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重訪西藏古商道:從江孜到亞東關

2017-07-26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杜冬

【編者按】自江孜一路向南,跨過河流,攀上雪山,沿著河谷逶迤前行,途經古老的城堡、村莊、寺廟和集市,杜冬和他的攝影師顏道靖,深入藏南,尋訪歷史上的西藏古商道之路,并與我們分享一路上的所見與所聞。

卓瑪拉日雪山,多欽措湖與羊群。本文圖均為 顏道靖 圖(除署名外)

大象痛哭之路

江孜是我們的出發之地。

清晨,頂著寒霜,推開矮小的木門,從江孜的甲日交商貿老街出發。一路向南,跨過肥沃的年楚河谷,回頭望,能看到江孜最突出的地標:巍峨的宗山城堡,圍墻環抱的白居寺,以及山崖上幾成廢墟的紫金寺。絕壁、堡壘、寺廟與河谷的宏大場面,會讓任何人都產生強烈的印象。十八世紀末,東印度公司的使節特納上尉記錄道:“城堡座落在一塊巖石之上,巖石垂直高聳,懸崖犬牙交錯。”一個多世紀之后,隨英軍入藏的亨利紐曼則寫道:“(懸崖上的寺廟)居高臨下,嚴厲地俯視著下面一片熱氣騰騰的繁榮景象。”

告別江孜古城,沿著河谷一路向南,大約半天的腳程,會經過乃寧寺(今康馬縣南尼鄉)。在特納的記錄中,這是一個“非常漂亮的村莊”。正是在這個漂亮的村莊里,英國人榮赫鵬帶領的侵略軍曾遭到猛烈反抗。1904年乃寧大戰的痕跡,今天依然可尋,英軍的子彈密集地嵌入老大殿的木門中,深度超過一寸。同行的攝影師曾是一名軍官,他說這是近距離掃射所致,可見當時短兵相接的激烈。

此外,乃寧寺中還可找到古老的壁畫。乃寧寺的壁畫甚至早于江孜白居寺,其畫風一脈相承,承載著年楚河谷的悠遠歷史和美感。

艾旺寺全景,該寺廟位于康馬縣的古商道邊。

從乃寧向南,先后經過少崗鄉和康馬縣,再向南,河谷愈見狹窄。經過薩瑪達鄉時,不要錯過艾旺寺,這里擁有12世紀的精美佛教造像,其人物的衣形帶有當時吐蕃和中亞的特色,圖齊曾對此做過考證和研究。

如今,古寺艾旺雖飽受雨水沖刷,依然尚存多尊古佛像,菩薩的面容仿佛有呼吸和微笑一般生動,身披古樸的長袍,束中亞游牧風格的腰帶。兩旁的金剛力士肌肉暴突,但面孔已經基本被雨水沖毀,暴露出塑像內部的木樁和麻繩。

朝圣與商業之路相伴,藝術與財富共生,這是西藏的特色。

艾旺寺內的塑像,優美流暢的線條可以看出其藝術水準之高。杜冬 圖

再向南,即出康馬縣,狹窄河谷到了盡頭,這里就是英國侵藏戰爭中,曲米辛果大屠殺的發生地。曲米辛果北扼河谷,南邊面對廣闊的吐納平原,遙望卓瑪拉日雪峰,近抵多欽措湖,實為險要之地。從卓瑪拉日雪山吹來的風,冷得令人生畏,但放眼望去風景卻絕美。

多欽措湖岸邊已經封凍,藏在云層后的日光,詭異地將湖面層層照亮,如同照耀著一柄柄古老的劍。大群的黃鴨等水鳥在看似冰冷、其實溫潤的水上休憩,它們飛翔起來時,背景就是雄偉的卓瑪拉日雪山。

很難想象,1904年3月31日的那場戰斗,便是以卓瑪拉日雪山為背景展開的。狂風呼嘯中,馬克沁機關槍、古老的火繩槍和英菲爾德栓動步槍就在這天地間打響。榮赫鵬也感嘆:“平原上遍處皆藏人尸體…此誠慘酷可怖之事。”此刻,一群牧人們頂著斜吹來的冷風,走著斜線而來,他們驅趕著大群的羊,頭戴氈帽,粗牦牛絨包以藏地的方式橫挎在胸前。牧人們搖搖擺擺地走在柏油路上,羊群則擁擠在路基旁,直到碧藍的多欽措湖邊,掀起一道濃烈的羊膻味熱風。

當年的戰場野道,幾十年后行走其上的是商旅,主要商品,就是羊毛。

從這里開始,就進入了堆納高原。高原從曲米辛果到帕里這一段,狂風呼嘯地吹過毫無阻擋的荒原,令往來這里的商旅、求學者甚至入侵的英軍士兵,都深感寒冷與痛苦。藏族人頗帶苦澀的幽默感,將這里命名為“朗布歐塘”、“果如果塘”,意為:大片的荒原(塘)讓大象(朗布)痛哭,累死了黃羊(果)。

1788年,特納曾推斷這里是世界上最高的地方,說這里一年四季都是冬季,“狂風吹得如此強烈,以至于我們不敢把臉暴露在外…聽說在干燥的夏季月份里,永久地刮著猛烈的風……(冬天)這一帶寒冷異常,以至于在原野中的牲畜被大量凍死。”

1904年,榮赫鵬則凄涼而又神秘地寫道:“吾人覺得此間環境極端凄涼。吐納幾高出海面一萬五千尺…又不能舉火謀舒適,蓋所獲燃料僅敷烹飪,其中以牛糞為主要成分,且須自春丕(亞東)運來。唯一令人滿意之現象,即此間偉大之自然風景,余對之永不厭倦……彼恬靜而偉大之春馬爾哈呂峰(卓瑪拉日),巍巍乎超絕人寰而獨立云表,純凈而無纖芥之塵垢。”

對于那些第一次上高原的人而言,這是西藏給他們留下的永難磨滅的印象。

卓瑪拉日雪山是堆納荒原上最著名的地標。

在這片荒原之上,商隊往往要走兩天,才能告別卓瑪拉日雪山挺拔的山脊。隨后,人們會在狂風呼嘯中看到遠方帕里宗高大的城堡,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腳步。

這座雄偉的巖石城堡,在特納眼中“非常別樣,堅固異常”。隨英軍進入的《每日郵報》記者埃德蒙坎德勒還對此做過一番考察。以近代軍隊的眼光來看,帕里宗是一個“雜亂無章的六層堡壘建筑……是一個走道與黑洞洞的房間構成的迷宮,這些房間和過道里都是干草、黑色火藥和舊武器”。

城堡下則是一個有相當規模的市場,騾馬群集。有特權的大商隊可在此補充之后,直接通過,但對于大量的中小商人來說,帕里是最重要的中轉站,前往印度交易的,必須在帕里尋找可以幫他們馱運物資的騾馬和騾夫;還有些零售商們,則在帕里出售羊毛,購買印度物品,然后返回江孜、拉薩等地。

馱運道路艱險,風暴、牛瘟、懸崖、炭疽、有毒的植物以及喜馬拉雅山南麓的濕熱氣候都可能使得馱隊大批死亡,商人傾家蕩產。1903年英軍入侵西藏時,馱運的牲畜死亡率驚人。在牛瘟和氣候的雙重打擊下,兩千三百頭牦牛到了亞東已經死得只剩八十頭,二百頭水牛只剩七頭,駱駝全部死絕。只有當英國人學習帕里、亞東的騾夫,使用訓練有素的騾隊時,死亡率才下降。

道路如此艱險,以至于帕里、亞東的騾夫享有這條道路上的優先權,甚至壟斷了這一生意。費用自然相當之高。據1951年的統計,由拉薩至噶倫堡(全程800 多里)用騾馬馱運,如果馱的是大米,運輸費占售價的70%。憑借馱運和轉手貿易,帕里、亞東的商人、百姓們積累了相當的財富,“高房大廈日漸增加,富家漸增,該處居民也日益增多。”

帕里附近民居現狀。

如今那座雄偉的帕里宗城堡已經不見蹤影,當年繁榮的市場也不見蹤影。204省道貫穿全鎮,鎮子的規模依然可觀。有一些細微的信息,尚能透露出帕里往日的貿易風格,比如,我們吃藏面的那家小茶館中,扎基拉姆女神像下供著的紙幣是不丹元。

一位帕里的公務員也搭上我們的車去亞東縣,一路上他不斷指給我們看一些并無特殊的山谷,“從這條路走,20公里,就是不丹了。”或者“從這里看過去,山頭上有雪的,都是不丹。”甚至在帕里鎮上也有不丹人,娶了一個藏族老婆,所以能夠定居。公務員先生說,要是開放打工的話,不丹人都會來亞東、帕里打工,因為不丹的經濟情況相當糟糕。

“這里,這里有一條道,通向兩國邊境的高山牧場。”他指著。

“有人越境嗎?”我問。

“人沒有,但是牦牛會越境啊,牦牛可不管國境,哪里的草好就到哪里吃,所以我們的牧民會打個報告,越境把自己的牦牛趕回來。”他說,實際上這些牦牛更是國境線的守護者,如果沒有牦牛和牧民在這里放牧,自然就會有其他國家的牦牛越境來吃草。

“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呢?”

公務員先生笑著說了一個很有智慧的邊境哲學:“稀里糊涂發生的,就稀里糊涂解決。”

乃堆拉山口:與錫金司機一席談

我們一路南下,沿著河谷盤旋,海拔開始急速降低,草甸的風景消失了,變為頗有亞熱帶風格的河谷,這就是英國、印度人所謂的春丕河谷,藏語中傳統稱之為卓木,如今則稱為亞東。當年,這條河谷險峻難行,榮赫鵬說這里“林木漫山谷,類似迷園,山路崎嶇異常,行軍運餉均極困難……當地馬夫及錫金苦力亦多逃亡,以為吾人此去不得生還。”

河谷較為開闊之處,就是亞東縣下司馬鎮。在《齋蘇府秘聞》中記錄,當年的亞東人說話很快,語言中還夾著不少印度語詞匯,下司馬街兩旁,同時混居著藏人、印度人和尼泊爾人的商店,通行的貨幣也是印度盧比。

這個如今知名的縣城,在當時只是荒野。當時英印商人主要聚集在印度的噶倫堡和錫金甘托克,而西藏商人則聚集在帕里宗(今亞東帕里鎮),從噶倫堡到帕里之間維系著一條狹小的商道。亞東向北,經帕里進入西藏腹地,向南則翻越高聳的咱利山口,錫金險峻的叢山在前,直到西里古里才有火車。

亞東就在這條河谷中。

從亞東再向南,道路轉向山上,通向如今的中印口岸乃堆拉山口,這條道路也是1903年英軍入侵西藏時修筑的,天氣晴好時可通馬車,不知何時開始,這條道路取代了原先的亞東關路,成為藏印亞東口岸貿易的主要通道,我們如今走的就是這條公路。

汽車一路上行,到達了半山腰平坡上的口岸。距離山口還有一段距離,從這里可以遙望國境那一邊印度的哨卡,隱約看到碉堡的外形。乃堆拉山口的氣候之嚴酷,令人心驚,卻是進出西藏的重要通道。西藏研究者索窮在《跨過雪山看世界》一書中記錄了跨越乃堆拉山口的親歷者的口述。上個世紀40年代前往大吉嶺求學的擦絨﹒平措堅村回憶道:“管家和傭人給我們準備一種特質的面具把整個頭臉包裹起來,穿上皮衣,帶上手套和防雪盲的護目鏡,簇擁著我們過雪山。我們翻越納堆拉山口的時候最辛苦,大山被大雪包得嚴嚴實實,行人稀少,白茫茫一片雪粒中夾雜著鬼哭似的尖厲的風聲,根本看不到路,他們說曾經有人和騾馬被暴風雪卷走的事情發生。”

半山腰上氣候溫和,小小的邊貿市場正設在這里。幾排彩鋼瓦庫房,一條短短的街道,出售著毛紡織品、床上用品、熱水瓶等小百貨,還有藏毯等物件。我和一位在這里做生意的溫州大姐聊了聊,她的商鋪分里外兩間,里間堆滿了中國向印度出口的物品,主要是輕工業制成品,例如床單、服裝、嬰兒用品、背包、鞋子等。

外間則是從印度進口的物品,品種并不多,主要是巧克力、咖啡、還有幾塊南亞風情的手表,購買者也寥寥,整條街上的情形大同小異,似乎都以出口為主,壓倒了進口。

從當年亞東關嚴重的入超,一切都依賴進口,到如今變成一個以出口為主,浙江、青海以及本地藏族老板匯集的市場,這個極小的方面,折射出了中國的巨變。如今的乃堆拉邊貿市場,依然只開放半天,大約午后,印度、錫金的車輛陸續駛來,停在市場外。大部分車輛都是越野吉普,有韓國牌子也有印度自己的汽車品牌,大概是錫金路況不好,且爬坡較多。

描了眼線的錫金姑娘打開了自己的店門,來此采購的錫金商人與中國老板們通過電子計算器來溝通價格,這一幕,倒是和浙江義烏沒什么差別,就是規模不到義烏的一根毫毛。

草地上閑坐著好幾個錫金司機,面孔黝黑,身材壯碩,裹著頭巾。我和他們閑聊,并以中國餅干交換了錫金的印度煙草,算是親身實踐了以物換物的邊貿。這種煙草放在舌下,很快就會滿嘴都是濃郁的煙味。司機們彼此交談使用尼泊爾語,但他們都會說英語,藏語也沒有問題,人都是藏語名字。

他們說,從口岸向南行駛,大約65公里后,就會到達甘托克。這是一座小小的山城,人口大約有10萬人。再向南,就會抵達噶倫堡,那座歷史上的印藏貿易中心。他們對中國的好奇一點也不遜于我對印度的好奇。他們反過來問我,向北走,中國方向是什么城市,我說會先后經過亞東、康巴、江孜,最后到拉薩,拉薩人口已經80萬之多。

這讓他們非常驚嘆不已,錫金司機們爭論了許久拉薩距離這里有多遠,繼而又轉過來問我,拉薩是不是特別高?我說有3700左右,他們非常驚訝,說這也太低了,比甘托克還要低。

“甘托克多高?”我問。

“5400,”領頭的司機非常篤定地說。

我覺得這太不可思議了,突然之間,我明白了。

“你說的是英尺把?”

“沒錯,啊,我明白了。”司機也恍然大悟。如果按照英尺換算,拉薩的高度在驚人的12000英尺左右。印度曾是英國殖民地,所以通行英尺計算。

“拉薩有迪斯科廳嗎?”

“有啊,好多呢,甘托克沒有嗎?”

“沒有,大吉嶺也沒有。”

短暫的沉默,雙方都在努力想象對方城市的模樣。

交流一度切換到藏語,他們也沒有露出絲毫費解的摸樣,錫金人一定都是語言天才。

我們又開始聊生意這個永遠不過時的話題。

“生意怎么樣?”

“很一般,我們向中國出售燈油、大米和餅干,我們買運動服什么的回錫金。比如說這件衣服在中國賣100,到了錫金是150左右。”

“稅收情況呢?”

“錫金邦政府有出口稅,大約5%,但是進口稅很高,比如衣服,要收11%的進口稅。”司機們有些埋怨錫金政府。我問他們為什么不購買中國出口的電子設備,家用電器等等,司機們說不知道為什么,這里不準賣電子產品。

“我明年要去廣州,這里不好玩,我要去廣州找一個中國女朋友。”其中一個胖胖的司機說道,這個高山貿易市場的確有些冷清,邊貿規模較小,以錫金進口為主,難怪他念念不忘廣交會。

“你去那里干什么?”我隨口問道,高山下午的陽光照射著,煙草的味道在嘴里,讓人覺得這其實是一次不期而遇的野餐聚會。

“去給人背東西。”另一個人做鬼臉。

“也就是說,是去……努力地在記憶中尋找那個英語、漢語甚至印地語都一樣的詞匯,那個標志著商貿之路苦澀與艱辛的詞匯。“是當苦力?”

錫金司機們猛然爆發出一陣大笑,互相推搡著,扔過來紙煙。

苦力,這個名詞,在那條由苦力肩扛、趕驢馱運的古老商道已經消失半個多世紀之后,依然生動地活在人們的詞匯里。

這讓我更加希望去找到那條古商道,看看那座西藏曾經的商道之門:亞東關。

亞東關遺跡探險

但是亞東關古商道并不在我們此刻身處的乃堆拉山。古商道在咱利山腳下,從這里是看不到的。得到一位藏族老人的指點,我們首先找到了噶舉寺,就在從亞東通往乃堆拉山口的半山腰上。

古商道邊遠望噶舉寺。

寺廟門口頗為聳人聽聞地寫著:寺廟附近有熊出沒,請勿在此停留。我們戰戰兢兢地走上二樓,隨意看看,卻找到了一幅牌匾,“大放光明”,落款是權大臣升泰,這實在是意外之喜。

從1888年到1890年,正是這位大清朝駐藏幫辦大臣升泰簽署了《中英會議藏印條約八款》,劃分了西藏與錫金的邊界,并將咱利山大片領土割讓出去。也正是這場談判,最終確定了亞東關的設立,以及西藏商業的對外開放。

這似乎是亞東關給我們的信號:仔細看看,我就在附近。

探訪亞東關遺址。

站在寺廟的陽臺上,我們四下觀望,終于看到了荒涼河谷中一處小小的建筑物群。其中,大部分已經變為廢墟,只有一棟小屋,看來是牧民冬季放牧的牧場小屋。

這里會是亞東關嗎?規模也太小了,看起來更像是一戶牧民的冬季牧場小屋。我們手頭有一本《亞東關志》,其中有手繪地圖,但細節有眾多地方不吻合。

是否要下去探訪?我們有些猶豫,下山并無道路,估計要走一個小時,何況有熊的告示更讓我們心頭冒起了寒意。

但想要確定,只有走下去看看。

于是,我們三人,兩名記者和一名攝影師,離開公路,開始沿山坡向下攀爬。寺院的畫師好心提醒:小心熊啊。經過了陡峭的草甸,進入更加陡峭的森林帶,不間斷地下行、尋找道路,觀察有沒有熊出沒,一個小時之后,我們終于到達了河谷。

這片草甸非常潮濕,可能在漲水季節是被河水完全淹沒的。我終于弄明白為何地圖上的那條河流消失了,這是深秋季節,河流變成了無力的沼澤。然而副手繪圖本身也已經有了一個世紀的歷史。這一個世紀中,地理變化,河流改道,想必已經抹去了很多痕跡。

為了避開沼澤,我們走上了一道平坦的臺地,臺地形狀規整,向著不遠處的廢墟一直延伸。我仔細看了看,這并不是臺地,而是一條以石塊認真修建過的道路,寬度大約兩米多,和內地的官道基本一致。

亞東關今貌。

現在,盡管喘著粗氣,但終于可以確定:這一條就是古老的江孜-噶倫堡商道,20世紀上半葉西藏最重要的對外貿易通道,商人、使節甚至軍隊所走的道路,正是這一條。1904年英軍入侵之后,加以進一步修建,留下了一條軍用電報線路和驛站系統,甚至可通獨輪馬車。數十年后,國民政府特使黃慕松從這里經過,仔細記錄了這條電報線路,“從錫金邊境到江孜設立11處旅舍,兵站,發放電報……電話電報均可北至拉薩,南至印度。”

再后來,旅舍變成郵政投遞站,被藏族人按照其英語名稱喚為達格廬(Dak Bangulow),設立了電話,投遞郵件。這是西藏近代電報、郵政和電話之始。清代末年,西藏政局消息的傳遞,都依賴于這條線路。

十幾年前,江孜到噶倫堡的道路已經悄然成為西藏最重要、最快捷的對外通道。最后幾任駐藏大臣如張蔭棠、聯豫、溫宗堯等,都坐海輪到加爾各答,上岸后沿亞東、江孜道路進藏。他們親眼目睹了英國對于西藏滲透之深,聯豫、溫宗堯還試圖將這條路線贖買,收歸清政府管轄。但是談判尚未結束,清帝國已經轟然瓦解。1912年12月,末代駐藏大臣聯豫通過亞東黯然離開西藏,這條商業道路也同樣成為西藏歷史的見證。

踏著這條無數腳夫、商人、官員、英國士兵,乃至張蔭棠和聯豫都曾走過的道路向前,不遠處就是亞東關。

亞東關已全然是廢墟,只有一尊紀念碑立在庭院里。庭院由石板鋪筑,根據地圖,這就是亞東關稅務司所住的兩層小樓,是西藏近代史上風浪最大的一個小小節點。它對面則是原先的商店。英軍撤退時,曾將邊墻炸毀,以防再度利用。如今這里并無人煙,牧民將碎石重新砌成了菜園,小樓已無跡可尋。

《藏印續約》第一款規定:藏內亞東定于光緒二十年三月二十六日開關通商,聽任英國諸色商民前往貿易,由印度國家隨意派員駐寓亞東。于是,1894年5月1日,亞東關開始了工作,這座中國最偏遠的海關坐落于一處荒涼的河灘之上,地勢險要,遙望錫金、不丹兩地,背靠西藏,附近并無人煙,令雄心勃勃的英籍稅務司大為失望。

第一任亞東關稅務司為英國人戴樂爾,但此人聽命于大清國總稅務司赫德(英國人),所以名義上也是大清朝的高級官員,手下有漢、藏辦公人員。就這樣,在大清國最偏遠的一個角落里,由一名英國籍的清朝官員主管,亞東關開始了其傳奇而尷尬的歷史。

在這些毫不起眼的廢墟中,密集地流動過微弱電流,傳送會震撼全西藏的指令,也傳送詢問噶倫堡物價的商人電報。帶有印度郵戳的信件成包成包地走過,將西藏與世界相連。安妮·泰勒在此開設商店,試圖向西藏傳教。

從這里向南,沿著河邊,很快就可以翻越咱利山口,進入錫金。洋商們曾經異想天開地計劃在咱利山和西里古里之間修筑一條空中索道,以縮短咱利山以南崎嶇山路上的運費成本。但這一工程過于浩大,胎死腹中。商道依然要爬到咱利山頂,然后進入甘托克,絨布,到達噶倫堡。噶倫堡有眾多的藏族商販在此生活,蘇格蘭布教團教堂尖頂俯瞰全城。從這里一路下坡,經過扎西查橋岔路口,就前往大吉嶺或西里古里、加爾各答,進入更為廣大的南亞次大陸。

更多前沿旅行內容和互動,請關注本欄目微信公眾號Travelplus_China,或者搜索“私家地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赌博百家乐赢钱方法| 澳门百家乐现场视频| 德州扑克几副牌| 金榜百家乐现金网| 菲律百家乐官网太阳城| 六合彩今天开什么| 威尼斯人娱乐网址| 百家乐哪条下路好| 百家乐庄闲多少| 百家乐官网投注软件有用吗| 大发888作弊| 百家乐送18元彩金| 百家乐高人破解| 圆梦城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澳门葡京赌场图片| 百家乐官网园天将| 百家乐官网路单用处| 肯博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樂坊娱乐| 大发888官方网页| 大中华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玩百家乐高手支招篇| 百家乐官网冼牌机| 百家乐官网买隔一数| 顶尖娱乐城开户| 真人游戏机| 威尼斯人娱乐城图| 百家乐牡丹娱乐城| 威尼斯人娱乐平台代理| 皇冠网上投注网| 大发888游戏平台hg| 百家乐俄罗斯轮盘转盘套装| 龙博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平台信誉排名| 百家乐输一压二| 百家乐注册开户送现金| 百家乐开户最快的平台是哪家| 澳门百家乐赢钱技术| 太阳城百家乐红利| 百家乐投注方法多不多| 真钱百家乐游戏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