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藍鯨315 | T3出行強制要求司機退車、向無證司機派單,司乘矛盾與日俱增
對于T3出行來說,司機集體罷運已是家常便飯。據(jù)媒體報道不完全統(tǒng)計,成立三年多以來,T3出行經(jīng)歷過十余次罷工事件。顯然,在融資中狂奔的T3并沒有培養(yǎng)出司機對平臺的依附。

“蘇州疫情期間,我去了一次公司拿行駛證,平臺認為我是聚眾鬧事,現(xiàn)在要求強制退車……”
T3出行司機李師傅所講述的正是2月21日發(fā)生的集體罷運事件。據(jù)他回憶,當天有上百名T3司機聚集在蘇州市虎丘區(qū)玉山路服務點,罷工抗議平臺在疫情期間沒有出臺任何措施減免司機租金。
對于T3出行來說,司機集體罷運已是家常便飯。據(jù)媒體報道不完全統(tǒng)計,成立三年多以來,T3出行經(jīng)歷過十余次罷工事件。顯然,在融資中狂奔的T3并沒有培養(yǎng)出司機對平臺的依附。
據(jù)李師傅所述,在蘇州疫情有所緩解的當下,不少在2月21日參與罷工的司機都被要求“強制退車”,而他則被當成其中一員,公司要求他退車的同時還要支付違約金。
平臺要求司機退車并扣除違約金,抽傭比例達20%引不滿
據(jù)李師傅透露,2月12日,其與T3出行平臺及汽車租賃公司簽訂了6個月的租車合同,支付了1萬元保證金,每個月需繳納4000元租金。
蘇州疫情發(fā)生后,李師傅去服務點拿駕駛證時恰好碰上司機集體罷工,他被誤認為是參與罷工的一員而被平臺約談并要求退車。彼時,李師傅的租車時間僅12天,按照平臺的說法,需扣除其五個月18天的違約金,合計4500多元。同時,已支付的車租不予退還。
對于2月21日發(fā)生的T3出行司機罷運事件,李師傅表示,起因是在蘇州疫情期間,由于單量有限導致司機收入縮減,但T3出行依舊扣除司機租車費,引發(fā)司機群體不滿。于是,上百名司機開車去T3當?shù)胤拯c討要說法。
隨著蘇州疫情逐步緩解,T3平臺運營方于2月23日約談了當天到場的所有司機,以聚眾鬧事為由要求他們退車。李師傅因恰好在當天去服務點拿駕駛證,被平臺當成了參與罷工的一份子。
據(jù)李師傅的說法,平臺運營商曾表示,即便其不退車,由于留有“案底”,平臺不再對其進行派單;而在無法接單的同時,他還需要支付租車費,損失的依舊是司機。
日常跑車過程中,司機們的訂單壓力也不小。記者了解到,平臺會根據(jù)單量進行獎勵,完成17單獎勵50元,21單獎勵90元,25單獎勵120元,而獎勵的資金則用來直接抵扣車租。

李師傅無奈表示:“蘇州訂單量有限,很難跑到25單這個量。蘇州疫情期間超過17單都不多,而要達成17單的獎勵機制需要至少跑車12小時”。
T3司機們的收入壓力可見一斑,記者同時了解到,T3出行平峰期的抽傭比例達20%,而該運營策略的調(diào)整也曾引發(fā)蘇州地區(qū)司機群體的不滿。

據(jù)媒體此前報道,2021年11月2日,約200名T3出行司機在蘇州T3出行線下服務網(wǎng)點(蘇州市吳東路1110號)聚集,抗議平臺新運營策略。
據(jù)悉,原政策為每日流水滿300元部分抽傭10%,每日做單滿24單返現(xiàn)100元;政策調(diào)整后為早晚高峰免抽傭,平峰抽傭20%,若司機想要繼續(xù)享受抽傭10%,則需要滿足獎勵條件。
記者綜合多方媒體報道,不完全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僅2021年至今有關T3出行司機大規(guī)模罷工事件便達7起,多與平臺調(diào)整運營策略導致司機收入縮水,及疫情期間減免措施不到位有關。

為了維護自身權益,李師傅選擇報警處理此事,卻又牽出無網(wǎng)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的事件。據(jù)李師傅所說,給無證司機派單也是T3出行平臺常見的現(xiàn)象。
司機培訓審核不到位、無證司機可接單,司乘矛盾與日俱增
李師傅加入T3出行時曾咨詢過平臺工作人員,在沒有證的情況下是否可以跑車,對方表示經(jīng)過培訓后才能開始跑車。值得注意的是,培訓時間不到兩個小時。

(李師傅提供的與T3工作人員聊天記錄)
李師傅表示,平臺給入職司機報名了網(wǎng)約車從業(yè)資格證書的考試,但還未參加考試就已經(jīng)拿到車輛上路跑車。這種情況在T3平臺比較常見,并非他一個人,而且平臺繼續(xù)在招無證司機。
2021年8月,《江南都市報》就曾報道,T3出行向無證司機派單,其工作人員稱“提完車就可以跑單”,還允許邊接單邊考證。
半年多過去了,該問題依舊在部分地區(qū)存在,可見T3出行整改并不到位。在黑貓投訴平臺,不少司機投訴平臺派單機制不合理、退車后平臺不退押金、抽成比例與承諾不符等問題。
作為連接平臺與用戶的橋梁,司機的體驗不可忽視,若司機普遍怨聲載道,這種負面情緒必然將傳導至乘客端,從而引發(fā)甚至激化司乘矛盾。
記者發(fā)現(xiàn),在黑貓投訴平臺有關T3出行的2600多條投訴中,部分乘客抱怨司機態(tài)度不好,存在言語辱罵情況,同時平臺的處理方式并不能令消費者滿意。
2月11日,張葉(化名)發(fā)起一筆投訴顯示,在T3出行平臺打車后,其給司機打了五六遍電話之后才有人接通。上車后,跟司機溝通停車地點問題,司機卻表示,不樂意就退單。更令其憤怒的是,下車前司機破口大罵,對其進行言語侮辱。
根據(jù)投訴平臺處理結果顯示,2月12日,平臺客服回應稱深感抱歉,已對司機進行警告和扣減服務分處罰,并賠償五元打車券。張葉對這一處理結果并不滿意,并指出,不想要其他賠償,只想收到有關司機的后續(xù)處罰或讓司機道歉,其愿意提供當天上車全程錄音來證明說辭。

與此同時,有關丟失東西平臺拖延不處理、T3無故扣費、司機繞路多收費等消費端投訴不勝枚舉,而平臺的投訴完成率僅七成。
三年融資127億元,T3出行緣何在礁石間航行
T3可謂含著“金湯勺”出生,自誕生以來便得到了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三大央企的助力支持。
2019年3月成立以來,其雖然僅融資兩輪,但融資金額達到127億元,成為網(wǎng)約車行業(yè)的佼佼者。然而,就是這樣一艘巨輪,卻忽略了航行中的風險和阻礙。
一面是司機對平臺不滿而頻出罷工事件,一面是消費者體驗不佳而對司機和平臺頻繁投訴。同時,因合規(guī)問題而不時巡查的交警,會如狂風般增加其航行的不確定性。
網(wǎng)經(jīng)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認為,矛盾的發(fā)生是雙方權益未達到平衡的結果,T3出行前后規(guī)則的改變導致司機權益受損從而造成罷工。正常情況下,一位合格合規(guī)的司機前期需要進行培訓并取得相關資質(zhì),但T3出行目前尚處于加速擴張期,急需吸引大量的司機,在此過程中易出現(xiàn)培訓審核不到位的情況,T3出行也多次因司機無證運營被處罰。
據(jù)天眼查顯示,目前T3出行所屬公司南京領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涉及的開庭公告達297條,涉及勞動合同糾紛的達150條,占50.5%,作為被告身份的達146條。
2021年以來,T3出行行政處罰信息達28條,處罰總金額達30.5萬元,涉及處罰事由多與未取得出租汽車駕駛員證的人員駕駛出租汽車提供營運服務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2月18日,T3出行新增兩條被執(zhí)行人信息,涉及金額達2.84萬元,執(zhí)行法院分別為江寧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人民法院和武漢市洪山區(qū)人民法院。

司乘投訴不斷增長、深陷行政處罰及糾紛的另一面是T3出行鮮亮的成績單。公開資料顯示,截至目前,T3出行已登陸全國73座城市,累計注冊用戶超7700萬,月度活躍用戶(MAU)已經(jīng)超1200萬,日訂單超過300萬。
對于加速航行中的T3來說,重要的不僅僅是300萬的訂單量,更是每筆訂單背后承載的司乘關系,平臺對兩者的連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艾媒咨詢CEO張毅表示,解決平臺、司機和乘客三方關系并非無解,重要的是在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下,合理分配業(yè)務所帶來的利益。司機端要有良好的獎勵體系,目前出現(xiàn)的司機罷工和情緒宣泄,既不利于安全保障,也不利于平臺效率的提升。對于消費者來說,選擇平臺看中的正是安全和效率,對用戶服務不到位,用戶體驗不佳就會激發(fā)矛盾。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