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內地醫療專家翟曉輝談方艙醫院:最大限度減少感染、降低重癥和病亡率
香港抗擊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以來首個竣工的中央援建香港方艙醫院項目——青衣方艙醫院,日前正式接收無癥狀或輕癥新冠肺炎確診者。
青衣方艙醫院的落成,被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李家超稱之為“人民守望相助的感情象征”“國家一呼百應的力量代表”。
“中央援建方艙醫院是香港公共衛生應急舉措的重要部分。”3月5日,內地支援香港抗疫工作專班檢測與醫療組專家、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管中心主任翟曉輝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方艙醫院在香港抗疫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減少感染、最大限度降低重癥、最大限度降低病亡率。
何為方艙醫院?
方艙醫院作為一種新型公共衛生理念,于2020年2月在武漢市首次提出并施行。翟曉輝堅信,武漢方艙醫院35天運行的成功經驗,可以給香港抗疫提供參考。
簡單來說,方艙醫院是通過將會展中心和體育場館等大型公共場館改建為醫療設施,并配以移動檢驗檢測車、移動CT等醫療設備設施,專門集中收治大量新冠肺炎輕型、普通型患者,使之充分與家人、社區隔離開來的大型臨時醫院。
在武漢的抗疫中,方艙醫院發揮了重要作用。回顧2020年2月初,新冠肺炎患者激增給武漢市醫療系統帶來了巨大壓力,武漢市指定的治療新冠肺炎的眾多定點醫院中,已經沒有足夠的病床來收治確診患者,很多輕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只能家中進行隔離觀察。
為了降低居家隔離導致社區和家庭聚集感染的發生,當時武漢迫切需要一種能夠快速、大規模提高其隔離和收治能力的舉措。中央果斷決策不再對輕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進行居家隔離,提出“應收盡收、應治盡治”的防治方略,徹底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在與病毒賽跑時,方艙醫院極大縮短了患者的就醫時間,大幅度提高了醫療能力。
在建設方艙醫院之前,武漢的居家隔離患者,從出現嚴重癥狀到進入三級醫院接受重癥監護治療,所需要的時間長達10天,而方艙醫院大大減少了這些延誤。
翟曉輝表示,武漢市在3個星期之內建造了16家方艙醫院,提供了13000張病床。到2020年3月10日,這16家醫院已經收治約12000名患者,并做到患者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
方艙醫院是否會出現交叉感染?
方艙醫院成為了中國抗擊新冠疫情的一大創舉,為輕癥患者的隔離治療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減輕了醫療系統的壓力。
這得益于方艙醫院有建設快、規模大、成本低三個特點,以及隔離、分診、基本醫療、密切監測和快速轉診、基本生活和社會活動五個主要功能,尤其適合于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青衣方艙醫院就是標志性項目,僅用了短短7天建成完工,快速響應了收治患者、降低感染的防控需求。
翟曉輝介紹,方艙醫院主要滿足的是阻斷疫情傳播鏈,并且高效分配醫療資源的功能,所以建設成本低,在最快速的時間內最大程度地為抗疫提供幫助。
值得一提的是,與一般醫院相比,方艙醫院需要更少的醫生和護士,其原因在于所有患者的入院診斷相同并且均為輕型或普通型,降低了診治的復雜性和強度。這樣方艙醫院就能夠有效地隔離并治療新冠肺炎輕型和普通型患者,釋放一般醫院稀缺的醫療資源給重癥與危重癥患者。
不過,也有聲音擔憂方艙醫院集中隔離的方式會否引發交叉感染?對此,翟曉輝解釋,方艙醫院發生交叉感染的風險非常低,主要因為:一方面,其完全按照傳染病醫院的設計要求,設置了用于感染隔離的“三區兩通道”;其次,方艙醫院收治的大部分是新冠陽性患者;第三,醫護人員都受過專業培訓和訓練,在院感防控上有經驗。
澎湃新聞了解到,為降低方艙醫院中患者之間以及患者與醫護人員之間的院內感染風險,所有入院患者都必須是核酸檢測陽性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彼此無新冠交叉感染之虞。在醫院里,病人還需戴上口罩以進一步降低呼吸道傳染風險。
另外,減少醫院內感染的常規措施還包括對衛生工作者進行強化培訓,并制定標準操作程序和規程,指導如何規范地使用防護設備和穿行污染區、半清潔區和清潔區。這些措施確保了方艙醫院院內感染的風險不高于傳統醫院。
“方艙醫院對香港抗疫至關重要”
“要盡最大可能保護生命。”中央援港防控專家組組長梁萬年于3月5日在香港會見傳媒時說道。
為了應對香港此輪疫情,中央向香港援建了多個臨時性社區隔離治療設施(方艙醫院),均先后開工建設,全部投入使用后預計將為香港提供超過17000個隔離單位。
方艙醫院的建設有望緩解香港的醫療系統負擔,及時救治患者。翟曉輝認為,香港的疫情現在仍處于快速上升期,每天還有大量的新增陽性感染者,中央援助香港建設的方艙醫院,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根據香港醫管局介紹,香港目前將新冠病人分四個層次的防治措施,一是病情輕微且有自理能力的新冠病人安置在社區隔離設施,如酒店,二是病情輕微且缺乏自理能力的新冠病人安置在社區治療設施,如亞博館方艙醫院,三是病情輕微至中等無需氧氣治療的新冠病人安置在社區治療設施,如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四是病情嚴重并需要氧氣治療或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的新冠病人安置在醫院。
當前香港疫情依舊嚴峻,醫院病房病床爆滿,不少感染者居家隔離,增加了疫情傳播的可能性,同時也將家庭和社區成員置于危險之中。尤其是許多基層群體住在劏房和籠屋這類狹窄斗室,疫情防控條件堪憂。
“隨著方艙醫院的陸續建成,會有大批滯留在社區的新冠肺炎陽性的患者,尤其是確診病例,能快速地收治到方艙醫院里。”翟曉輝表示。
方艙醫院能為患者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包括可提供抗病毒藥、退燒藥和抗生素藥物,氧氣吸入,中醫中藥以及心理健康咨詢,并且實施密切監測和快速轉診。與居家隔離相比,方艙醫院可能大大減少了從病情惡化到轉入定點醫院的時間。
在通過有效隔離患者,減少發病降低醫療負荷的同時,方艙醫院能夠使有限的醫療資源得以根據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分層、合理使用,顯著提高整體醫療效率,也有利于壓制香港即將到來的疫情高峰,實現最大限度減少感染、降低重癥、降低病亡率。
至于患者擔憂入住方艙醫院是否會生活不便,這也在方艙醫院建設考慮的范圍內。醫院提供基本生活服務,包括護理、住宿、食物供應、衛生設施、保潔以及情感支持等。患者也能進行社交活動,減輕被確診為新冠肺炎和隔離可能引起的焦慮狀況。
與傳統醫院類似,方艙醫院還按照港方的要求加以改進,設有隔板,將床位單元分隔成類似醫院房間和病房的空間,更大程度地保護患者的隱私。
“疫情當前,同心抗疫,不單是政府的責任,每個市民都要承擔傳染病控制和防治的責任。”翟曉輝說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