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南京秦淮區委書記:秦淮是文化名區非強區,為產業發展劃重點
澎湃新聞記者 陳珂
字號

曹路寶
正因如此,“文化”一直是秦淮區最鮮明的標志,也是其建設發展的重點主題。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注意到,8月10日召開的中共秦淮區委六次全會上,曹路寶用了不少篇幅談及推動秦淮區文化產業發展。在南京的各個行政區里,最能體現它歷史文化名城地位的或許非秦淮區莫屬。“一條秦淮河,半部金陵史”。秦淮區是古都金陵的起源,南京文化的搖籃。南京市委常委、秦淮區委書記曹路寶也說,秦淮區可以說是“最南京”的地方。
他認為秦淮在發展文化產業上具備三大優勢:擁有江蘇省唯一的國家級文化產業試驗園區;具備夫子廟、秦淮河等豐富歷史文化資源優勢;多年來建成許多文化項目如科舉博物館、大報恩寺遺址公園。
“2016年文化旅游產業規模占全市25%,連續三年增幅達20%以上。這些都為下一階段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曹路寶說。
但他同時指出,秦淮作為南京的文化名區,文化產業發展雖具有鮮明特色,但產業集聚度和產業規模在全市都不是最高的,離文化強區還有不小差距。
“小而分散的傳統文化園區業態混雜、缺乏特色,規模文化企業相對較少;特色街區集聚了大量人氣,但創造的經濟效益、稅收貢獻還不夠多;政府在招商導向、服務平臺建設等環節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曹路寶說。
為此,他給下階段秦淮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劃出重點”。如,區內每個文化園區明確一個主導產業、主體功能,不斷延伸產業鏈,引領特色行業集群發展;突破秦淮古典文化的固有形象,進一步促進旅游、科技、金融等特色產業與文化產業的融合發展;突破傳統產業園區封閉運作的發展模式,充分發揮街區的載體與廊道功能等。
根據全會上秦淮區委區政府提出的目標,到2020年,秦淮區將培育一批優秀規模文化企業,打造一批高品質文化園區,建成一批特色濃郁的文化街區,集聚一批有影響力的文化人才,形成秦淮發展新優勢,增添秦淮發展新動能。
校對:丁曉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