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來,左喝蒜”,英國帥小伙當防疫志愿者走紅,我們采訪了他

一口夾帶“英式”口音的普通話,通過移動小喇叭,在安亭某小區居民樓之間回蕩。口音“特殊”,但效果卻不“打折”。聽到喊話,居民紛紛走出家門,有序參與核酸檢測。

3月20日,英國小伙亞當在嘉定安亭當社區防疫志愿者。本文圖均為 受訪者 供圖
3月22日,澎湃新聞記者聯系上了當事人英國小伙亞當,采訪了這名27歲的外籍志愿者。亞當來自英國北愛爾蘭,2017年大學畢業后,他產生了到世界各地走一走、看一看的想法,并把旅行的首站選在中國。來到中國后,他被中國的民風、文化和美食深深吸引,2020年決定留在上海,成為一名數學老師。
近日,因為疫情,亞當被封控在嘉定安亭的小區內,利用周末空閑時間,他主動當起了志愿者,幫忙通知居民做核酸、組織現場秩序。3月20日,亞當所在的檢測點一共完成了2400多人的核酸檢查工作,站了一天,他有些疲憊,但亞當覺得自己的內心非常快樂、充實,“這是我今年做過最有意義的事情。”亞當還動員女朋友一起做志愿者,因為他覺得傳遞正能量,能讓人感到快樂。

亞當的生活照
【對話亞當】
澎湃新聞:你是什么時候成為一名社區防疫志愿者的?怎樣成為志愿者的?
亞當:我目前是嘉定華東師范大學附屬雙語學校的一名數學老師,上周六(3月19日),我看到學校群里組織招募社區防疫志愿者,我馬上舉手,問“我是外國人可以嗎?”得到了肯定的回復后,我覺得是意外之喜,因為我之前就想做志愿者,一直以為老外當不了,覺得很可惜。
澎湃新聞:能描述下當志愿者的那天發生的事情嗎?
亞當:我很珍惜這次機會,知道可以當志愿者那天晚上,還學習了幾句中文,就是“做核酸,來來來,今天做核酸。”但我怕發音不標準,練習了有一會。
第二天早上6點半,我起床開始準備,穿好防護服,拿著小喇叭等待“開工”。當天,我所在的安亭鎮某小區啟動網格化核酸篩查,等到了規定時間,接到要做開始核酸的通知后,就下樓開始了一天的志愿者工作。
開始我是拿著喇叭通知居民下樓,居民都很配合,從上門通知、下樓排隊到核酸檢測,全程只要30分鐘。
后來到了做核酸的現場,我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但通過摸索,我覺得自己哪個崗位都可以幫上忙,現場居民都很配合我們志愿者,核酸檢測現場高效且有序。
澎湃新聞:為什么想當一名社區防疫志愿者?
亞當:我覺得疫情防控是整個社會的責任,醫護人員特別辛苦,我平時要在家工作,周末在家沒事,也想出一份力。
澎湃新聞:當志愿者的過程中,有沒有讓你印象特別深刻的事情?
亞當:有幾個3歲左右的小朋友在做完核酸后,會特地用英文對我說“謝謝”,其實謝謝的中文我聽得懂,但很多居民特地用英文道謝,這讓我覺得是很為我著想的行為,很溫暖。看到每個人都在盡自己小小的一份力,大家好像擰成一股繩,一起為抗疫出力,我覺得備受鼓舞。
澎湃新聞:你作為志愿者,工作了多長時間,有什么感受?還想去嗎?
亞當:從早上7點到下午4點多結束的,說實話站了一天有點累,但我感覺很有意義,這是我今年做過最有意義的事,幫助別人的同時我感覺很快樂,只有將自己善良和陽光的內心傳遞給別人的時候,才能讓我感受到真正的快樂,這就是中文說的傳遞正能量吧。
我后來將自己的視頻發到自己的微信號和抖音號:“亞亞亞亞當”后,很多外國同事紛紛點贊,有人表示受到鼓舞也想成為一名志愿者。
我還動員女朋友一起做志愿者,這個周末如果有需要,我還來!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