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周航怒懟樂視背后:提易到融資方案被拒,已入伙雷軍投資公司
一場突如其來的互撕,扒開了網約車平臺易到的資金鏈困局,也將易到創始人周航和大股東樂視的矛盾曝光。
4月18日,一名接近周航的知情人士對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記者表示,周航確實已經淡出了易到,但看到最近樂視資金斷流,擔心殃及易到,他又出面協助管理層尋找投資人,多次跟投資人溝通到深夜。
但顯然溝通的結果并未能讓各方滿意。
4月17日晚間,周航在網絡發布了一份《對近期易到相關問題的聲明》,直指“樂視挪用易到資金13億”。他還在《聲明》中敲打樂視,“期待樂視團隊能夠清晰看待當下的危機,接受外界合作伙伴已經提出的建設性方案,迅速、徹底地解決好易到面臨的現實問題。”
對此,樂視方面反擊稱,周航所謂“挪用13億”的指責,“用心險惡,已涉嫌誹謗”。此外,樂視也在回應中提及,周航此時拋出聲明,是為了影響公司正常運營,企圖從中牟利。
“現在的劇情太狗血,實在沒意思。”前述接近周航的知情人士說。

那么,周航為什么會在此時拋出聲明,他現在和易到到底算是個什么關系,易到的資金鏈和運營狀況又到底怎么樣?
“有資本想進是真,周航入主是扯”
周航拋出聲明的時機可謂非常微妙。
4月18日,北京、上海數百易到司機上門提現。不少司機提及,易到的提現難問題,主要是春節后才出現的。而據澎湃新聞記者了解,雖然司機提現的周期明顯拉長,但每天仍有固定的提現資金放出,且易到相關運營部門也在正常運作。
對于這次爆料的初衷,周航在《聲明》中的說法是,易到所面臨的并非簡單的債權債務糾紛,而是可能會引發妨礙社會穩定的群體性事件,“因此,我作為易到用車的創始人,代表易到的初創團隊以及所有用戶,強烈呼吁現在的實際控制人——樂視和賈躍亭先生,能夠優先站在社會責任的角度,妥善處理好易到的問題。”
但樂視方面則稱,身為易到創始人、CEO的周航,卻在此時拋出聲明,反刺一刀,打著維護用戶利益的旗號,實則在司機和乘客端制造恐慌,引發擠兌,誤導公眾,試圖制造群體性事件,影響公司正常運營,企圖從中牟利。此舉堪稱農夫與蛇的現代版。
周航能從中牟什么利?說法之一是,周航試圖趁樂視資金會難,聯手外部資本回購易到。
一名易到中層對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記者稱,周航曾在辦公室里說,他就是想和別的資本聯手。他出局了嘛。本來把(易到)股權賣了,現在又想聯合別人一起“趁人之危”。但周航提議的方案遭到了樂視的拒絕,“(周航提出的)價格太低了。就是趁(易到)缺錢,所以賈總很生氣。”
在4月17日發布的《聲明》中,周航也提到,期待樂視團隊能夠清晰看待當下的危機,接受外界合作伙伴已經提出的建設性方案,迅速、徹底地解決好易到面臨的現實問題,“我們也相信樂視最終會做出明智的選擇。”
不過,前述接近周航人士則對澎湃新聞稱,“有資本想進是真,周航入主是扯。”
2015年10月,樂視汽車拿下易到70%的股權,成為后者的控股股東。當時有說法稱,樂視的投資是7億美元。最新的天眼查數據顯示,周航目前仍持有易到運作方北京東方車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25%股權,系第二大股東。
周航入伙雷軍?已是順為資本投資合伙人
更為戲劇性的,是周航的多重身份角色。
在4月17日的聲明中,周航表示,隨著樂視入主易到,易到及相關公司法人的變更已在2016年6月完成。他本人已逐步平穩地退出了易到的實際管理層角色。
其實早在去年9月,周航就曾在一次公開活動之后表態,他在易到的角色,越來越像一個支持者……關注一些相對來說重要但是沒有那么緊急的事情。
不過,在4月17日的反擊中,樂視卻強調,截至4月,周航依然在易到領取CEO的工資、并報銷相關費用。易到即將召開董事會,討論對于周航的處理,并就上述行為追究其法律責任。
淡出實際管理,但并未離職,這似乎應是周航在易到的一個狀態。
更為關鍵的是,外界頻傳的周航已經加盟順為資本,并非空穴來風。
一名知情人士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周航確實已經加盟順為資本,但他在順為是投資合伙人,關系較為松散。不是管理合伙人。“換句話說,你要出點錢,也能成為投資合伙人。”
澎湃新聞未能聯系到周航對此置評。
如果此事屬實,那可能面臨爭議。因為順為資本的創始人、董事長,正是樂視的資深冤家、小米董事長雷軍。
官網資料顯示,順為資本創立于2011年,管理三支合計17.5億美元的美元基金和10億元的人民幣基金。出資人主要來自于主權基金、家族基金、基金中的基金及大學基金會等國際頂級投資機構。重點關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高科技行業以及互聯網與其他行業結合所帶來的變革。
前述易到中層對澎湃新聞記者稱,周航有可能已經加入(順為資本)了吧。單位(易到)管理不嚴,你也可以加入另外一個組織,基金本來就是一個松散的組織。至于這樣是否有違職業操守,或者兩份工作之間是否存在利益糾葛,就不合適了。
“那邊是小米,這邊是樂視,這兩家本來就有不少問題(過節),這就不太合適了。”這名易到中層說,“我覺得周航應該再等一段時間,等易到的問題解決之后,他再出來說這些,那他就是一個漂漂亮亮的退場。”

易到的出路:融資或樂視幫忙
眼下,周航、樂視互撕,部分易到老臣身份尷尬。
一名易到元老在事件發生后,發了一條朋友圈,“不發聲吧,雖能自保但眼看著幾十萬人即將圍攻出大事;發聲吧,肯定會被罵成忘恩負義狼心狗肺;好難選擇!取小我還是求大義?這得需要多大勇氣?!”
話里話外,透露出的是對易到現狀的擔憂。
易到用車成立于2010年5月,是國內第一家網約車平臺。起步階段獲得多方資本青睞,但到了2014年左右,當滴滴與快的等后起之秀借著資本的東風,大肆補貼搶占市場之際,易到卻一再錯過融資時機,漸漸落后于競爭對手。
直到2015年迎來樂視的入主,易到也開始加入補貼大戰。憑借高額的“充值返現”,在國內網約車市場中也爭得一席之地。
按樂視方面4月17日披露的數據,樂視已投入近40億元資金及大量生態資源,支持易到發展。
不過,隨著資金鏈問題集中爆發,樂視已經難以抽身支援易到。4月18日,北京、上海數百名司機上門“討債”即是表現之一。
“司機提現難,春節前這個問題就存在。易到一直在控制事態的發展,希望在事件擴大前能夠解決掉。但周航搞了這一出,就沒辦法了。”前述易到中層這么說。
據澎湃新聞了解,目前北京、上海兩地的易到司機,從易到方面獲得的承諾提現周期分別是16天和31天。
易到內部人士稱,現在易到給司機提現的錢主要還是樂視給的,“只能采取延緩政策,本來明天應該提現的錢,但明天沒那么多錢,只能將時間拉得長一點,來錢了給一點。樂視給錢都是比較大的一筆地給。”
至于此前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領銜的資本方對樂視系的百億投資,前述易到內部人士對澎湃新聞稱,“孫宏斌的錢的去處,我不知道,那是樂視的。但孫宏斌的錢,給之前就約定了用途。”
按今年1月融創和樂視方面達成的協議,融創中國(01918.HK)將以150億元的價格入股正在資金危機中的樂視系。融創將入股樂視系的三塊資產,上市公司樂視網、樂視影業、從事電視業務的樂視致新。
下一步,易到將如何解決司機的提現難問題?
前述易到內部人士給澎湃新聞的回應是,“問題肯定能解決,但是不是指望著周航解決,周航也解決不了,只能指望融資,二是樂視的幫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