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天職師大學子與冬奧:聚光燈外站好崗,堅守奉獻放光芒

欣逢盛世,當不負時代。北京2022年冬奧會期間,多名天職師大學子幸運地成為冬奧會志愿者,用熱情與友愛,為冬奧會默默地付出。服務冬奧是怎樣一番難忘體驗?讓我們一睹志愿者風采,聆聽他們的心聲。
家門口的盛會,冬奧會中成長

第三排左一為秦涵
“能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服務,這是我的榮幸。這樣的人生歷練,太珍貴了!”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電氣1914班秦涵說。為了能參加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志愿服務工作,秦涵早早就開始著手準備,她通過報名、嚴格面試和層層篩選,成功入選張家口懷來縣城市志愿者。入職后,秦涵第一項工作就是參與張家口市懷來縣團縣委組織的冬奧村清掃布置活動。在冬奧村中,秦涵協助工作人員打掃、布置冬奧村,為前來參賽的運動員們營造干凈、整潔、溫馨的環境。
作為一名中共預備黨員,秦涵在冬奧會期間時刻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每天在人來人往的十字路口提醒大家文明規范行駛。張家口的冬天冷得站不住腳,每天上崗,手腳都被凍得麻木,但秦涵并沒有喊苦。她說:“天氣雖冷,但志愿者的心都是火熱的,志愿者的堅守能帶給別人更多的溫暖。”
3月,秦涵將作為冬殘奧會火炬傳遞過程中點位員服務冬殘奧會火炬傳遞。雙腳站定、舉起點位牌、引導火炬手是秦涵作為點位員的主要工作,點位員需要堅守自己的點位5、6個小時,秦涵經常被寒風吹得瑟瑟發抖,但她同其他志愿者一道,始終用動人的笑顏展現友誼、團結的奧運精神,讓賽場外的城市熠熠閃光。
在北京冬奧會的閉幕式上,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用中文向所有參加北京冬奧會志愿服務的志愿者表示感謝。這給參與此次冬奧會志愿服務工作的秦涵無比強大的力量。秦涵表示,冬殘奧會結束后,自己會繼續投身志愿服務工作,作為百川之中最有力的后浪,努力拼搏,為國家建設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一起向未來。
成就一束光,溫暖更多人

信息技術工程學院2019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侯俊鎣,目前在張家口市懷來縣擔任城市志愿者,負責十字街口的交通指揮、疏導,冬奧會和冬殘奧火炬接力的志愿服務工作。
侯俊鎣是張家口懷來縣人,從2015年知道2022冬奧會在家門口舉辦起,她就暗暗發誓,一定要參加到這場冰雪盛會中來。侯俊鎣積極報名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賽會志愿者,但因為種種原因,沒能成為賽會志愿者。但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織委員會的一封感謝信又燃起她想成為城市志愿者的夢想,經過層層政審和信息審核,侯俊鎣光榮地成為了一名冬奧會、冬殘奧會城市志愿者。
站在自己的崗位上,她感到這份工作和城市的連接。因為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賽場閉環管理,城市志愿者就是冬奧會的點點星光,散布在城市的街道、巷口。“作為一名中國人,作為新時代青年,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小小的崗位有更多意義。”侯俊鎣說。
組委會為城市志愿者統一配發了物資,也提供了相應的后勤保障工作,侯俊鎣說,“這是我夢想的白色羽絨服,是最溫暖的衣服。”
在寒冷的天氣里站在十字路口進行交通指揮,侯俊鎣每天不僅要早起,一天的工作結束后,肩膀和腰也已然麻木,正月十五的時候她也沒有和家人們團圓。對于這些她從不喊累,寒風吹透了衣服,但吹不透侯俊鎣熱情澎湃的心。侯俊鎣說,能以一名城市志愿者的身份參與到這場冰雪盛會中來,為這個舉世矚目的冬天奉獻自己的一絲溫熱,把自己的志愿服務,化成一道冬日的光,內心覺得充實而有力量。
志愿服務有溫度,新春暖暖有夢想

中間為賈晨龍
電子工程學院應用電子技術教育1811班賈晨龍,從小就熱愛體育運動,不管是跑步還是打籃球,他都十分感興趣。100米、200米等田徑運動項目更是他的長項。2020年10月,在得知張家口選拔冬奧會城市志愿者的消息時,賈晨龍第一時間報名,并積極參加語言、冬奧文化、城市文化、急救醫療等各項培訓和實戰演練。在一次次的學習和演練中,他不斷積累經驗,不斷收獲成長和感動,用愛心與奉獻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在2021年2月的“相約北京”系列冬季體育賽事張家口賽區測試活動中,他憑借著耐心細致、積極周到的志愿服務,被張家口賽區組委會評為“優秀志愿者”。
今年大年初一,本是闔家團圓、走訪親友的日子,然而賈晨龍卻匆匆啟程,趕往冬奧會指定工作地點封閉上崗,全心全意助力冬奧圣火傳遞。志愿服務期間,他幾乎每天都是工作到凌晨,從發放物資到報到接待,從接送站到歡迎儀式,都少不了他熱情而忙碌的身影,火炬手滿意的笑容和認可是他最大的動力。2月9日起,賈晨龍轉往張家口市經開區做城市志愿服務,3月1日至3月4日,他還將繼續參加冬殘奧會火炬傳遞張家口站的志愿服務工作。
賈晨龍說,“我過了一個十分有意義的新年!能夠親眼見證冬奧會火炬傳遞,我感到十分的自豪與榮幸。我也是一個競技體育迷,非常能理解競技體育的殘酷,但是一直被競技體育的精神和魅力所打動。當賽場內傳來奧運健兒們的喜訊時,當五星紅旗飄揚在世界最高領獎臺時,我感到由衷的驕傲和自豪!志愿服務的過程雖然很苦很累,但我會把志愿服務冬奧會的精神傳遞下去,激勵自己做更多的事,做更好的事!”
青春擔當,同向未來

2月20日早上8時整,藝術學院藝科1902班的宋孟依茗身穿白色志愿者服,準時到達張家口山地新聞中心,開啟了作為冬奧會志愿者最后一天的志愿服務工作。
在得知有機會可以作為工作人員參加北京冬奧會志愿服務后,宋孟依茗立馬報名參加選拔,通過提交自我介紹中英文視頻、線上英文面試等環節的嚴格選拔,她如愿成為志愿者中的一員,并參加了禮儀培訓、紀律要求、專業知識了解等多次志愿者培訓。
“我是作為手機贊助商派到冬奧會做雙語的設備維修與講解的志愿者,運動員和奧組委工作人員的工作手機出現什么問題都會來到我們desk服務臺,我們對工作手機進行故障檢測并幫助維修,如果出現了硬件問題,在協助聯系閉環外轉運維修。”宋孟依茗說,他們從1月14日開始上崗,接待各個國家的運動員和奧組委工作人員咨詢手機設備問題。由于住宿地點距離張家口山地新聞中心比較遠,宋孟依茗每天都要很早出發才能確保準時到達工作場所。
有一次,宋孟依茗接到急需轉運100張SIM卡和工作用卡設備的臨時任務,為了確保設備在閉環內轉運,她多次搭乘工作人員合乘班車在北京主媒體中心、張家口山地新聞中心往返,最終順利完成轉運任務。連續幾個小時舟車勞頓,宋孟依茗說,順利完成任務的那一刻,感覺到了強烈的責任,內心更是無比踏實。
“很幸運,作為新時代青年有幸參與到冬奧盛會中,全心全意服務、共同為成功舉辦冬奧會貢獻自己的力量。身處新時代,定當不負韶華,不辱使命。”宋孟依茗自豪地說,“雖然自己只是冬奧會中的一個小角色,但十分榮幸能有這個機會,為盛事的順利舉辦盡自己一分綿薄之力,也讓我在這里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冬奧會是成長的足跡,是擔當的力量。在幕后,在賽場外,每名志愿者都有一個關于冰雪的夢在綻放。沒有豪言壯語,只有默默奉獻;不計個人得失,只為他人方便,這是志愿服務精神的最好注腳。
在這個冬天,冬奧志愿者是名副其實的“燃燒的雪花”,簇擁著冬夢暖了春芽……秦涵、侯俊鎣、賈晨龍和宋孟依茗高質量完成了這項神圣而光榮的任務,不負囑托,不負厚望,為自己留下了美好的回憶,為天職師大贏得了聲譽,為冬奧奉獻了力量。
來源 | 新聞中心
原標題:《天職師大學子與冬奧:聚光燈外站好崗,堅守奉獻放光芒》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