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看守所法征求意見近尾聲:問題的焦點集中在看守所歸誰掌管
距離看守所法征求意見截止日還有3天。

2017年6月15日,公安部官網(wǎng)發(fā)布公告,就《中華人民共和國看守所法(公開征求意見稿)》(下文簡稱“征求意見稿”)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截止日期是7月15日。
“征求意見稿”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專家學者和法律界人士以各種形式提出了修改建議,問題的焦點集中在看守所歸誰掌管,是繼續(xù)留在公安系統(tǒng)還是歸屬司法行政部門。
近日,北京京都律師所京都刑事辯護研究中心主辦的“司法職權的優(yōu)化配置與《看守所法》的修訂研討會”舉行,來自中國政法大學、清華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公安大學的專家學者和北京的刑事辯護律師代表參加了研討。
看守所歸屬意義重大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建偉認為,看守所歸誰掌管,看起來是一個小的話題,但實際上意義重大。中國的看守所既是一個審前羈押的場所,是判決確定前的羈押場所,同時也有代行監(jiān)獄的功能,短期的自由刑在看守所代監(jiān)獄執(zhí)行。
總體來看,看守所歸屬有一種呼聲,要轉給司法行政機關,這是整個中國刑事司法進步推動的。如果轉隸成功,看守所轉給司法行政機關,在中國司法人權進步方面具有標志性的意義,甚至可以說是邁出里程碑的一步。
看守所的定位是什么?
中國政法大學司法與犯罪研究中心主任王順安教授從看守所的定位等方面談了他的看法。
他認為,看守所應由司法行政管理,最主要的核心要義是看守所本質功能是一個行政管理功能,它不符合公安機關的治安管理和偵查涉及到的若干刑事司法活動,即便它是保障刑事訴訟活動的,但是它的保障服務功能不僅僅是為公安機關的偵查服務,它更多是平面化的、一體化的,為公安偵查、檢察公訴、法院審判定罪量刑、律師參與辯護維權,以及與監(jiān)獄銜接這樣一種服務工作。
更何況從世界各國來看,世界各國看守所和監(jiān)獄都屬于矯正系列,或者是廣義的監(jiān)獄系列,大部分屬于司法行政管理。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樊崇義認為,《看守所法》修改要側重一點,那就是抓住第六條,關于看守所體制轉隸問題,一個最基本的指導思想,要緊緊抓住三中全會、四中全會依法治國理念以及關于人權司法保障制度的架構,按習總書記講的要從源頭上來治理防范冤假錯案,源頭在哪?就在看守所,我們必須從源頭上防范冤假錯案。
四大具體的理由:
第一,按照依法治國的進程,我國要實現(xiàn)控制犯罪模式向人權保障模式,法律正當程序模式轉型,這種轉型的實現(xiàn),看守所必須轉隸。我國看守所的形成,完全是為了偵查,方便打擊犯罪。現(xiàn)在形勢發(fā)展,已經(jīng)轉移到法律正當程序模式,轉移到人權保障的模式,所以看守所的轉隸問題,要順應這種模式的轉型,這是第一個理由,就是科學性和正當性,這是一個大前提。
第二,按照刑事訴訟的基本原理就是權利制衡原理,羈押權、偵查權、檢察權、審查權和執(zhí)行權,刑事訴訟的這些基本職權都要貫徹權力制衡原理,實行羈偵分離。失去了制衡,失去了監(jiān)督,容易走向腐敗,出現(xiàn)冤假錯案。八個字就是羈偵分離,權力制衡,這是一個法律底線。
第三,長期以來我國以羈代偵的刑事司法活動出現(xiàn)很多弊端,全國已經(jīng)公布的34起冤假錯案,案案都有刑訊逼供,這些案例大都在看守所羈押發(fā)生的,歷史的教訓值得反思,所以為防范冤假錯案的需要,必須轉隸。
第四,看守所轉隸能解決律師會見難、申訴難和辯護難。
樊崇義最后說,轉隸不從體制上來解決,許多人權保障措施就難以實施。他列舉了13個制度,第一,入所人員的信息保密制度,第二,入所人員的體檢制度,第三,入所的登記制度,第四,入所的詢問制度,第五,詢問后的錄音錄像制度,第六,物品保管制度,第七,律師會見制度,第八,不被監(jiān)聽制度,第九,申請申訴制度,第十,提審登記制度,第十一,法律援助制度,第十二,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第十三,羈押的變更制度,這13個制度都是和人權保障相連的,如果不轉隸,這些制度很難落實下去。轉隸是現(xiàn)實人權保障方面的一個需要,只有這樣,民主法治的進程才能往前推進一步。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熊文釗認為,司法職權優(yōu)化配置要把它放在司法體制改革高度看待,不是某個部門的事情。要有改革的思維,要有法治的思維,要有人權保障的思維,來貫徹憲法的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目前看守所條例是一個行政法規(guī),按照立法法的規(guī)定,對人身自由的限制,是法律保留事項,好多解釋好像沒有說得太準確。這是一個對人身自由有強制措施的法律,這樣的問題行政法規(guī)是無權規(guī)定的,這種情況應該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采取法律的形式來制定《看守所法》。
一項調(diào)查表明近半數(shù)看守所干警贊成從公安剝離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畢惜茜介紹,最近他們在公安內(nèi)部做了些問卷調(diào)查,關于看守所轉隸,公安系統(tǒng)基本上50%多一點的人反對,40%多的公安民警贊成,這個比例大大改變了。
畢教授認為,從打擊犯罪的角度來說,看守所作為偵查的延續(xù)和戰(zhàn)場,確實是不合適的。現(xiàn)在形勢也有一些的變化,以前打擊犯罪的信息主要是人力信息為主的,但是近年來信息化搞得比較好了,人力信息雖然有,但更多是靠技術手段偵破案件。這就使看守所從公安剝離開的難度降低了。
法律界早有共識
北京尚權律師事務所主任毛立新認為,看守所轉隸其實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在法律界,尤其是學界早已形成了共識。
毛立新介紹,在公安部征求意見稿出來了之后,他們第一時間召開了內(nèi)部的研討會,形成了一個書面意見已提交公安部,公安部也特別重視,在他們的修改意見中第一條就是看守所的隸屬問題。他認為,偵羈分離沒有任何動搖的理由了,基本上達成了共識。
(原題為《看守所法征求意見近尾聲 看守所轉隸成焦點》)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