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影像中的江南丨《林家鋪子》“30年代中國社會的一面鏡子”

2022-02-25 08: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原作者:謝汶君

注意!!!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林家鋪子》由茅盾同名小說改編,夏衍編劇,水華導演。故事發生在上世紀30年代中的一個江南水鄉,圍繞“林源記”與不同階級之間的種種矛盾,向現代觀眾展示出一個具有民族美學特色的江南古鎮敘事空間,還反映出“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社會現象,折射出祖國未統一時戰爭年代下的世道艱難。

節選自電影《林家鋪子》

《林家鋪子》作為新中國電影史上一部杰出的經典電影作品,在視聽語言上運用特殊的手法將時代以及時代中的各種角色凸顯出來,也以平鋪直敘的藝術方式將水華導演心中的中國展現出來,強調現實主義。正所謂“30年代中國社會的一面鏡子”,《林家鋪子》不僅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矛盾,折射出那個年代的社會風貌,還用隱晦卻直白的方式體現出了中國傳統美學中的“含蓄”韻味。

在《林家鋪子》中,導演水華基本上運用的都是平視的角度去展現這一個江南水鎮中發生的事情以及人物間的交流。平視的角度講究的是一種客觀呈現,不帶有主創的個人感情,因此是直接明了地向觀眾展示故事。例如在開頭片段中,導演水華先用一個長鏡頭加平視角度的構圖來呈現了所有故事發生的地點——某一個離上海不遠的、河道縱橫的江南水鎮。從畫面中能夠看出來的就是當地的地質條件和簡單的交通運輸工具,讓觀眾直觀地感受到江南水鄉的詩意特色。

節選自電影《林家鋪子》

在人物交流的場景中,也基本上都是位于觀眾平視的角度。例如在影片開端林明秀在學校聽見同學們背地里討論國內抗戰的事情,導演不采用含有個人主觀感情的拍攝角度,使觀眾就像處在當時的時代環境中,具有身臨其境之感。

節選自電影《林家鋪子》

影片中唯一帶有主觀意圖的俯拍角度是在林老板從錢莊走出,天空灰暗,飄著雪花。這個片段并沒有直白的臺詞,但表達的情緒是林老板在漫天飛舞的雪花中顯得十分渺小,給觀眾壓抑且無可奈何的心理影響,正如置身于那個黑暗的戰爭年代一樣,老百姓生活于水火之中。導演打破全片客觀呈現的立場,以含蓄的藝術原則強烈地體現出當時的人民無法掌控自己命運的無力感。

節選自電影《林家鋪子》

在《林家鋪子》中,通過渲染場景氛圍來體現人物心情的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征——用大量的中近景鏡頭來體現影片中角色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及復雜的心理活動。例如朱三太找林老板討錢時,導演并非使用大特寫來近距離觀察朱三太的神態,而是將她放置于“林源記”店面中,而且將朱三太和林老板同時放在一個畫面中,體現出債主和債戶的社會關系,朱三太焦急討錢和林老板不想還錢的心理被同時體現出來。

節選自電影《林家鋪子》

影片中所具有的江南風情、民族化美學特色和隱喻的社會意義都離不開“含蓄”。茅盾的寫作風格是深沉的,在電影《林家鋪子》中也得到了較好的還原,導演水華利用塑造整體的場景氛圍來烘托茅盾筆下的深刻內涵。影片的首尾兩個長鏡頭相互呼應,從開頭慢長鏡頭的江南古鎮呈現作為開端,依次展現“小橋、流水、人家”,讓觀眾知道這是所有故事的起點;

節選自電影《林家鋪子》

結尾處,林老板帶著林明秀乘船出逃,影片最后一個出現的鏡頭就是船夫在劃槳,烏篷船在水面上越來越遠。雖然故事在此處戛然而止,但是其中人物角色的人生和國家的命運仍在隨著歷史這條長河前進著,鏡頭語言將人、家、國的命運緊密相連,將個人命運如浮萍般的顛沛流離融入進大時代社會背景中,將深沉濃烈的情感化作滔滔不絕的河流,使觀眾從一個個具有深意的空鏡頭中感受出民族美學的含蓄和意猶未盡。

節選自電影《林家鋪子》

導演水華在體現商家之間相互競爭以及“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社會現象也是含蓄的。

其中,最耐人尋味的是“林源記”與“裕昌祥”兩個店鋪的鏡頭呈現。兩家店鋪門戶相對,中間相隔的古街非常狹窄,因此地理位置的巧妙使得兩家店的老板和店員既能相互打探,又能相互競爭。導演水華在影片中放入了大量兩家相互試探競爭的鏡頭,不過由于主人公是“林源記”,所以常常是從“裕昌祥”的角度來觀察“林源記”的生意動向,以此從側面體現出“林源記”的命運浮沉。

不過導演的巧妙構思,讓觀眾能夠感受到兩家店鋪之間明爭暗斗的心理活動,也為后來“林源記”破產,“裕昌祥”這條“大魚”最終吞下“林源記”埋下伏筆。導演以相對的視角來觀察一家店鋪的榮辱生死,不僅符合現實生活中事物發展的邏輯,也更能讓觀眾感受到,正是因為“林源記”周圍危機四伏:商業競爭對手近在咫尺地壓迫、卜局長欲強娶林明秀、黨部追捕林老板,所以這一家人才陷入四面楚歌的境況,只能無奈出逃。

節選自電影《林家鋪子》

影片的整體格調便是含蓄內斂的,充滿了江南風情當中的人文氣息。與之前默片時代的呈現風格不同,《林家鋪子》沒有夸張的語言,只有細軟的吳儂小語;也沒有頻繁利用特寫來強調某一事物,而是多次利用中景來凸顯出人物和環境的關系——因為人的命運走向,往往都是由時代和社會環境所決定的。在現代觀眾看來,《林家鋪子》是對當時社會一個小家庭生活面貌最大程度的還原,它的種種悲歡離合,都離不開個人對命運的選擇,也離不開國家時局反饋到小人物上的影響。水華將大時代的變革與小人物的浮沉交織在一起,喚醒了深深埋藏在國人骨子里“家國一體”的儒學情懷,就像宗白華先生所說,“寫出代表人性、人民性的新詩”。

參考材料:

[1] 祝潔,劉健.電影《林家鋪子》的視聽語言分析.[J].電影文學.2015(2):75-77

[2] 王剛,中國電影中江南古鎮影像小議——以《林家鋪子》為例.[J].傳播力研究.2018,2(27):75

[3] 馬德波,典型的魅力:影片《林家鋪子》回顧.[J].電影藝術.1992(03)

[4] 侯麗俊,從戲劇到電影:《林家鋪子》在電影純粹化方面的貢獻.[J].電影評介.2017(03):40

[5] 劉亭,1959年:中國電影民族化美學的高峰.[J].當代電影.2016(02):120

?影片信息:

《林家鋪子》(1959年上映),根據茅盾的同名小說改編,北京電影制片廠出品,水華執導、夏衍編劇、謝添等主演。

閱讀原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真人百家乐官网口诀| 百家乐官网注册送免费金| 百家乐官网沙| 百家乐官网连线游戏下载| 百家乐系列抢庄龙| 网上赌钱| 百家乐赔率技巧| 大发888真钱游戏下载官网| 澳门百家乐官网娱乐城信誉如何 | 线上百家乐官网信誉| 百家乐合法| 百家乐官网智能分析| 大发888注册送彩金| 豪华百家乐官网桌子| 营山县| 百家乐翻天粤| 百家乐官网分析资料| 棋牌小游戏| 百家乐庄闲必胜手段| 哪个百家乐官网投注好| 德州扑克学校| 太阳城网络博彩| 百家乐摇色子网站| 聚宝盆百家乐官网游戏| 深圳太阳城酒店| 天堂鸟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稳赢技法| 百家乐官网重要心态| 百家乐特殊计| 玩百家乐官网怎么能赢呢| bet365网站| 多台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网上百家乐官网是假| 时时博娱乐城| 全讯网ceo| 大发888娱乐城网站| 金海岸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游戏机破解方法| 皇家赌场007| 大发888娱乐城客服| 百家乐小钱赢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