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
非京籍兒童入學居住條件收緊:租房至少半年、合租房不能過審
法制晚報4月30日消息,明天,義務教育入學平臺將正式開放。5月8日開始,非京籍適齡兒童將進行信息采集。記者梳理發現,非京籍兒童信息采集時間較短,東城至5月14日,西城至5月16日,逾期不進行信息采集將不能入學。
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梳理發現,非京籍兒童入學仍需“五證”,其中對實際居住的審核“收緊”,“開墻打洞”房、合租房等均不能通過審核,對于租房的至少要居住半年以上。另外對父母在京工作也有要求,四城區明確父母雙方均要在京工作。
非京籍學生入學仍需“五證”
明天,北京市義務教育入學服務平臺將正式開通。全市各區的義務教育入學辦法都將“掛網”供家長查詢。目前,全市除了延慶區以外,各區都公布了入學工作方案。
在非京籍學生入學方面,今年仍需“五證”齊備。所謂的“五證”指的是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本人在京務工就業證明、在京實際住所居住證明、全家戶口簿、北京市居住證(或有效期內居住登記卡或暫住證)、戶籍所在地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出具的在當地沒有監護條件的證明。
備齊五證之后,要到居住地所在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審核,通過審核后參加學齡人口信息采集,并到居住地所在區教委確定的學校聯系就讀;學校接收有困難的,可申請居住地所在區教委協調解決。
市教委明確,由于今年9月30日前在北京市居住證制度過渡期內,居住證、居住登記卡和暫住證三證并存,因居住登記卡申領條件等同暫住證,2017年入學,“五證”中原“在京暫住證”改為“北京市居住證(或有效期內居住登記卡或暫住證)”。
4區要求非京籍父母均在京就業
非京籍適齡兒童在京接受義務教育,主要是因為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審核申請人)在北京工作并居住。記者發現,今年對非京籍入學各區要求再次“收緊”,同時信息收集時間短,因此家長最好提前做好“功課”。明天平臺開放后至5月8日信息采集這一個周就是了解政策準備相關材料的時期。
根據市教委要求,各區都應建立非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證明證件材料聯合審核機制。
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梳理發現,在聯合審核機制中,東城區和西城區的要求最嚴格,不僅要求審核申請人雙方均在京工作,且至少一方在該區就業。比如東城區教委明確,如審核申請人受雇于東城區用人單位,受聘單位法人代碼證書或營業執照中注冊地址(住所)與勞動合同中工作地址應一致且在東城;若不在東城,勞動合同或聘用合同或勞動關系證明中工作地址必須在東城區。
豐臺和石景山區的規定略寬松,要求審核申請人及其配偶均需提供在京務工就業證明。其他兩城區——朝陽區和海淀區則要求父母有一方提供在京務工證明即可。
郊區的規定也各自不同,有些甚至比城區要求更嚴格。比如昌平區、平谷區規定中均提到,審核申請人及配偶均要在該區就業。其中昌平區教委表示,或雙方在本市工作且在昌平區有自有商品住宅。
審核申請人社保至少繳3個月
各區對于審核申請人繳納社保的規定也差異較大。目前政策中,通州區的政策最嚴,規定審核申請人社會保險在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間繳滿12個月。
城區對于審核申請人社保繳納期限的規定基本在3個月至6個月不等。有些區還明確了必須連續繳納社保的時間段。比如海淀區明確要在今年3月1日前(不含)辦理北京市社保參保手續,且今年3月到5月之間按月正常連續參保和繳費。這段時間內的社保繳費記錄為補繳的不予通過。東城區則要求在該區內正常繳納社保(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2017年5月15日后補繳無效。
海淀區教委表示,申請人的社保在其子女入學后出現中斷,會對其子女連續在該區就讀造成影響。豐臺區教委也表示,每年會對在校生父母的務工就業證明進行動態審核,在京連續繳納社會保險的,可申請就讀初中。另外,有些區要求申請審核人及配偶雙方均須繳納社保,比如石景山區等。
非北京市戶籍學齡兒童入學流程
提示:只允許在一個區注冊和進行相關材料審核
非本市戶籍學齡人口
按照區政策審核“五證”,包括: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本人在京務工就業證明、在京實際住所居住證明、全家戶口簿、北京市居住證(或有效期內居住登記卡或暫住證)、戶籍所在地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出具的在當地沒有監護條件的證明
外國學籍學齡人口
由區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并注冊
按本市戶籍對待學齡人口
以下按本市戶籍對待的情形由區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并注冊:臺胞子女、博士后研究人員子女、父或母有本市戶籍人員子女、父或母持北京市工作居住證人員子女、華僑子女、現役軍人子女、知青子女
注冊
材料審核
信息采集
采集詳細的入學信息,信息審核通過后方可打印入學登記表
入學登記
學校按照入學計劃控制登記人數,不能進行跨區登記,區級審核確認
學籍注冊
依據入學結果自動生成電子學籍信息
兩區明確合租房不符住房要求
各區對于“非京籍”適齡兒童入學的細則中,除了父母工作,住房情況也成為重要審核內容。
東城區教委明確,審核申請人或其配偶為個體工商戶的應提供營業執照,經營地房屋為正式建筑,在違規開墻打洞或者擅自改變房屋結構及房屋使用性質的房屋內經營無效。對于實際居住地的標準,該區也明確,租住違規開墻打洞或者擅自改變房屋結構及房屋使用性質的房屋等開具的證明無效。
西城區和海淀區則明確,住所應適宜居住,能保障適齡兒童的安全,多人合租房不能作為開具證明的依據。海淀區教委表示,必要時需提交安全責任書,證明租住地宜居。
還有一些對“房”的約束條件,成為各區的“統一”要求。比如按有關規定不得轉租的公租房、軍產房房產開具的轉租房證明無效;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建筑房屋租住證明、已實施拆遷范圍內租房證明無效等。
朝陽區、通州區等區教委還明確,將聯合相關部門共同審核入學資格,特別是對實際居住的審核,凡不符合實際居住條件的,均不得作為入學資格條件。
除了住房性質,住房的時間也有不同的要求。東城區要求租房時間距2017年5月15日滿半年并提供相應的證明。西城則要求申請人提供2017年4月30日前一年以上的租房完稅證明。文/記者 趙穎彥
(原題為《非京籍入學 租房至少半年 》)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