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四川網警吁家長暑期聯手阻擊“藍鯨”,另一致命游戲在日興起
5月25日晚,一個報警電話打進了川南某縣公安局。電話那頭聲音虛弱,“我參與了藍鯨死亡游戲,快來救救我……”“藍鯨”,一個讓人警覺的名詞,出現在報警電話里,民警迅即展開解救行動。截至報警當晚,這位17歲的少年已連續耍了十二天“藍鯨”游戲。他的計劃是在進入完全任務的最后一關——自殺前,把自己的身體器官賣掉,換錢后把錢留給父母,感謝他們的養育之恩。但在慢慢被引入最可怕的游戲環節時,他想起父母,想起親人和伙伴,想起曾經快樂的一幕幕,他膽怯了,拿起了電話報警……
致命“藍鯨”游戲,這個從俄羅斯出現并蔓延到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死亡游戲”,已經悄然入侵四川!6月19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從四川省公安廳網絡安全保衛總隊獨家獲悉,截至目前,四川已有52名青少年不同程度地參與其中,最嚴重者被診斷患有了精神疾病,目前正在醫院接受治療。
在全力阻擊入侵“藍鯨”的同時,四川省公安廳網絡安全保衛總隊通過華西都市報,就此發出重要提醒,暑期將至,請家長積極加入阻擊“藍鯨”的行動。

死亡之旅
川南17歲少年的“藍鯨”迷途
自殘身體的快感,讓他走到自殺邊緣17歲的花樣年華,本應躊躇滿志,對未來充滿無限渴望。但川南某縣17歲的男孩小亮,卻已輟學踏入社會。工作不順利,與父母關系緊張,周遭的人與事仿佛都讓小亮感到壓抑,以至后來發展到通過自殘來舒緩壓力。
小亮原在市上的一家網吧上班,辭職后的一個月,他通過境外網站第一次接觸到了“藍鯨”游戲,在他看來,這個游戲的環節設置竟與其自殘解壓不謀而合。于是,今年5月11日,小亮登錄一家網站,開始了“藍鯨”游戲之旅。自此,愛睡懶覺的小亮像變了個人一般。按照“藍鯨”的任務要求,每天早上4點20分,準時起來打卡簽到,并領取新的任務。與此同時,他還網購了手術刀、酒精燈等器具,手術刀用于在身體上劃傷痕完成任務,再用酒精給傷口消毒。
隨著游戲的深入,每個環節對于身體上傷口的深度和數量要求越來越高,小亮卻如中了邪一般,沉迷于其中,對身體的摧殘給了他說不出的精神快感。在自己身體上劃口子,僅是“藍鯨”死亡游戲其中的一步。其后,按照任務的要求,他又完成了砸車、搶錢、看血腥電影、極限運動等任務。沉溺游戲愈加深入,死亡誘導愈加明顯。5月25日晚,打報警求救電話前,他已幻想著將自己的器官賣掉,換錢留給父母,然后悄悄自殺——以此完成任務的最后的一關。就在那個生與死抉擇之夜,愧對父母之情喚醒了他,最終令他撥出了救命的報警電話。

手臂刀刻“藍鯨”,領頭少年精神異常
小亮并非孤例,在我省其他地區也有人受到“藍鯨”的荼毒。同樣是今年5月,川東某市一所中學的6名初中生,先后加入“藍鯨”死亡游戲。小杰、小剛等6名男孩通過QQ號碼,先后加入群號為28150**37的“藍鯨游戲”QQ群接收游戲任務,任務接收后迅速刪除QQ,再通過新申請的QQ號繼續游戲。“小杰他們的第一個任務是照鏡子,兩只眼睛一直直勾勾地盯著鏡子里的自己,直到對鏡子里的那張面孔產生陌生感,第一個任務就算完成。”該案偵辦民警向記者介紹道,通過長時間照鏡子,連續不間斷看恐怖片,凌晨4點20分起床,服用不明藥物……小杰等6名學生便被逐步控制,開始用尖刀在手臂上刻劃藍鯨圖案,對游戲命令更是一一順從。
從警方獨家展示給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的照片來看,小杰等6人的左手手臂上都留有不同程度的傷痕,有的已結痂愈合,卻仍是觸目驚心。截至案發,“藍鯨”死亡游戲規定的50關任務,小杰已經完成了45關,一行的其他五人也完成了20-30關不等。當民警積極偵辦此案見到小杰時,發現他已經語無倫次,目光呆滯。民警介紹,小杰因多次服用藥物(藥性不明),精神出現異常,目前正在當地市人民醫院接受治療。更令人后怕的是,若再完成5關任務,小杰極可能被引導至自殺……

“藍鯨”侵川
四川共發現52名游戲者
多是未成年,多是主動參與
“藍鯨”入侵。四川省公安廳網絡安全保衛總隊近期調查發現,一度流行于國外的“藍鯨”死亡游戲,其實已悄然入侵四川。據警方統計,該游戲自今年5月流入我省以來,共發現52人參與過“藍鯨”死亡游戲,其中22人有自殘行為,2人因參與過深,精神出現異常已送精神病醫院治療。參與者中,男性有31人,女性有21人,年齡最小的11歲,最大的29歲,未成年尤其以11-17歲年齡段的參與者居多。
四川省公安廳網絡安全保衛總隊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獨家采訪時稱,公安部門一直在采取積極舉措阻擊“藍鯨”游戲對我省的侵害。“從目前警方掌握的情況來看,我省尚未出現有組織、有預謀專門引誘、脅迫青少年加入該游戲的情況。”
通過對相關案件當事人的調查發現,這些游戲參與者多半都是自愿主動參與的,他們自己通過QQ、微信、貼吧等網絡搜索加入游戲群,除此之外,還有部分是受周圍人影響或邀請加入的。據介紹,為了避免游戲參與者中途退出,游戲群主會在發放任務前,要求游戲參與者提供個人信息,包括身份證、父母電話等,有些甚至還要求提供個人裸照。開始執行任務前,基本上所有游戲參與者都會被威脅。“一旦中途退出,你以及你的全家就會被人肉,甚至被追殺,你的裸照將會流傳到網絡上,開始了就沒有退路。”但就警方目前掌握的事實來看,所幸的是,我省還沒有任何一個游戲參與者走到了最后一關,多數游戲參與者都是在游戲中途選擇了退出。還有部分是多虧周圍人及時發現,才沒導致嚴重后果。而這些中途退出者,尚未發現被游戲群主報復的行為。
游戲揭秘恐怖“藍鯨”:“讓你一步步與周圍環境脫離”
我省目前發現的52名參與者,主要是11到17歲年齡段的青少年,為什么未成年人受其毒害的最多?四川省公安廳網絡安全保衛總隊案件偵查支隊支隊長王亮介紹,參與“藍鯨”游戲的青少年,之所以沉迷其中,學習壓力、家庭因素等是其中的主要因素。而大部分游戲參與者之所以接觸這個游戲,開始多是出于獵奇、叛逆、厭世、惡作劇等心理,并希望借此游戲張揚個性,博取他人關注。“這個游戲不會直接叫你去死,誰都沒有那么傻,也不能突然有那么大的勇氣,它是通過讓你一關一關的完成任務,最后達到讓你自殺的目的。”王亮進一步分析了這個“藍鯨”的可怕之處在于,“先是剝奪你的睡眠,讓你身體紊亂,其次一步一步讓你與周圍環境脫離,加深你的孤獨感、空虛感,讓你覺得自己毫無價值,并且將死亡神圣化,隨著游戲深入,任務執行者也是自然而然的走向死亡。”此外,經當地警方介入后,目前警方將小亮的情況通知了家屬,并對其進行了疏導教育。就目前掌握的證據來看,不足以對其進行立案偵查,他所涉的藍鯨游戲網站也已經無法打開。
阻擊“藍鯨”
警方行動
打擊“藍鯨”已立案2起
據記者了解,針對恐怖“藍鯨”的入侵,四川省公安廳網絡安全保衛總隊以及相關涉及部門會同各市州公安機關,隨即開展了一系列預防打擊“藍鯨”游戲相關違法犯罪行為的行動,重點是配合學校、家長對參與的未成年人開展警示教育。
公安網安部門已加強網上巡查力度,并在網吧、公共WIFI等公共上網平臺交互式論壇、網站以及省、市、縣三級公開執法賬號發布公告,呼吁社會要堅決防范打擊針對未成年人的網絡違法犯罪活動。同時,公安網安部門還通過對各地參與“藍鯨”游戲的情報線索進行串并案分析,進一步加大了對此類違法犯罪行為的查處力度。截至目前,我省公安機關針對組織、參與“藍鯨”死亡游戲案件,已立刑事案件2起,行政案件1起,行政警告1人。
另據辦案民警透露,考慮到這段時間正值中考、高考階段,對大部分游戲參與者,他們都只采取了教育批評、警示談話、教育疏導的手段,一些情況比較輕微的,民警都沒有找其談話,怕影響到這些學生的考試,只是向父母通報了其子女的情況,讓他們更加關注子女的一言 一行,出發點還是盡可能的保護孩子。
警方呼吁
請家長聯手阻擊“藍鯨”
暑期將至,警方呼吁學校和家長對學生、未成年子女要多加以關心關愛,多進行交流談心,釋放緩解學習和考試的壓力,積極參與一些健康向上的活動。與此同時,省公安廳網絡安全保衛總隊通過華西都市報,就此發出重要提醒,請家長積極加入阻擊“藍鯨”的行動。
如果發現其有諸如長期觀看恐怖片、恐怖視頻、發表消極厭世的言論、刀刻“藍鯨”圖案等自殘行為時,應積極引導教育,如果發現孩子的手機上存在“藍鯨死亡游戲”、“藍鯨Bule whale game”、“4:20叫我起床”、“藍鯨PRTST”、“藍鯨游戲群”等社交群,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及時向公安機關反映,尋求幫助。
“想要杜絕悲劇的發生,關鍵還是在父母,青少年尚未成熟,對很多事情分不清是非,辨不清真假,這種時候父母的缺位容易讓孩子誤入歧途,而且,本身很多游戲的參與者就是由于缺少父母的愛才走上這條路的。”案件偵查支隊支隊長王亮說,“我們其實更擔心的是留守兒童,父母沒在身邊,爺爺奶奶管得沒那么嚴,對于這些消息也不了解,即便是孩子出現了這種情況,他們也不一定能及時發現。”
同時,網安總隊提醒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相關規定,指使、脅迫他人實施自殺、自傷行為,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任何組織或傳播“藍鯨”類自殺游戲的行為都可能涉及違法犯罪,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文中所涉未成年人均為化名)
家長務必警惕孩子手機里類似“藍鯨”“4:20叫醒我”字眼的社交群!
看到,一定要阻止!
“藍鯨”未去 “身體刺繡”已現
王亮接受采訪時介紹,“藍鯨”游戲也會衍生出其他的犯罪行為,其中較為典型的就是以“藍鯨”游戲的名義,騙取裸照、索要錢財,而本身并不是真正的參與“藍鯨”游戲,對于這樣的犯罪行為也會堅決打擊和查處。如果以入群為借口騙裸照,并且存在以牟利為目的散布或販賣裸照的行為,則可能涉嫌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罪,應受到相關法律懲處。就目前我省警方查處的案件來看,四川尚未發現此類犯罪行為。
網絡世界,兇險重重。據介紹,繼“藍鯨”死亡游戲之后,一款名叫“身體刺繡”的游戲已在日本青少年中流行起來。這款游戲用縫衣針在自己的嘴巴、手臂等皮膚上穿針引線,刺出各種各樣的圖案,然后拍照發到社交平臺上,好的構圖,好的創意,都會引來圍觀者的叫好,讓游戲體驗者獲得一種快感。王亮對此分析說,“身體刺繡”和“藍鯨”游戲一樣,都是青少年想博取周圍人的關注采取的一種極端方式,無非就是一種缺愛的表現。
據省公安廳網絡安全保衛總隊透露,目前我省尚未出現類似案例,但公安部門在另一個阻擊戰場,也已采取措施防止網絡上對這款游戲的過度美化。
恐怖“藍鯨”
全稱“藍鯨”死亡游戲(Blue Whale),是一款專門誘導參與者自殺的恐怖網絡游戲,由俄羅斯心理學專業學生布迪金(Philip Budeikin)創建。目前,俄羅斯已經至少有130名青少年被此所謂的“游戲”成功洗腦而自殺,布迪金也因此獲罪于去年被逮捕。
這款游戲借由網絡,已從俄羅斯蔓延到其他國家和地區,包括英國、阿根廷、墨西哥等在內的多國都就此發布警告。今年,游戲已經通過各社交平臺流入我國多個省份,并于今年5月悄無聲息地“入侵”我省。 (《四川網警發布暑期“特急保護令” 阻擊致命“藍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