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博物館與柏林國家博物館合辦“中國和埃及:世界的搖籃”
上海博物館和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合作舉辦的“中國和埃及:世界的搖籃”當?shù)貢r間7月5日19點在柏林新博物館開幕。
古代的埃及與中國文明雖然鮮有交集,卻在當下國際合作的語境下實現(xiàn)了跨時空的對話。這次由上海博物館與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合作舉辦的展覽所帶來的,不僅帶來了中埃兩大古文明穿越時空的交響,也為德國觀眾提供了一扇了解中國和埃及古代文明的窗口。

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右二)與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總館長艾森豪威爾(左二)在7月5日的“中國和埃及:世界的搖籃”展新聞發(fā)布會現(xiàn)場。
應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之邀,當?shù)貢r間7月5日19點 ,由上海博物館和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合作舉辦的“中國和埃及:世界的搖籃”在柏林新博物館開幕。埃及博物館與莎草紙文稿收藏館是柏林國家博物館下屬的15家博物館之一,位于柏林博物館島新博物館。展覽于2017年7月6日至12月3日對外開放。其中,呈現(xiàn)中國文明的文物由上海博物館方面提供,除由上博外借一件徐州博物館的“銀樓玉衣”外,其他均為上海博物館自藏文物,如西周時期的“幎目綴玉” 等,涉及古代陶瓷、玉器、雕塑、書畫等多種門類。呈現(xiàn)埃及文明的文物則由柏林國家博物館方面提供。

埃及與中國同為文明古國,兩國文明皆由大河孕育,源遠而流長。數(shù)千年間,埃中文明沿循著各自的軌跡發(fā)展,塑造出相應的文化個性。兩者同中見異、異中有同,堪稱人類文明史上的先驅(qū)。
首次將兩種文明的文物系統(tǒng)陳列在一起展覽,開展“長時段、多維度、深層次”的跨時空文明對話,從而上探埃中文明發(fā)展的源流,呈現(xiàn)出兩者不同的演進與變遷,是本次展覽在理念上的創(chuàng)新之處。

展覽分為“文字”、“統(tǒng)治”、“信仰”、“日常生活”和“葬儀”五個部分互相比對,時間跨度從公元前2400年到公元四世紀,展品合計超過250件(組),在柏林博物館島上呈現(xiàn)給觀眾兩種長達幾千年的獨特文明。

古代的埃及與中國文明雖然鮮有交集,卻在當下國際合作的語境下實現(xiàn)了跨時空的對話。這次由上海博物館與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合作舉辦的展覽所帶來的,不僅帶來了中埃兩大古文明穿越時空的交響,也為德國觀眾提供了一扇了解中國和埃及古代文明的窗口。

展覽開幕期間,恰逢習近平總書記出訪德國,出席在漢堡舉辦的G20峰會。這一場文化盛會的舉辦,將為促進中德兩國文化交流、增進兩國人民友誼起到積極作用,也為慶祝今年中德建交45周年平添一道亮彩。


展期:2017年7月6日-12月3日(7月5日開幕)
地點: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下屬新博物館
主辦方: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