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酒店如何掘金萬億睡眠經濟市場 ?
“良好睡眠,健康同行”,這是第21個“世界睡眠日”中國的主題,再次明確睡眠和健康的強關聯。據國家衛健委數據表示,近年來睡眠障礙疾病發病率逐年上升。為讓國民早睡,國家操碎了心。在2019年,國務院就發布了《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不僅指出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時間要達到7—8小時,還將睡眠健康納入心理健康促進行動主要指標。

圖片來源:萬達酒店及度假村
而今,諸多的企業也加入這項光榮的事業。其中,以優質睡眠作為核心產品的酒店更是一直為之努力,幫助人們構建美好生活。
睡不好已成普遍痛點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研究學所聯合喜臨門睡眠研究院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數據顯示,64.75%的民眾每天睡不到8小時,平均睡眠時長為7.06小時。由中國睡眠研究會、慕思共同推出《2022中國國民睡眠健康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進一步指出,近75%的國人有睡眠困擾,入睡困難是最大的問題。
對于這些人而言, 酣然入夢成為了一項需要艱難完成的任務,而【睡著】更是變成了一種需要學習的能力。傳統印象里倒頭就睡的簡單場景被迫轉變為需要做很多準備才能完成的動作。
誰正與優質睡眠為敵?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曾說:“睡眠是我們為那筆在死亡時才收回的資本付出的利息:利息率愈高,支付愈按時,償清的日期就推得逾遲。一旦我們的睡眠利息支付的不按時或者利息率不夠,就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狀況造成危害,離死亡時回收全部的資本越來越近。”
是什么將人類的自然本能轉變為一項需要刻意練習的能力?“熬夜一時爽,一直熬夜一直爽”已經成為年輕人的口頭禪,正如梁文道所說,“熬夜不是出于苦工,而是為了自由的滋味”。白天都被工作學習占據了生活,只有夜晚的時間才屬于自己。

圖片來源:36氪的《2021當代年輕人的熬夜報告》
《報告》研究數據表示:影響睡眠時長的因素分別是看手機或上網導致睡眠拖延,工作或學習時間長擠占了睡眠時間和失眠等睡眠障礙的影響。可見,不論是主動熬夜還是被動失眠,國人正在以犧牲睡眠時間和健康去換取其他自己認為更好的東西。
睡眠經濟強勢崛起
隨著對于睡眠重要性認識的提升,存在睡眠障礙(失眠、易醒多夢、入睡困難和睡眠質量差等)的3億多人正在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提升自己的睡眠質量:戴眼罩、塞耳塞、用香薰、聽音樂、中醫泡腳、更換床品、做運動、吃助眠類食物、購買哄睡服務、下載助眠APP……

圖片來源:截圖于淘寶APP

圖片來源:截圖于華為手機應用市場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場,國人【想睡好】的需求直接催生了睡眠經濟。據報道,2020年我國睡眠經濟市場規模超過4000億元,2030年有望突破萬億元。巨大的藍海吸引大量創客、商家以及資本入局,大家都希望能解決睡眠難題,但成因復雜、關聯要素頗多睡眠問題并不是單靠一個產品就能解決的,而是需要一個能集合各項提升睡眠品質產品的企業打造優質睡眠場景。而這正是酒店的初始商業模式。
酒店睡眠革命史
作為差旅途中的歇腳驛站,酒店是完全為睡眠而生的行業。有業界朋友表示,只要有睡眠需求,酒店這個業態就會存在。回顧中國酒店行業發展,各大酒店品牌對于住客睡眠的關注也貼合消費需求的轉變越來越上心。
行業萌芽期,消費者的需求是旅途中有個安全的睡覺場所,彼時,一個干凈&安全,配備床的酒店就能滿足大家。
隨著行業不斷發展,為讓消費者獲得更好的睡眠體驗,酒店品牌們開始配備更舒服的床品,有的酒店品牌甚至于自己制作床品(床墊、枕頭)。
憑借萬達酒店及度假村的強大供應鏈優勢,旗下的系列生活方式品牌萬達頤華酒店、萬達美華酒店和萬達悅華酒店在優于同類品牌單房造價的同時直接越級選品,在中高端酒店配備高星級酒店級別的床品:積累八十余載經驗傳承的美國標準紡織獨家定制Cumulus?積云床品和紡織品、英國皇家御用品牌斯林百蘭和美國專注高端床具品牌金可兒的床墊等。

圖片來源:萬達酒店及度假村
除了床品之外,酒店行業還關注到影響睡眠的諸多元素,比如淋浴設施、洗浴用品等。基于優化睡眠體驗的需求,酒店不斷迭代淋浴設施和洗浴用品等諸多睡前減壓神器。
比如所有萬達頤華酒店、萬達美華酒店和萬達悅華酒店都配備了熱帶雨林式的沐浴系統,10秒之內出熱水,水壓適中,洗去纖塵,沖散疲勞,讓人猶如置身大自然中,身心得到溫暖和舒緩;選用意大利小眾洗護品牌Acca Kappa的白苔系列,前調檸檬香,煥發精力;中調薰衣草,助眠安神;后調白麝香、雪松和琥珀的復合作用下,舒緩滋潤,淡雅悠長,予人清新舒服的感覺,調整住客的睡前狀態,讓其更好入睡。
在解決了住客體驗核心觸點之后,酒店行業又開始持續優化睡眠環境,更好的隔音設計、更合適的燈光設計、更舒服的溫度&濕度設定。
以萬達頤華酒店、萬達美華酒店和萬達悅華酒店為例,客房的中央空調設備選型和維護有著嚴格的要求,確保夜間模式的聲音不會影響賓客的睡眠;室溫則預設在宜于睡眠的20-23攝氏度。在室內光線的管理上,萬達酒店采取了幾近苛刻的驗收標準,要求拉上雙層遮光窗簾后,即便是白天也不能透光;床頭柜處還設置了夜間人體感應燈,以備暗黑環境下起床的照明需求。這樣賓客無論何時休息,都能收獲優質睡眠。

圖片來源:萬達酒店及度假村
而今,酒店行業已經開始關注睡眠氛圍的營造,融入輕音樂、香薰等,甚至于直接打造睡眠主題房。在做好硬件產品配套后,酒店品牌們還在不斷加強自身對于睡眠相關知識的學習,優化睡眠服務,比如說為難以入睡的消費者提供優質睡眠建議、在飲食上搭配助眠菜品、提供冥想等睡眠療愈體驗等。
綜上,為優化睡眠體驗,從簡單的硬件選品到工序復雜的睡眠氛圍營造,從標準化的睡眠環境打造到更為個性化設置的睡眠服務,酒店行業一直在進行持續性的自我革命。
掘金睡眠經濟 酒店未來發展的二三猜想
“一切有生之物,都少不了睡眠的調劑。”保證健康的第一步就是睡得好。千金難買好睡眠,睡眠經濟的崛起為酒店提供了巨大的商機,因為能提供卓越的或是比預期更好的睡眠體驗能讓酒店從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并獲得消費者的好感,占領其心智。
睡眠體驗的革命在酒店行業仍將繼續,品牌們應該如何緊抓機遇,實現后疫情時代的業績提振?筆者有如下猜想:
1、針對不同客群打造睡眠房,精準扶貧特“困”人群
其實不同的圈層人群所面對的睡眠困境是不同的,據《白皮書》調研數據顯示“60%以上的防疫人員睡眠少于7小時”“家庭主婦睡眠時長在6小時以下比率高達33%”“49%的醫生睡眠不足6小時”“超過10%的網約車司機3點后才入睡”……針對這些客群,酒店可以打造定制化的睡眠房,以更契合他們需求的服務,為之提供優質睡眠體驗。
2、發掘更多有效的助眠產品,提升非房收益
作為睡眠場景之一,酒店是一系列助眠產品的最佳使用空間。借助這個優勢,酒店可以發掘更多真正有效的助眠產品,進行電商銷售,提升非房收入。
3、借助大數據,為本地客群打造優質睡眠體驗課程
在大家尋找各種方式解決睡眠難題的當下,擁有住中睡眠大數據的酒店可以設計優質睡眠體驗課程,為本地客群服務。
萬億市場規模的睡眠經濟已經崛起,這里面還潛藏著很多機遇。雖然目前市場上的一系列助眠舉措能發揮多大的作用,幫助多少人,尚未可知,但作為服務行業,能像萬達頤華酒店、萬達美華酒店、萬達悅華酒店一樣將“貼心(sweet)”植入服務理念,真正去了解客戶需求,并無限臨近,加以優化,為之提供貼心服務,這一點就值得肯定。
“細微之處見風范,毫厘之優定乾坤。”在酒店行業不斷內卷的當下,能否提供提升睡眠品質的細節服務將影響品牌的可持續化發展。歡迎和邁點分享您的助眠巧思。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