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會見企業家|飛鶴冷友斌:國產奶粉如何贏回消費者信心
“質量是頭等大事,不能給任何事情讓路。”
日前,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飛鶴乳業有限公司(下稱“飛鶴”)董事長冷友斌在接受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記者專訪談及食品安全以及國產奶粉如何贏回消費者信心時說道。

解決奶源質量問題是關鍵
前一階段,不少餐飲企業被曝出食品安全問題。冷友斌談及質量問題時表示,“質量是飛鶴的頭等大事,企業有一條內部規定:‘質量不能給成本讓路’。”
“從乳業的數據上來看,目前國產奶粉的市占率已經超過了60%。這是消費者對國產、對中國品牌的信任和支持。”冷友斌認為,近年來,行業開始加強奶源管控和研發體系,解決上游奶源的質量問題,這是國產奶粉贏回消費者信心的關鍵。
日前,農業農村部引發了《“十四五”奶業競爭力提升行動方案》,其中提到2020年我國奶類產量達到3530萬噸,相比2015年提高了7%。冷友斌表示,目前中國的奶源自給率和規模牧場自給率已經有了很大改變。
奶源建設是一個長期回報的工作,飛鶴從2006年就開始建設自有大型牧場,搭建嬰幼兒奶粉的完整產業鏈。“在目前的整體供應上,我們能滿足自有嬰兒奶粉體系的加工。”冷友斌表示,飛鶴從產業鏈前端的飼料種植、加工,到牧場整體的標準化、智能化,都保障了奶源的質量和產量。
過去一年,疫情反復,加上全球市場上原料、運輸等成本上升,對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從整體看,飛鶴的產業基本沒有(受到)影響,部分原料和成本有一定幅度上漲,但也在可承受范圍之內,不會對終端造成影響。”冷友斌表示,飛鶴走產業鏈模式,堅持自有奶源、自有牧場,做好了提前布局和準備。
冷友斌表示,世界上最強的乳品企業、最強的嬰兒奶粉企業都在中國來參與市場競爭。未來飛鶴主要做三件事:一是加強科技創新,更精準地研制更適合中國消費者體質的奶粉;二是在研發的基礎上,加大對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產品的投入,開發更多更好的產品;三是做好標準建設,形成企業標準、團體標準,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
建議將“耕地肥沃”納入鄉村振興指標體系
生在黑土地、長于黑土地的冷友斌也十分關注黑土地的保護與鄉村振興。冷友斌在提交今年兩會的建議中表示,東北黑土地是國家最重要的商品糧基地,是糧食生產的“穩壓器”和“壓艙石”。但從調研情況看,黑土地的地利在下降,土層也在變薄,而黑土地保護“上熱下冷”,“種糧不賺錢”成為黑土地上的普遍現象,且黑土地保護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投入大、難度大、見效慢,加上新一代農民的土地情結正在變淡,農民主動參與黑土地保護利用的動力不足。
冷友斌建議,把“耕地肥沃”也納入鄉村振興指標體系,提高全社會對于耕地保護的重視程度,并在保護耕地面積不減少的情況下,保護和提升耕地質量,為我國糧食安全提供長期保障。
因此,冷友斌提出,以龍頭企業為核心,打造全產業鏈模式,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同時要在種養環節積極吸納農戶參與,讓農民充分享受產業融合發展的成果,調動農民參與土地保護的積極性。
“龍頭企業能夠帶動產業鏈共同發展,讓農民增收、讓農民致富,從而實現鄉村振興。”冷友斌建議,把“耕地肥沃”納入鄉村振興指標體系后,可以將耕地質量納入地方政府考核指標,鼓勵地方持續加大對耕地休耕輪作、發展種養循環農業、強化生態補償修復等鼓勵性和支持性政策的投入力度。
其次,冷友斌建議實施東北地域特色的“黑土地標志農產品”工程,打造一批面向國內外市場的品牌,增強黑土地的經濟價值。此外,冷友斌提出,要從國家層面制定出臺黑土地質量、生產技術和產品質量等相關標準,加快建立以黑土地保護為核心的全產業鏈質量標準體系,并通過社會化服務機構推進技術在農戶中的應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