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
- +139
如何選擇電子閱讀器?請不要只考慮“防水防壓防摔”
最近,移動閱讀平臺掌閱推出了自己最新的電子閱讀器:iReader Light。其次除了漢王等國產品牌,京東和當當此前也分別推出了自己的電子閱讀器。不過掌閱一開始就專注移動終端的閱讀,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用戶,如果電子閱讀器的使用效果不錯,似乎更容易將手機閱讀的用戶轉變為電子閱讀器的使用者。

面對眾多選擇,如何選擇一款合適的電子閱讀器,筆者私以為兩個方面最重要:一方面為能否讓紙質版所不具有的電子版優勢全部發揮出來,如檢索、筆記整理、字詞查詢等;另一方面為電子閱讀器的圖書資源是否豐富。此前看到某國產電子閱讀器的最大亮點被總結為“防水、防壓、防摔”,讓人覺得十分好笑,這是用來讀書,還是用來打架的?
那iReader Light究竟是否為一款稱心如意的閱讀器?筆者將從閱讀體驗和圖書資源兩方面,將它與Kindle Paperwhite最新款進行對比。但究竟怎樣的閱讀器更合適,都要依憑讀者自己的閱讀需求而定,以下測評也僅代表個人意見。

iReader Light目前分青春版和悅享版,差別主要在于屏幕的分辨率。我用的是悅享版,分辨率和最新的Kindle Paperwhite一樣,都為300ppi;兩者基本屬于同一價位,前者更便宜一些。如果說兩者在第一感覺上有何最大不同,大概就是重量了。iReader Light凈重為146克,Kindle Paperwhite為205克,iReader拿在手上更輕便一些。
購書和閱讀體驗
先從搜索、查詢功能說起。Kindle和iReader都提供書內字詞的搜索。但Kindle的部分圖書還提供X-ray功能,這有點像一些學術圖書后附的索引目錄,可以按人名、術語檢索。從這一點來看,電子書相比紙質書的使用方便更多,不過一般只有為研究所做的閱讀才用得上這個功能。

其次是分享功能,Kindle和iReader都有相關設置,只是方式不同。Kindle可以讓讀者將某一段落分享至微信、微博或郵件,而iReader則與印象筆記關聯,可以將筆記直接導入印象筆記中。
最近更新的Kindle系統有一個省力的功能,手指按壓某個句子時,不用再選擇標記,系統就默認劃線了。如果按壓并不是為了標記,則可選擇取消。這個功能可以說在閱讀劃線時節省了一半的力氣和功夫。
在閱讀英文原版書時,Kindle帶有生詞提示和生詞本的功能。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英語程度選擇生詞提示的多寡,系統就會相應地在一些單詞上方標注英文釋義;凡是讀者查詢過的單詞或詞語,都會出現在“生詞本”中,可以用類似卡片的方式進行背誦或復習。

在最新更新的Kindle系統中,“生詞提示”添加了標注拼音的功能。不過就對《詩經》的拼音標注來看,漢語的多音字為拼音標注提供了一定的挑戰。而目前iReader還不具有“生詞提示”和“生詞本”兩個功能。

不過iReader在圖書購買方面比Kindle要更方便一些。iReader可以直接用微信掃碼支付購書,雖然Kindle也支持支付寶支付,但最終還要在網頁版完成支付才可。

除了上述的閱讀和購書體驗,iReader相比Kindle來說,在頁面設計和其他功能方面更多考慮了中國消費者的習慣。例如提供屏保畫面的下載,閱讀燈的選項分“熄燈”“白天”“夜間”“被窩”等,都是一些希望“用戶友好”的嘗試。

iReader讓人印象最深刻的設計是每日簽到抽取“閱讀券”的功能,其實運氣最好也才有5毛錢而已,但似乎的確能成為每天打開iReader的一個理由。但“買的不如賣的精”,這些閱讀券都是有使用時限的。如果iReader和Kindle能像微信讀書一樣,深度挖掘閱讀社交,并能夠用閱讀時長直接換取購書款的話就更完美了。

圖書資源
掌閱稱自己有52萬的電子書資源,而亞馬遜稱自己有40萬出版圖書電子資源和40萬網絡小說資源,如果這樣一對比,似乎還是Kindle的資源更多一些,尤其在出版物方面。

但有意思的是,目前兩個移動閱讀終端都在試圖布局更全面的閱讀資源:前幾日,掌閱拿到了《圍城》的獨家電子版權,雖然版權費高達100萬,但可以看出他們試圖利用獨家圖書資源來爭取用戶的用心。亞馬遜近日也發布了Kindle X 咪咕電子書閱讀器,主推的就是網絡文學的閱讀。
與Kindle包月服務相對應,掌閱也推出了VIP服務,訂購后可以免費借閱一部分圖書,并可八折購書。Kindle有七萬多冊圖書參加包月服務,而掌閱稱有10萬本VIP圖書供免費閱讀。
在iReader和Kindle的書城逛了很久,發現在近兩年出版的新書方面,兩者的資源基本相同。可以想見,如果出版社出售某本書的電子版權,那么如果條件合適,必然會布局各個閱讀平臺。但是掌閱和亞馬遜對于部分圖書的定價是不相同的,限時特價的書籍也不盡相同。所以如果想買一本電子書,也可以貨比三家后再做決定。
但不可否認的是,Kindle所擁有的英文原版書資源要比掌閱豐富得多,如果是英文愛好者,選擇Kindle可能更為合適。

除了同Kindle一樣展示新書榜單和暢銷榜單,掌閱很顯然更懂得中國讀者的選書心理,還將合作的出版品牌一并列出。
除了自己擁有的圖書資源,Kindle和iReader都提供微信公號文章發送到電子閱讀器的服務,并且都有無線傳輸圖書資源的功能。另外iReader還提供非掃描版PDF的重排功能,不過翻頁有一些滯后。
總之,我個人是全力支持全部圖書電子化的,應最大程度利用新技術所帶來的閱讀便利。只是廠家可以在閱讀體驗上做更深入的開發,也可以根據不同的讀者群提供更為垂直的電子閱讀器和服務。
就現在的體驗來說,將手機App和電子閱讀器結合起來使用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在App中查找圖書更為方便,彩色的封面也會帶來更有質感的購書體驗,然后再使用電子閱讀器進行深度閱讀。

如此一來,不難聯想到紙書是否會消亡的問題。對于未來的趨勢,大多預測都終將證明預言者的短視。不管怎樣,紙書的儀式感是不能被電子閱讀器所替代的,不過最終的焦點可能為對于儀式感的需求會不會一代一代傳承下去,何人和何種場合需要這種儀式感等等,一切都將由讀者的需求所決定。

- 不忘初心:手机太伤眼
- 2017-08-10 ∙ 浙江回复举报
- 夏绿地:手机伤眼。微信阅读要是也做阅读器就好了。
- 2017-08-10 ∙ 上海回复举报
- wlmnzf:手机看书很费电,而且技术书,教科书什么的用电子书很不方便
- 2017-08-11 ∙ 未知回复举报



- 拥朴刀北坐:要是不想要智能手机干涉自己生活,就可以买一个带微信的功能机,带一部电纸书,会省心一点
- 2017-08-23 ∙ 河南1回复举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