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杜萬華:還有試點法院未成立獨立的家事審判庭,要抓緊研究

杜萬華/人民法院報
2017-05-03 13:20
法治中國 >
字號

為積極應對家事案件數量逐年上升、類型趨于復雜多樣、矛盾化解難度加大等現實情況所帶來的一系列負面影響,充分發揮家事審判職能作用,妥善化解家事矛盾糾紛,維護家事案件當事人合法權益,2016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部署在全國選擇118個中基層法院開展為期兩年的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試點工作。改革的目標是維護婚姻家庭和諧穩定,依法保障未成年人、婦女、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社會和諧健康發展。

一、深刻把握家事審判改革的重要意義,積極轉變家事審判理念,準確把握家事審判職能

自2016年5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試點工作視頻會議以來,各地法院積極爭取地方黨委和政府的支持,在轉變審判理念、強化機構人員配置、加強建章立制、創新工作方式機制、提升物質保障等方面,取得了明顯進展。

試點法院不斷完善家事審判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探索建立家事案件婚姻冷靜期、心理測評干預、情況調查、案后跟蹤回訪等制度,推動建立反家庭暴力整體防治網絡,成效良好,獲得社會各界廣泛好評。將近90%的法院成立了專門家事審判機構,其中獨立建制的家事審判庭和少年家事庭占70%;78.4%的法院與相關部門建立了聯席會議機制或者達成了合作事項;79.2%的法院改善了硬件設施,66.4%的試點法院出臺了規范性文件;55.2%的試點法院成立了家事調解委員會;22%的家事案件開展了訴前調解工作。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試點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當前家事審判改革面臨不少問題和困難,我們四級法院都要以勇于擔當的精神,找準問題,克服困難,不斷推動家事審判改革工作深入開展。

深刻把握家事審判改革的重要意義

從全國范圍看,家事審判改革的推進并不平衡,有少數法院試點工作的開展不盡如人意,有的法院還處于觀望狀態,很多創新工作機制沒有啟動,有的法院對改革要求的落實浮于表面,沒有扎扎實實地貫徹實施,甚至有的法院對最高人民法院報送數據材料的通知都不重視,心理干預、情況調查、回訪幫扶等特色工作還沒有全面鋪開。這既有客觀的困難,也有主觀認識的不足。因此,強調家事審判改革的重要意義仍然很有必要。

家庭的和諧穩定是國家發展、社會進步、民族繁榮的基石。黨和國家歷來重視家庭建設,近年來更是重視有加。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他指出,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經濟社會如何發展,對一個社會來說,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會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他強調,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家庭的前途命運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他強調,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終要體現在千千萬萬個家庭都幸福上,我們要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努力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成為人們夢想起航的地方。

但是,多年來我國離婚率持續攀升,對和諧穩定的家庭建設提出了新的挑戰。民政部統計數據顯示,離婚率自2003年以來連續14年遞增,2014年有295.7萬對夫妻辦理離婚手續,2015年有314.9萬對離婚,2016年有346萬對離婚。與此同時,人民法院的婚姻家庭撫養繼承糾紛等家事案件也持續上升,成為民事審判的第一大類案件,占全部民事案件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中離婚案件占比很高。2014年審結一審家事案件161.9萬件,離婚案件130.7萬件;2015年審結一審家事案件173.3萬件,離婚案件139.1萬件;2016年審結家事案件175.2萬件,離婚案件139.7萬件。如果將民政部門的登記離婚數量與法院離婚案件數量相加,全國每年的離婚當事人的數量多達近1000萬人,因離婚涉及的未成年、近親屬等人員數量多達5000萬人。如將歷年的數值累加,因離婚導致家庭破裂和家庭危機所涉相關人員數量十分巨大。

伴隨著離婚和離婚糾紛數量的不斷增長,家庭破裂和家庭危機導致大量社會問題產生,如未成年人的教育與撫養、婦女權益維護、老年人贍養等社會問題頻發。這必然對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管理等方面都會帶來程度不同的影響和沖擊。

因此,加強社會治理,維護社會穩定,必須將家庭建設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最高人民法院開展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試點工作,就是為了積極應對家事案件數量逐年上升、類型趨于復雜多樣、矛盾化解難度加大等現實情況所帶來的一系列負面影響,充分發揮家事審判職能作用,妥善化解家事矛盾。

積極轉變家事審判理念

長期以來,一些地方婚姻家庭案件被邊緣化,不少法官存在一種錯誤認識,認為婚姻家庭案件技術含量低,都是些家長里短的事,體現不出專業水平。很多法官不愿意從事家事審判工作,更愿意辦理其他民商事案件,這是個極大的認識誤區。家事審判是民事審判的基礎與支柱,家事法官不僅要精通法律,還要具備心理學、社會學等方面的知識,家事審判是一門專業性很強而且跨學科領域的工作,我們的家事法官要有這樣的專業自信。

在家事審判理念上,要進行“三個轉變”:要從機械遵循辯論主義和處分原則的財產糾紛審判思路,轉變為強化法官的職權探知、自由裁量和對當事人處分權的適當干預;要從偏重財產分割、財產利益保護的審判理念,轉變為更加重視身份利益和人格利益;要從單純強調審限內結案,轉變為適當放寬婚姻家庭案件的審限限制,為徹底化解家庭糾紛和修復家庭成員心理創傷提供條件。

準確把握家事審判職能

家事改革的目標是:維護婚姻家庭和諧穩定,依法保障未成年人、婦女、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社會和諧健康發展。這要求我們審理家事案件時,要以維護婚姻家庭為目標。在依法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時要更加注意依法保護未成年人、婦女、老年人的合法權益,特別是要將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放在重要位置予以考慮。

家事審判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僅限于裁判這一個職能,其更重要的一個職能是對婚姻家庭的救治。救治婚姻家庭,首先要判斷婚姻是否死亡。如果婚姻確實已經死亡,人民法院應當保護當事人的離婚自由。但是,如果當事人婚姻并未死亡,只是出現危機,就應當積極救治。家事審判的職能要包括修復婚姻家庭關系、治愈情感、為未成年人提供監護等。維護婚姻家庭穩定,并不等于不準離婚,而是指人民法院不能隨意、在未對危機婚姻進行救治的情況下,輕而易舉地判決離婚。對于已經死亡的婚姻,在保證不出現社會危害的情況下,要及時予以解除。在離婚案件中,如果夫妻雙方未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作出適當安排,對其離婚自由應當予以適當限制。

二、建立社會廣泛參與的家事糾紛多元調解機制

家事審判改革是一項重要的綜合性改革,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依托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建立社會廣泛參與的家事糾紛多元調解機制;依托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探索符合家事審判特點的家事審判程序改革;依托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家事審判機構和隊伍專業化改革。

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主要集中在家事領域,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以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的成功為前提,這也是家事審判改革的重點和難點。

要爭取黨委的領導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做好家事審判工作,黨委的領導和支持至關重要,同時也離不開政府部門和社會力量的支持和參與。各試點法院要在黨委的領導下,與民政、婦聯、共青團、社區、社會組織、高校等單位合作,在建立多元家事糾紛解決機制方面已經取得一些成果。今后還要繼續爭取黨委的領導和支持,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聯系,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參與家事糾紛化解,完善家事審判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最高人民法院正在積極協調,準備建立包括中央綜治辦、國務院婦兒工委、民政、教育、婦聯等十多家部門共同參與的家事審判改革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力爭形成“黨委領導、政府盡責、法院牽頭、社會參與”的良好工作局面。聯席會議機制建立以后,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各部門之間配合協作的問題,并將為全國各地起到示范作用。

要探索引入專業人員和依托專業機構協助家事案件審理。最高人民法院與北京師范大學簽署了家事審判心理學社會學研究合作框架協議,隨后還將成立研究中心并開展包括人員培訓、案例編纂等具體合作事項。一些法院與高校建立了心理學方面的合作機制,值得大家學習借鑒。有條件的法院,可以設置相應的專業性輔助設施,借助專業領域人員及時為當事人提供心理疏導和治療等服務。

要延伸家事審判的社會輻射功能。積極與民政、司法、婦聯等部門建立長效協作機制,建立家事案件案后跟蹤回訪及幫扶制度,共同幫助當事人解決實際困難,修復或重建婚姻家庭關系,促進家事糾紛的有效解決。

要推動建立反家庭暴力整體防治網絡。2016年3月1日起反家庭暴力法正式施行后,全國法院共計發出了680余份人身安全保護令,尚未發現嚴重違反人身安全保護令構成犯罪的案例,人身安全保護令起到了很好的震懾效果,許多長期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人特別是婦女、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人身權益得到了有效保護。同時,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執行也存在困難,主要是一些法院與公安機關的協作配合不夠順暢。最高人民法院將在建立聯席會議機制過程中加強與公安部的協調,明確公安機關協助保護令的具體職責。各高院和試點法院也要努力與公安、司法、民政、婦聯等部門建立協作機制,形成人身安全保護令有效執行的合力。

三、積極探索家事訴訟特別程序

目前人民法院審理家事案件的程序法依據是民事訴訟法。要通過家事改革,積極探索家事特別程序制度,推動家事特別程序法的制定。貫徹調解優先原則,積極試行家事案件調解前置制度,耐心細致做好各階段訴訟調解工作。加大家事訴訟中法官的職權干預力度,聘用或者聘請家事調查員參與家事案件調查,對于當事人確實難以舉證的重要的案件事實,依職權調查取證。強化不公開審理原則,以不公開審理為原則、以公開審理為例外。積極推廣離婚證明書制度,與民政部門的離婚信息建立共享機制。強調當事人親自到庭原則,強調當事人原則上應當親自到庭參加訴訟,力求實現糾紛的徹底化解。堅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則,對涉及未成年子女撫養的離婚案件,開展全面的情況調查,必要時引入心理疏導和測評機制,對撫養權歸屬問題綜合作出合理的裁判。適當放寬家事案件審限,通過不計入審限或者延長審限的方式適當放寬審限,實行“離婚冷靜期”和回訪幫扶工作,開展積極的心理干預和調解工作,盡可能地修復家庭關系、鈍化矛盾。同時,還要推行財產申報制度,改革裁判文書體現柔性司法等。

四、積極探索家事審判機構和隊伍專業化改革

推進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必須與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和法院內設機構改革相適應,努力建設符合家事審判特點的審判機構和隊伍。專業機構和專業人員,是做好專業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家事審判的特殊性、家事審判隊伍的專業性以及家事案件數量的居高不下,都決定了成立家事審判庭很有必要。

筆者認為,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點運行,有條件的試點法院都應當成立家事審判庭,合議庭模式只適用于案件量少或者司法改革后只保留審判團隊的地區。目前全國還有一些試點法院沒有成立獨立的家事審判庭,要抓緊研究加強家事審判機構建設。要強調的是,相當比例的家事案件由人民法庭審理,家事審判機構建設一定要與人民法庭的建設很好地結合,共同均衡推進家事審判工作。家事法庭要協調指導各鄉鎮人民法庭家事案件的審理,家事法庭創建的制度機制、整合的各類資源,要與人民法庭共享。試點法院應當選拔任用熟悉婚姻家庭審判業務,具有一定社會閱歷,掌握相應社會心理學知識,熱愛家事審判工作的法官擔任家事法官,保證家事法庭有足夠的員額法官。同時,探索引入社會團體工作人員和向社會購買服務等方式充實專業性審判輔助人員,走專業化與群眾路線相結合的道路。要完善家事審判績效考評機制,在評先評優、樹立先鋒模范的選擇上,要向家事法官適當傾斜,用政策、榮譽和感情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和創造活力,將優秀法官吸引到家事法庭。

家和萬事興,家固天下穩。社會的發展、國家的富強,都需要建立在家庭幸福和諧的基礎之上。各級法院要站在深入推進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為“四個全面”“五位一體”發展戰略提供司法保障的高度,充分認識開展家事審判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堅定信心,銳意進取,攻堅克難,為推動家事審判改革作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杜萬華,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

    校對:丁曉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百家乐两头压注| 百家乐官网真人投注网站| 网络棋牌游戏平台| 百家乐官网打庄技巧| 百家乐有哪些注| 百家乐官网高手长胜攻略| 职业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状元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体育博彩概论| 百家乐官网有好的投注法吗| 百家乐官网平注法到6568| 娱乐城注册送现金58| 网上百家乐官网公司| bet365娱乐场下载| 博狗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红原县| 属兔做生意门面房朝向| bet365注册哪家好| 百家乐游戏机压法| 邻水| 开棋牌室赚钱吗| 大发888在线娱乐城代理| 24山向吉凶山运| 怎样打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德州扑克qq| 百家乐官网全部规则| 百家乐官网机械投注法| 大发888大赢家| 利都百家乐国际娱乐场开户注册| 蒙特卡罗国际| 缅甸百家乐玩家吗| 百家乐官网有送体验金| 蒙特卡罗国际| 皇冠888线上投注| 新大发888娱乐城| 温州市百家乐鞋业有限公司| 网上百家乐官网赌城| 滨海县| 大发888是真的吗| 威尼斯人娱乐城注册送彩金| 百家乐官网桌布无纺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