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拍場一瞥:胡先骕與盧弼、盧開運父子的交往
科技類的舊書不受待見,在潘家園市場,往往可見整箱的行業科技年鑒和國際會議論文匯編等,歷來都是最低價。把時間推移到近百年前,民國的教材也好不到哪兒去,去年在舊書網上出現過一本《高等植物分類學》,抗戰前出版,雖為精裝,但布面已晦暗,加上書名過于專業,著者名聲亦不顯,眾多日夜盯守“最新上書”的書商們均視而不見。其實打開扉頁,“新建胡先骕校”赫然在列,此書由其時最著名的植物學家批校,足可稱善本。

廬山植物園研究員胡宗剛先生著有《胡先骕先生年譜長編》,資料詳實,檢閱也很方便,據此書記載:“1934年12月,盧開運著《高等植物分類學》由中華書局出版,胡先骕為之校閱,并作序推薦。”

與通行的由上海中華書局刊行于1935年的版本不同,此為北平琉璃廠斌興印書局1934年代印,猜測原為盧先生教學用講義。這并不是第一部中文的植物分類學專著,王云五主編的“百科小叢書”中就收入了杜亞泉編的《高等植物分類學》,1933年1月初版,至年底已經印行三版。兩者比較,杜亞泉這本三十開一百九十三頁,體量遠較盧著二十四開三百八十八頁為小;且盧著附有詳細的中英文索引,實為大學用書,水平不低,遲至1949年仍在印行。


本書作者盧開運,很難找到確切生平,只能從各種回憶錄和高校教職員名單中輯錄:他生于1898年或1899年,原籍湖北沔陽,曾就讀于南開中學(盧開運、盧開津昆仲均與周恩來同學),后入日本農業專門學校,曾留美在康奈爾大學獲生物學學士;1925年至1928年間,就職于燕京大學生物系,任植物學講師;1930年湘雅醫科大學復校之初,曾南行擔任教職;后任教于北平大學農學院等,1949年后任河北大學生物系教授,卒年不詳。
胡先骕生于1894年,年長盧開運五歲,但他1917年就受聘于國立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擔任植物學教授;且1923年再次赴美深造,在哈佛大學攻讀植物分類學,1925年獲博士學位歸國后,已成為國內相關領域的第一人。前輩提攜后進,以胡先骕的學風,倒也是分內之事。展開內頁,全書修改達七百余處,另有刪除一百二十處,質疑十五處,修改圖注八幅,校改處多為專業用語,語義不妥之處也做了修改。試舉一例,盧原文為:“……頗生新論:其最重要者,乃承認古昔分植物為木本植物與草本之說。惟彼不僅用此唯一之區分作分類,而更益以其他之組織”,胡校正為:“……頗有新論:其最重要者,乃承認古昔植物木本與草本出于二源。”即便植物學外行也一讀便知,胡先骕的句子更為精煉。

緣分不盡如此,通過盧開運,胡先骕結識了其父盧弼。胡先骕晚年撰寫《懺庵叢話》,有“盧慎之先生”條目:“余自戊辰歲北來后,獲得新交中,以沔陽盧慎之先生最為老壽。初余識其子,時任燕京大學生物系教授,一日以其父‘始基齋校書圖’囑題,為作一長古,深被贊賞,后乃謁見于津寓,遂訂忘年交。”
戊辰是1928年,當年7月,胡先骕往北京參與籌建靜生生物調查所;據任鴻雋《靜生生物調查所開幕記》所記:“是日(10月1日)上午十時,行開幕典禮……本所職員、北平博物會職員、各學校生物教授、中西來賓五十余人。”其時盧開運為燕大生物講師,兩人謀面可能于此。“始基齋”又作“慎始基齋”,是盧弼的書齋名,胡先骕“作一長古”詠嘆老先生校書,讓盧弼對這位晚輩的才情大為稱贊,兩人后來的交誼,竟遠較同輩及同行的盧開運醇厚了。


兩人唱和不斷,1939年胡先骕《懺庵詩稿》結集,邀請盧弼寫序文,得此機會,盧弼不吝溢美之詞:“余比年獲交胡君步曾,顓精生物學,海內外推巨擘,而尤工于詩,第為顓長所掩而世人莫知,君亦自矜尚,不屑附時流俗好。”他對胡的詩作,更是推崇備至:“擅臨川、東坡之勝,又兼有昌黎之蒼莽,摩詰之雋永,山谷之奇突,合眾長于一爐而冶之,宜乎其睥睨一時也。”
時人如何評詩,與自己的喜好、親疏、場合等有莫大關系,后人不置可否為好,倒是有段關于胡先骕詩詞的掌故不得不提。1914年,胡先骕與胡適同為留美學生,胡先骕在《留美學生季報》上讀到胡適文章后,有意結識,兩人開始通信。胡先骕回信時以“適之宗兄”相稱,說自己“仰慕殊久”,“皆適得我心,乃竊自喜,引為同調”。
到了1916年,胡適應陳獨秀邀請,寫了《文學改良芻議》一文,提出文學改良的“八不方針”,第五條為“務去爛調套語”,爛調套語多了去了,胡適竟用胡先骕的《齊天樂·聽臨室彈曼陀鈴》為例。說了什么呢?不妨節錄一段,可知當年文學批評的風格——
今試舉吾友胡先骕先生一詞以證之:“熒熒夜燈如豆,映幢幢孤影,凌亂無據。翡翠衾寒,鴛鴦瓦冷,禁得秋宵幾度?幺弦漫語,早丁字簾前,繁霜飛舞。裊裊余音,片時猶繞柱。”此詞驟觀之,覺字字句句皆詞也,其實僅一大堆陳詞套語耳。“翡翠衾”、“鴛鴦瓦”,用之白香山《長恨歌》則可,以其所言乃帝王之衾之瓦也。“丁字簾”、“幺弦”,皆套語也。此詞在美國所作,其夜燈決不“熒熒如豆”,其居室尤無“柱”可繞也。至于“繁霜飛舞”,則更不成話矣。誰曾見繁霜之“飛舞”耶?

上月拍賣,盧弼舊藏友朋信札流出,有梁啟超,錢鍾書,吳宓等聲名卓著者,胡先骕也有四通,可補《胡先骕先生年譜長編》之闕如。
其一為——
慎之先生侍席
日前寄上一函,想登記室昨日取到。大著《三國志集解》,煌煌巨制,展閱之際,佩仰贊嘆,匪言可喻。王葵園補注之后得見是書,猶是清儒規范,非近代淺學者所能望其涯俟。回思當日付梓經過,此書韞櫝幾二十年,至今始能公諸于此,得非文運復興之兆耶?!快慰快慰!
專此致謝,敬頌年釐!
先骕拜啟 十二月廿

信中提到的《三國志集解》,是盧弼最知名的著述。盧弼早年在北洋政府任閑職,借助其兄盧靖(字木齋)的雄厚財力以及京師便利的獲書條件,廣搜版本校勘,1935年完成《三國志集解》底稿六十五卷,凡兩百萬言,后于天津定稿。原擬送商務印書館出版,已打出紙型,因戰事一再拖延,后于1957年由古籍出版社出版,故胡先骕有“此書韞櫝幾二十年”之語,也藉此可知此信寫于1957年12月。此書是1949年后出版的最早一批大部頭線裝書之一,資料豐,辯正精,其后的標點本二十四史《三國志》出版說明中特意列出:“梁章鉅《三國志旁證》及盧弼《三國志集解》先后匯集諸家校語,作了兩次總結。” 盧弼是治《三國志》的名家,另有《三國志注引書目》《三國職官錄》《三國志地理今釋》等未刊本。

其二為——
慎之先生侍席: 前奉一月十五日手教藉悉《國志集注》印行經過,將來談及亦屬一段掌故也,“整理國故”方案誠為遠期支票,或在三個五年計畫(劃)完成以后,始能議及此事。鄙意宜直寄毛主席。至郭院長處由他人轉交反較由骕代達為宜,此中緣因亦不必細述。《慎園詩文集》如敷分配請以三分(份)見寄,一分(份)當珍襲,其余二分(份)當以轉贈章行嚴與張傚彬二公。骕之文字交近年亦只此二位也。《毛詩》《爾雅》之草木鳥獸之精確解答亦非易事。《管子?地圓篇》近來始由一植物學家詮釋明白。讀舊籍亦非易事。英儒李約瑟以生物化學名家近年鉆研我國之科學遺產,將成書九冊,兩冊已出版,于是知讀周秦古籍亦非無科學根柢者所能盡得其奧窔也。
專此敬頌著安!
弟胡先骕拜啟 一月廿二日


此信開篇即談到《三國志集注》,應是寫于前信之后,即1958年1月。可惜盧弼談到的《三國志集注》印行的“一段掌故”,于今已不可得知。《慎園詩文集》當指《慎園詩選》十卷,包括《慎園詩選余集》一卷,此書為線裝蘭色油印本,黃紙二厚冊,由戴克寬1958年印出,負責刻版的是石貢航。戴氏的油印書,刻版水平很高,最能代表特殊時期文人的趣味和風雅。


“整理國故”原是民國八年《新潮》雜志針對國故、國粹研究提出的主張,胡適是執大旗者;1955年八輯《胡適思想批判》就已匯編而成,胡先骕1958年仍在沿用這種已被“掃入歷史垃圾堆”的口號來描述新政權對傳統典籍的整理,難怪同事們對他的評價均是“言語不慎”、“喜亂講”。

信中提到的幾個人物也可說說。胡先骕的“文字交”章行嚴與張傚彬,都是盧弼的故交,與盧老年齡也接近。生于1881年的章士釗正在構思他的《柳文指要》,重器“提梁卣”的原主人張傚彬也年近八旬,他熟悉的經濟學、財政史在新社會早已過時,不如在京城安心當遺老,由此也可知胡先骕的朋友圈。李約瑟成書九冊,自然指的是《中國的科學與文明》,第二冊《科學思想史》成書于1956年,看來胡先骕雖身在國內,對國際科技動態還是了如指掌。

另據信中文意來看,盧弼欲請胡先骕向郭沫若提交“整理國故”方案。胡郭兩人關系如何?查閱《胡先骕先生年譜長編》,他與郭沫若并無私交,交往都是場面上的。如1949年北平解放后,由胡先骕擔任所長的靜生生物調查所擬整體轉交中國科學院,時任院長的就是郭沫若,對此胡是頗有異議的,之后諸多際遇均與此有關。而到了1950年,胡先骕撰寫長文《北京的科學化運動與科學家》,如點將錄一般,評述科學界舉足輕重的人物,對胡適,傅斯年不無微詞,但對郭沫若的評價都是正面的,如“極多創獲”,“學術如此多方面,殆為罕見也”。
寫信之前八個月,中科院曾邀請胡先骕等參加該院的“提意見會議”,郭沫若主持。1957年5月1日的《人民日報》刊有《“東風到處百花開”——科學院邀請科學家座談科學工作中的矛盾》,于胡先骕的發言有這樣的記述:“他過去做過二十多年的領導工作,現在是被領導,所以他對領導上有什么意見總愿意提出來,可是許多意見提了以后就得不到什么反應。”隨后運動愈演愈烈,胡先骕對提意見也越來越不抱希望,所以當盧弼提出由胡向郭院長提交方案時,胡回應“意宜直寄毛主席”。毛主席好讀二十四史,不知道忙碌的1957年,有沒有讀過盧弼的《三國志集解》?
作者為“廢紙幫”成員,本文得力于李東元先生所輯錄的資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