭文件上架復出,無非是想通過監管部門的文件背書來展現監管公信力對產品質量的確認和支撐,重獲消費者的信任,重獲市場的認可。
誠然,老壇酸菜方便面產品沒有原罪,只要企業沒有使用與“土坑酸菜”有關的問題原料,嚴格履行了原料進貨查驗、索證索票、生產質量把關、出廠檢驗等責任,只要產品經檢測符合國家標準,產品就符合進入市場流通的條件,就可以上架、復出。
老壇酸菜面產品能不能上架流通,能不能復出,關鍵取決于企業履行質量把控責任是否到位,而不取決于其他因素。《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生產經營者對其生產經營食品的安全負責。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保證食品安全,誠信自律,對社會和公眾負責,接受社會監督,承擔社會責任。”
據此,企業應該承擔食品質量安全的把關責任和證明責任,市場監管等部門具有依托法律措施和手段對企業及其產品進行檢查監督的義務。嚴格地說,這種檢查監督義務不包含對企業履責情況以及企業產品質量安全的證明,也不包含對產品復出的“護送”。
個別地方的監管部門以發布“公告函”“告知函”等方式,向消費者披露檢查監督相關品牌的老壇酸菜面企業及產品所確認的信息,說明現場檢查情況以及企業原料的渠道情況、原料供應商資質情況、酸菜包的檢測情況,體現了對企業規范經營的支持,有助于企業恢復產品質量信譽,也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和監督權,這樣做的初衷是好的。
然而,對于老壇酸菜面產品的信譽修復而言,監管部門的文件背書只是權宜之計,終究不是治本之計,不是長久之計。企業要想重塑產品的信譽和形象,解開消費者心里的疙瘩,獲得消費者的“諒解”和重新接納,關鍵還得靠自己。
所謂“來病如山倒,去病如抽絲”,食品企業的質量管理和品牌信譽培育也是這個道理。毀掉企業產品的質量信譽,可能只需要一個食品安全問題,只需要很短的時間,而培育產品的品牌信譽則需要企業久久為功,按照法律要求長期規范經營、嚴格管理,長期高標準履行每一個環節的質量安全把關責任。尤其是出現食品安全問題、遭遇信任危機的企業,應該付出更嚴格的責任,應該給市場和消費者一個更長的檢驗期來重新證明自己。
帶文件復出的酸菜面,其實更需要帶著責任復出。相關企業必須痛定思痛,舉一反三地查找問題和漏洞,進一步健全完善質量安全管理機制,以最嚴格的標準落實法律對于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進貨查驗記錄,以及食品生產管理、食品出廠檢驗記錄的要求,確保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崗位、每一個人都承擔最嚴格的責任,全力打造食品質量安全管理的閉環。
做好這些工作,才能減少甚至消除食品安全問題隱患和風險,才能把丟掉的質量信譽分數一點一點補回來。而監管部門更需要做的是,以問題為導向,以最嚴格的標準對食品企業及產品進行長效常態監管,倒逼督促企業把質量安全管理責任落到實處,這才是對企業最好、最有用的支持。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