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專訪|何燕玲:抑郁癥心理療法或有副作用,病恥感耽誤治療

2017-04-30 0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抑郁癥作為一種最常見的精神疾病,影響著全球約3.5億的人口,是影響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從1990-2013年,全球罹患抑郁和/或焦慮的人數增加了將近50%,將近世界人口的10%。

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到2020年,抑郁癥對健康生命年數的折損將排在各類疾病的第二位。然而,在全世界范圍內,抑郁癥都存在著低就診率、低診斷率和高未治率的問題。

上海市醫學會精神醫學專科分會主任委員、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主任醫師何燕玲告訴記者:“在中國,抑郁癥的患者數以千萬計,盡管有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和相應的衛生資源,但是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接受了專業治療,更有百分之六十二的患者從未就醫。還有些患者一味追求心理治療,即便已經很嚴重了也不肯服藥,以致耽誤治療。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對于一般的抑郁情緒、輕度抑郁癥確實有效,也可以和藥物治療一起治療重度抑郁癥,但要注意的是,心理療法也有‘副作用’。”

澎湃新聞:不少人認為抑郁癥僅僅是“心病”,您怎么看?

何燕玲:抑郁癥影響人體身心健康。抑郁癥又稱抑郁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郁郁寡歡到悲痛欲絕,自卑自責,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

抑郁癥造成的精神痛苦可以使人們難以從事最簡單的日常事務,有時可能徹底摧毀與家人和朋友的關系,失去工作和謀生的能力。抑郁癥的最壞的后果是導致自殺行為,這也是目前15-29歲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

不少人會誤以為抑郁癥只會影響心境情緒,事實上,抑郁癥會增加罹患其他慢性病的風險,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疼痛,乃至腫瘤。反之,疾病如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等也增加罹患抑郁癥的風險,而產后抑郁可影響新生兒的發育。

澎湃新聞:近年來抑郁障礙已成為臨床上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但目前抑郁癥的總體識別率較低,原因何在?

何燕玲:缺少正確的疾病相關知識、病恥感等因素是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主要原因。抑郁癥若能給予及時恰當的治療,則能提高臨床治愈率,但目前診治的情況不容樂觀,對抑郁障礙的總體識別率較低,尤其是在綜合醫院。

WHO的多中心合作研究顯示,15個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內科醫生對抑郁癥的識別率平均為55.6%,中國上海的識別率為21%,遠遠低于國外水平。

抑郁癥的致病因素主要包括生物遺傳因素、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但是不少老百姓卻誤認為抑郁癥等精神疾病是患者個人的主觀問題,這會導致患者產生病恥感而羞于求助或者求助方式錯誤。

2016年第三次公眾精神衛生知曉度的調查顯示,對抑郁癥和焦慮癥的案例,62.4%的居民主要歸因為“工作壓力大”,對于嚴重精神障礙,如精神分裂癥和躁狂癥,45.4%的居民認為是患者“思想上的問題”造成的,很少比例的人認識到精神疾病是一類存在著生物學、遺傳學基礎的疾病,而歸咎于個人主觀的問題。

比如,如果歸因為“個人主觀問題”、“思想上的問題”,那采用的求助行為會傾向于思想教育、責備/批評/提要求;如果歸因于“著魔、中邪”的,他們的求助方式可能是尋找巫醫、大神來“驅魔驅邪”,現在有些偏遠地區仍然存在這種情況。

澎湃新聞:現在不少抑郁癥患者在病情輕度的時候沒有及時到醫院治療,而是求助于心理咨詢師,等意識到并不管用的時候才就醫卻已經是中重度了,您怎么看?

何燕玲:臨床上對抑郁癥的主要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 心理治療、電痙攣療法和重復經顱磁刺激。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老百姓會誤以為心理咨詢就是心理治療。事實上,根據我國《精神衛生法》規定:心理咨詢人員不得從事心理治療或者精神障礙的診斷、治療。心理咨詢人員發現接受咨詢的人員可能患有精神障礙的,應當建議其到符合精神衛生法規定的醫療機構就診。這也就是說,心理咨詢人員不可以給患者作診斷和治療,否則屬于“非法行醫”。

如今社會上的心理咨詢從業人員在資質水平上參差不齊,從業門檻過低且缺乏監管。魚龍混雜的市場現狀也導致心理咨詢收費很貴效果卻未必好。相比而言,藥物治療的可及性更好。

在美國,心理咨詢行業已經形成了完善的學習晉升體系和成熟的社會制度保障。心理健康服務人員配置主要包括臨床社工、臨床咨詢師、臨床心理學家以及精神科醫生。單拿臨床咨詢師要求來說,就必須滿足碩士學歷以及2000小時的臨床督導等。而反觀國內,一個沒有任何相關專業知識背景的人,只需交幾千元錢培訓幾十天,就可以考取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書。

要成長為一名真正合格的心理師咨詢師不是簡簡單單念個書考個證就行,需要積累很多案例處理經驗和人生閱歷。要進入患者的心理狀態,對患者情緒進行共情,并非易事。有些所謂的心理咨詢師自己心理的“個人成長”也不成熟,自己的心理問題會進入到患者情緒中,反而加重患者病情。

還有些機構的心理咨詢師因為缺乏專業的醫學背景,會將雙相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癥等精神疾病的患者當作抑郁癥或一般心理問題進行干預,耽誤了治療。

何燕玲表示,心理咨詢人員不可以給患者作診斷和治療,否則屬于“非法行醫”。

澎湃新聞:不少求助于心理咨詢的抑郁癥患者覺得藥物治療有副作用,您怎么看?

何燕玲:任何藥物都有不良反應,哪怕補充維生素片過量會有副作用。醫生通常會最大程度發揮藥物的正面作用,揚長避短。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按時按量用藥,就不會有大礙。事實上,心理咨詢也有“副作用”。一句話開導得好可以讓患者情緒緩解,說錯一句話也可以讓患者產生自殺沖動。

英國國家研究院曾出資展開了一項名為“心理療法副作用”的調查,研究發現,錯誤的心理咨詢建議或不當的心理療法將會給心理咨詢者帶來傷害。

這項研究的主要研究者、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格萊尼斯·帕里稱,對心理壓力過大的患者來說,談話治療可幫助他們緩解壓力和抑郁癥狀。但在少部分病情的治療過程中,由于療法或建議有誤,也曾導致患者癥狀更加嚴重。

從抑郁情緒到抑郁癥,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抑郁情緒或者輕度抑郁癥可以先不服藥,通過醫院等正規渠道進行心理治療,比如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特診部。同樣的抑郁情緒,可能只是一般的情緒問題,所謂“心靈的感冒”,也可能是抑郁癥,或者雙相障礙,或者創傷后應激障礙,等等,這是需要專業醫生來鑒別診斷的,治療方案也是不同的。

對有明顯心理社會因素作用的抑郁發作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常需合并心理治療。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人際治療、婚姻和家庭治療、精神動力學治療等,其中認知行為治療對抑郁發作的療效已經得到公認。

還有些抑郁癥患者的疾病來勢洶洶,一下子就很嚴重,中度以上的抑郁癥患者不能僅僅靠心理治療,而是要配合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的本質還是要患者通過自身去改變,但中重度抑郁癥患者的內在動力已經沒有了,心理治療就很難起效了。

而且心理治療不是立竿見影的,而是要通過好幾次的治療,才能逐漸起效,而有些中重度抑郁癥患者已經無法正常生活、工作,乃至已經出現自殺意念,亟需藥物控制。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德州扑克教程| 百家乐波音独家注册送彩| 百家乐官网补牌规制| 哪里有百家乐投注网| 澳门百家乐官网是怎样赌| 环球娱乐城| 威尼斯人娱乐开户| 百家乐游戏解密| 百家乐官网技巧微笑心法| 菲律宾太阳城官方网| 大发888娱乐城下载lm0| 网上百家乐导航| 金字塔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封开县| 威尼斯人娱乐城赌百家乐| 澳门百家乐看路博客| 什么是24山风水| 十三张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黄金会百家乐官网赌城| 肇庆市| 新葡京官网| 百家乐几点不用补牌| 做生意的门的方向| 缅甸百家乐官网赌场娱乐网规则| 五湖四海娱乐城| 二八杠认牌绝技| 百家乐平台凯发| 风水罗盘24山| 赌博百家乐官网有技巧吗| 优博最新网址| 大发888游戏出纳| 海王星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云鼎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六合彩曾道人| 大发888提款之后多久到账| 百家乐输惨了| 百家乐官网站| 菲律宾百家乐娱乐平台| 百家乐足球投注网哪个平台网址测速最好 | 百家乐官网玩法注意事项| 澳门娱乐城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